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听到有家长这样对孩子讲:你张张嘴,我就知道你要说什么;你眨眨眼,我就知道你脑子里转的啥念头……
做家长的迷之自信!
若是从衣食住行上来说,倒也不无道理。但若是从孩子的心理成长变化来讲,你说百分百了解自家孩子,还真不见得!
作为家长,和孩子吃在一起、住在一起,用百分百的真心、爱心和耐心陪伴孩子成长,这般的事无巨细,若是还不了解孩子喜欢吃甜的还是吃酸的,要选择香蕉还是菠萝,那真的是失职。
其实换句话来讲,若是这种的了解,那么孩子也可以骄傲的说:我比任何人都了解我的父母。
应该说,上小学之前,他们几乎全身心的观察着父母、模仿着父母,甚至揣测着父母。父母皱皱眉,他们就知道要说什么或者自己做错了什么;父母咧咧嘴,他们就知道乐趣在哪里,开心值有几分……
更有甚者,他们能够精准预测到,自己的所说所行,能够引发父母的哪种情绪。只不过是,年龄尚小,自制力尚弱罢了;否则,他们想要成为父母最最喜欢的宝宝,也完全手到擒来。至于真实的自己,亦或在各种原因与理由的伪装下,自己也会迷惑吧!
所以,父母认为自己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更为真实的情况是:越是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孩子也越是能够精准的捕捉到你的动态。
除此之外,父母还容易陷入的一个误区就是:主观偏见。
是的,没有说错,主观偏见。因为你自以为了解自己的孩子,所以,你无法接受孩子没有在你预设的轨道上前行,甚至完全无法接受老师、其他人嘴巴里形容的不一样的孩子;我们还会下意识屏蔽掉别人眼睛中、嘴巴里孩子的短处。
因为爱,足够爱,所以不客观,足够不客观。
事实上,父母真的很难像老师、朋友那样客观的看待孩子,既有纵向的了解,也有横向的比较。也正因为此,他们眼中的孩子,可能是更真实的孩子。
对于孩子成长的心理来讲,父母给予的爱越多,安全感也就越多,真实的自己暴露出来的也就越多。老师喜欢怎样的孩子,世俗眼中欣赏怎样的孩子,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下,越想要在人前有这样的表现,因为与生俱来,我们都希望被喜欢、被接纳、被认可。
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倾其所有,自己也无法做到被老师、被世俗喜欢的孩子,那么摆烂躺平,也是一种选择。这个时候就完全可以我行我素了,世界就一个我而已!这样的孩子,让人心痛,却也比比皆是。
这样道理理解了,父母就能够明白,为什么老师嘴里的孩子,和自己眼中的孩子,完全不一样。
老师说孩子内敛,明明在家里无法无天;别人说孩子干净卫生,可是在家里永远邋里邋遢……
人前一个样,回到家里另一个样。这才是我们的孩子啊,小小的、可爱的两面派。天使如他,小恶魔也如他;可爱是他,顽劣也是他……不同的侧面,不也是我们每个人安身立命而不得不展现出来的不同面吗?若成人世界多了一份无可奈何,那么孩子的小世界也多了一些世事皆如此。
因此,孩子的成长,完全考验父母的引导如何,功力如何啦。
不管孩子如何,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都会变换不同的形象,或勇敢或怯懦,或独立或依赖。但是无论他表现出什么样子,都请宽容地接受他的能力、他的爱好、他的梦想……他的真实面貌。
这样,他们才能够真正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