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脾气时,你的反应决定他的性格

十点来读书 2025-01-16 14:51:29

前一阵子,闺蜜几乎每天都在向我疯狂吐槽:

我儿子简直太疯了,刚刚出门要玩具,我不给买,结果直接躺地上。

天啊,谁懂,家里有一个莫名其妙摔书摔玩具的小祖宗,是什么感受?

随着年龄增长,闺蜜家儿子的脾气也愈发渐长。

经常是父母还不知道怎么回事,他就开始甩脸子,一言不合就大哭。

家人们一会儿急切问询,一会儿谆谆教导,一会儿又是厉声呵斥,可熊孩子依旧我行我素。

最后,闺蜜只能认命:可能我家孩子天生“脾气暴躁”吧。

但其实我们知道,没有孩子天生暴躁,也没有孩子生来便是恶魔。

后来的他们长成什么样,大多是后天塑造的结果。

孩子脾气暴躁,多半是你的情绪教育有问题。

因此,当孩子发脾气时,你的第一反应,尤其是第一句话,极其重要。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话题:

当孩子愤怒时,如何疏解情绪?

评论区有个故事瞬间让人破防。

博主小时候,有段时间迷上了抄歌词。

有天回到家,她突然发现自己抄好的歌词不见了,当即伤心地大哭起来,根本顾不上家里还有亲戚来访。

结果,她还没哭明白时,就从眼睫毛上的泪花中,看见妈妈被晕染开的庞大身影,气势汹汹冲过来。

下一秒,博主脸上就多了两个巴掌:

哭什么哭,不许哭,嘴巴闭上!看不见我们都在忙吗?

顷刻之间,那句哭声就哽在喉咙里,再也没有喊出来。

从那以后,她就记住了:

生气,是不能哭的。哭,是不被允许的。

何其令人心碎。

很多父母,对哭声和尖叫有一种天然的厌烦感,许是因为吵,许是勾起了自身的不安全感,便会竭力制止孩子发脾气。

可殊不知,这种制止才最伤人。

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理智脑远比情绪脑发育落后。

即使是成年人,遇见不满之事也一定是情绪脑先行,理智脑随后。

孩子更是如此。

但由于6岁以下小孩,头脑发育未成熟,他们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面对不满,他们只会大吵大闹,大喊大叫。

可是,这并不意味着,这种情绪脑就是我们与孩子和谐相处之路上的阻力。

严艺家在《情绪养育》一书中强调:

孩子的情绪并非是需要被压抑的洪水猛兽,而是他们心智成长的重要动力。

喜悦、开心等正向的情绪能够强化孩子对美好事物的认知和追求,愤怒、悲伤同样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自我意识、学会面对现实。

若是不允许孩子的情绪外放,让他们始终处于压抑状态中,久而久之,孩子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孤僻等各种心理问题,进而影响他们的身体。

孩子发脾气时,千万要记住,脾气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将坏脾气视作洪水猛兽的态度。

卸下偏见,耐心陪孩子度过汹涌而来的坏脾气,才能让他们学会与情绪共生,在阳光下生长。

曾经听一位心理咨询师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澳大利亚,一对40多岁的白人夫妇收养了一名6岁的黑人养女翠西。

翠西之前遭受了很长时间的虐待,内心极度不安。

但来到这个家后,白人父母一直小小翼翼地呵护着她,让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

有天晚上,白人父母邀请心理咨询师与他们共进晚餐。

当天的晚餐十分丰盛,但由于翠西刚刚拔完牙,不能吃硬食物,养母便为她煮了一碗面条。

餐桌上,大人们在一起谈笑风声,场面一度很和谐。

然而突然间,翠西情绪失控,将碗摔到地上,然后一边捂着脸痛哭,一边嘴里骂着脏话。

养父母显然很懵,但令人意外的是,他们并没有出声斥责孩子,而是温和地看着她。

十几分钟后,翠西终于平静了下来。

他们这才知道,原来翠西牙太疼了太难过,可养父母却在大笑。

这一下子就让她想起了之前被虐待、被大声嘲笑的日子,便开始发脾气、攻击养父母。

原来,孩子根本不会无缘无故发脾气,他们的每一次发脾气都是在表达她的诉求。

之前也看过一则类似的新闻。

一名9岁的男孩,被父母长期托管在亲戚家,鲜少见到父母。

可令人意外的是,每当他独自一人在亲戚家时,表现得很懂事,一旦父母去探望,孩子就会大发脾气,怎么都劝不了。

父母很纳闷,后来经心理老师分析才知道:

