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上海通货膨胀奇景:用钞票点烟

历史剪影 2024-09-20 14:32:35

国统区1948年的那场通货膨胀,是历史上,第二次被记录进人类史册的恶性通货膨胀。据统计,到1949年5月,国民政府金圆券的发行量折合法币,已经达到了天文数字级别的单位,(表达的不是很严谨,大概有2万亿亿)物价上涨和1937年比起来上升为36x1011倍。

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导致物价飞速上涨,据《国民政府经济史》中记载:“1948年5月,上海粮价受其影响,一天之内涨价11次,总的算下来,上涨幅度比1947年底上涨了50倍。”

粮价的暴涨,引发了上海市民抢米风潮,当时上海的四大百货公司的粮食库存,三天之内被抢购四分之三。百货公司的老板一开始收的是金圆券,但金圆券越收越多,各个商铺的金圆券多的如同银行柜台一样,当时有柜员开玩笑说:“谁家铺子里没有个几十亿?咱们都快和银行家一样了。”

眼看着收回来的金圆券堆积如山,商铺的老板预感金圆券迟早要崩盘,于是在后几天的抢购中,商铺拒收金圆券,只收银元或金条。

除了上海外,北平的老百姓,也是金圆券的受害者之一。北平作为当时中国的重要城市,同样受到了粮价涨幅带来的影响。据《国民政府通货膨胀的特征》中记载:“北平受通货膨胀波及,一切物品的价格都在飞速上涨,就连平时用不着的锡箔、棺材板都有人抢购。”

民国末期,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经常听说“拿着一口袋钱买不到一口袋米”,可是对于现在的我们很难想象当时的情景。这个图集就是展示了抗战结束后国民政府统治下通货膨胀的奇景。

1945年,驻中国的美国大兵用钞票点烟。

1945年8月,重庆通胀时期,街头小贩出售美国香烟

1945年12月,上海一个男子在街头做货币兑换的小生意。

1945年12月,上海人们蜂拥至银号或路边小贩处兑换货币。

1945年,民众用一麻袋装的钱放到黄包车上。

1945年,中国小女孩拿厚厚的几摞钞票买东西。

发工资

加油汽车排起了长龙

银号钱庄前抢购黄金的上海市民

在泥泞的店铺前拥挤的市民

只买到了这么一点米

印钞厂

大量印制纸币

大量印制纸币

通货膨胀货币贬值,政府大量印制货币。

三轮车夫骑车路过在街道上的广告牌

在街上的人力车夫

在上海的报刊摊。

在人行道出售茶水的女人

睡在街头的小乞丐

坐在人行道上的乞丐

俯瞰城市的一部分

在小河的舢舨。

0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