1937年出狱的陈独秀想来延安,毛主席表态:可以但有3个条件

骐骥逸尘远 2025-01-20 15:22:41

前言

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他对共产党的影响很大,但他因为和党的观念不同走上了错误的道路。

在多年后毛主席对陈独秀的影响依旧是肯定的,肯定他领导的“五四运动”,肯定他创建共产党,而且两人之前就是并肩作战的战友。

可在陈独秀出狱后,想回到延安工作,毛主席却提出三个要求,陈独秀在听到三个要求后立马拒绝。

毛主席提出的三个要求是什么?

陈独秀

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杂志,让一众迷茫的爱国青年找到了新的出路,后来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陈独秀认为社会主义为被压迫的人民树立了榜样,指明了方向。

而他的《新青年》让毛主席也找到了方向,毛主席当时很想见见这位《新青年》杂志的主编,于是他不远万里来到北京。

陈独秀和毛主席一见如故,其实毛主席已经多次向《新青年》杂志投稿,而陈独秀也很欣赏毛主席。

两人见面的时间虽短,却让毛主席兴奋不已,并且在北京毛主席见到的人对他之后的影响都很大。

之后陈独秀领导了五四运动,在五四运动成功后,毛主席回到湖南,发动“驱张运动”。

宣传口号为:“张毒不除,湖南无望”。

因为这件事影响很大,所以毛主席和其他人一致认为,在加强本地斗争的同时,向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派出“驱张代表团”,争取外省的支援。

而北京的代表团是毛主席,这次行动他再次和陈独秀接触,成为了他一生中最大的转折点。

因为当时《共产党宣言》正式被翻译成中文,北京很多人都在接触,毛主席看到后有很大的感触。

后来在陈独秀和李大钊的带领下,他彻底领悟了马克思主义。所以毛主席之后甚至说陈独秀是最早告诉他“世界上有马克思主义”的人。

陈独秀和其他爱国人士在1921年创建共产党,他们积极的宣传马克思主义。毛主席则是在湖南创建长沙共产党,双方一起努力。

毛主席在陈独秀的领导下逐渐进入了中央领导核心层。

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导致内部出现分歧,很多人都选择离开了。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老蒋制造“四一二”事件,严重摧残了革命的力量。

陈独秀开始反思自己,并为共产党找新出路,但也正是如此让他和共产党分道扬镳。

脱离

共产党在发展途中,总会出现思想不正确的想法,但有些被纠正过来了,可有些则是形成新的思想,那就是“托派组织”,这个组织是在苏联开始的,后来才传入到中国。

在大革命失败后,托洛茨基认为中国大革命的失败斯大林要负责,陈独秀很认同,之后陈独秀看到托洛茨基论述中国革命的文章时,引发了思想上的共鸣。

这也导致陈独秀和党的思想出现了分歧,他的行为是被党反对的,后来矛盾越来越大了。

并在之后的道路上提出了一些错误的观点和主张,当然这并不是他被开除党籍的关键,后来发生了一件事才是他被开除的关键。

1929年“中东路事件”爆发,陈独秀因为在这件事上发表了不一致的看法,这也导致本就对他不满的组织,现在更是义愤填膺。

组织给陈独秀两个建议:一承认错误,并接受组织改造;二开除党籍。

陈独秀的脾气十分的倔强,他不接受改造,于是选择脱离组织。

之后他就是个人战了,好在陈独秀足够的坚强,但架不住他身边有“叛徒”。

被捕入狱

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就开始侵略中国,国难当头,陈独秀开始宣传共同抗日,并提出反蒋抗日的主张。

但蒋介石还是继续消极抗日,并对共产党进行逮捕,这样的行为引发了陈独秀的不满,他本来就对蒋介石有意见,现在意见更大了,于是他开始反对蒋介石,并用一篇文章来揭露蒋介石“卖国”的行为。

蒋介石忍无可忍,对他进行逮捕,但陈独秀早就躲起来了,他在地下开始宣传统一抗日,可他却被自己人出卖,导致被抓。

1937年西安事变后,国共两党迎来了第二次合作,蒋介石也发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也极大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而毛主席还提出一个要求,那就是释放所有爱国人士,陈独秀提前释放出来。

陈独秀出来后坚持发表抗日演说,并写下大量的抗日文章。他的文章让

蒋介石也明白陈独秀在民间有影响力,想要拉拢他,但陈独秀早就看穿了蒋介石的真面目,即使开出高薪他也不答应。

其实陈独秀不答应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的两个儿子陈延年、陈乔年都是被蒋介石所害,他绝不会跟仇人合作。

想回延安

陈独秀思来想去,他决定去延安工作,于是写了一封信,让人交给毛主席,毛主席看到后也很高兴他能来到延安,但由于之前陈独秀做的一些事情,所以毛主席提出三个要求,他只要能答应就相当于对共产党表态,那么他就可以来延纳工作。

一、陈独秀需要公开说明自己与托派脱离了关系,并要在报纸上承认自己过去的错误。

二、要公开表示自己坚决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三、在实际行动中,向党表露出拥护的诚意。

但陈独秀得知毛主席的条件后,他果断的拒绝了,因为在他看来这三条都是对他过去的否定,他很难接受,所以拒绝了这些条件。

而且现在陈独秀的思想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对马列主义的信念动摇了,并且对革命的热情也大不如前。尽管他有想重返革命的想法,但无法全盘接受这些条件,所以未能重返延安。

结语

不过即使他不去延安,也不会答应蒋介石。不管两方来多少人劝,他都没有答应。尽管晚年穷困潦倒,政治上也没有地位,他还是十分关心时局的进展,为抗战宣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的行为在社会上赢得了尊重和声望。

只是陈独秀在1942年因病去世了,毛主席得知他去世后很伤心,他始终无法忘记这位“五四运动的总司令”。

甚至毛主席经常在公开场合说陈独秀对他的影响也许超过了其他任何人。这足以说明陈独秀在毛主席心中的地位。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