看似孩子是在发脾气,但其实这只是他用来表达自己需要父母陪伴的方式。

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曾提出过一个 “依恋理论”——

孩子对亲密关系有强烈需求。

如果他们感觉父母对自己的关注不足,可能会通过发脾气来争取父母的爱,这是一种本能的求助行为。

因此,孩子发脾气时,请将不耐烦换为怜惜,将不理解换为帮助。

每一个发脾气的小孩,不是脾气暴躁,也不是无理取闹,而是在寻求更多的安全感。

既然孩子不会无缘无故发脾气,他们的脾气也不是洪水猛兽,那么,到底该如何应对这一暴风雨呢?

1.接纳情绪,提供安全感:我知道,我理解....

之前看过一个综艺节目,印象非常深刻。

演员胡可带儿子小鱼儿参加亲子节目时,小鱼儿看中了一个玩具非要买。

胡可不同意,小鱼儿便冲妈妈大喊大叫:臭妈妈坏妈妈......

这时,胡可并没有斥责孩子的无理取闹,也没有试图和孩子讲道理,只是轻轻地将小鱼儿搂入怀中,说了一句:“我知道”。

结果,小鱼儿竟奇迹般地停止吵闹,不久后,母子俩就和好如初。

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但其实这正是接纳与共情的力量。

一句“我知道”“我理解”,远胜过千言万语的大道理与方法论。

人人都喜欢赞赏与肯定,而不是否定和压抑。

让孩子得到认可,让他的情绪落到实处,得到疏解,才可能会有接下来的“理智思考”。

2.让孩子学着表达情绪

教育学者李玫瑾曾说:“孩子的情绪表达能力需要从小培养和引导”。

这样的情绪培养不仅仅要着眼于日常,更需要在孩子发脾气后及时介入,帮他们快速走出情绪误区。

等孩子平静下来后,引导他们认识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情绪。

比如,孩子因为妈妈不愿意买新玩具发脾气。

那么,孩子的内心究竟是因为得不到而愤怒?还是因为妈妈不给买玩具这个行为而伤心?

如果他们分不清愤怒和悲伤,那就可以用表情和体态,告诉孩子二者的区别,让他们学着去辨别自己的情绪。

平时在家里也可以设置“情绪分享时间”,时间一到,父母率先开始分享自己这一天内发生的事情及对应的情绪经历。

无论正向的开心喜悦,亦或是负面的悲伤、沮丧,都可以分享给孩子。

接下来,再引导孩子说出自己这一天发生的事情及对应感受,让孩子明白表达情绪是一件正常且被鼓励的事情。

3.引导反思:教会孩子正确“发脾气”

很多时候,孩子乱发脾气,只是因为没有建立起对情绪的反思意识,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的不妥之处。

而每次发脾气之后,就是情绪反思意识建立起来的最好机会。

等到孩子正确认识自己刚才的情绪后,就可以引导他们反思刚才的行为:

宝贝,刚刚你把书和玩具都扔地上了,可是还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那本书对吗?我们试着想想其他的办法,看看还有哪里没有找过?

如果有些事情并没有解决方法,那就引导孩子去正确疏解自己的坏情绪:

比如:“宝贝感觉心里很气愤,那咱们试着捏干吃面、打沙包或者打球这样的方式,看看能不能消气?”

当然,让孩子建立情绪反思意识,教会他们正确发脾气,也不能急于一时,反而需要在日复一日中反复练习。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做的,就是多一些耐心和倾听,然后,静待花开。

很喜欢苏霍姆林斯基这句话:

每个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

随着孩子长大,越来越觉得养孩子其实就是重养一遍自己。

从他们的欢欣鼓舞中,看到儿时的童真;从他们的愤怒暴躁中,溯源我们童年时期苦苦寻觅的安全感;从应对他们不同情绪时的手足无措中,一遍遍调整自己的心绪与涵养。

而后,与孩子共生相长。

我们总说,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

父母的情绪稳了,孩子的情绪自然也就稳了。

每一个遇事不乱发脾气的孩子,身后一定站着一对无条件接纳孩子情绪、引导孩子表达和反思情绪的父母。

育儿先育己,往后余生,请再多一些耐心与爱心,不迁怒,不强求,让孩子的每一次情绪外放都能得到接纳与包容,引导与教养。

如此,方能帮孩子平稳度过一个个挫折与磨难,过好这一生。

0 阅读: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