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白嫖”中国盾构机无果,转而给德国设套,德国不做冤大头

淑玲评国际趣事 2024-11-03 04:02:54

文 | 喵喵

编辑 | 喵喵

在德里地铁上的那一刻,空气中似乎凝结了尴尬。印度商业和工业部长戈亚尔转向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尔,甩出一句让人猝不及防的问题:“你怎么看德国公司在中国生产盾构机,但中国却不卖给我们?”

哈贝尔一时语塞,只能含糊地回了句:“我想我该听你的。”一旁的人或许会心一笑,但这短短的对话,揭开了中印贸易中不为人知的面纱。

中国在盾构机制造领域的实力不容小觑。截至2023年底,中国企业已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了三分之二的份额,出口4500台,订单数量超5000台。全球范围内,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中国进口盾构机,印度也在其中。尽管如此,戈亚尔的不满也并非无中生有。虽然进口渠道畅通,但印度在供货和售后服务上频频碰壁。

要说中国盾构机在印度的使用实例,可不止一个。2023年初,中国铁建重工制造的第四台盾构机成功助力班加罗尔地铁项目全线贯通,这无疑证明了中企在当地市场的能力。问题出在盾构机这种高技术产品不同于普通设备,它需要根据项目的地质、天气等具体环境进行特别定制,这也让合作过程变得复杂。

一些中企人士坦言,与印度客户打交道确实不容易。不少企业透露,印度客户的付款方式让人头疼:下单时支付20%定金,后续款项到位缓慢,甚至有货物抵港后“人间蒸发”的情况。这种“白拿”行为让人无语,时间一长,谁还愿意继续合作?这也难怪印度在国际合作中留下了不好的口碑。

更糟的是,印度本土的营商环境也不算友好。过去十年,福特、三菱等跨国企业纷纷撤出印度市场,原因大多是政策不稳定、政府随意变动法规,工会罢工更是家常便饭。此外,印度政府以“危害国家安全”为由冻结小米等企业的在印账户,这让外企投资印度的信心大打折扣。

至于德国为何不把盾构机生产技术直接转让给印度,答案很简单:这是大国的“看家本领”。德国、包括中日在内,都不会轻易放弃这样的技术优势。一台硬岩隧道掘进机能卖到3.5亿美元,这可是一桩高利润的生意。对德国企业来说,分享这类技术无异于拱手送出金矿。

印度获取高端技术的执念并非一朝一夕。从想买俄罗斯航空发动机技术,到引进英国战机弹射系统,再到中国的电动车产业链,结果却屡屡碰壁。对德国这样的制造业强国来说,这种技术是他们竞争力的核心,怎么会轻易放手?

朔尔茨此次带队访问印度,图的是印度14亿人口带来的市场潜力。但就算德国看重这点,也不代表他们会在技术问题上妥协。戈亚尔的突兀提问似乎没考虑到对方的底线和顾虑。

想要在制造业中走得更远,印度不仅要展现开放姿态,更要踏实行动,实现技术自主。可是,未来的路并不简单。2026年,随着美国和欧盟即将对发展中国家的高能耗产品征收碳排放税,这无疑给印度的现代化添了新的挑战。

世界经济竞争激烈,短期利益和长远发展之间如何平衡,是每个国家都在面临的问题。印度要想真正崛起,靠的是自身的技术积累和稳健的国际合作。技术的引进、市场的开放,都需要以诚信和耐心为基础。只是,时间并不等人,未来的挑战迫在眉睫。

1 阅读: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