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家子涵天天说的这些词是什么意思?”

科普博览这世界 2024-03-21 09:32:55

不知从何时开始,有这样一群孩子,放学回家张口就叫“老六”,课堂上举手发言,说的是“报giao,老师”,每个学期初更为明显,小学生都成为了“梗学家”,让老师和家长们头疼不已。

“梗”这个字来源可能是“哏” 讹读成“梗”, 意指滑稽有趣的语言或动作(陈谦, 2020)。在现在的网络环境中,“梗”的来源多种多样,电影、电视剧、游戏、小说,乃至某个明星网红甚至一句台词,只要是幽默好笑能被大众记忆的人或事,都可以流传成为网络热梗。但是,有些梗在一段时间内泛滥成灾、高频率出现,还有一些梗带有恶意,或者低俗没营养,大家称之为“网络烂梗”。

对于成年人,“玩梗”或许是工作以外的生活“调剂品”,但当这些“烂梗” 突然之间从孩子口中冒出来时,很多大人的感觉就像收到了进入最后倒计时的炸弹,无法躲避,心慌意乱,不知如何拆解。

“孩子讲烂梗”主要指是儿童不分场合使用和传播梗的行为,简单来说,这相当于“说话不得体”(徐娜娜,2023)。互联网上的无聊笑话怎么会成为儿童群体中的潮流?孩子们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学生将“烂梗”写入到文字作业中 (图片来源:中国青年网)

为什么孩子们会把似懂非懂的“烂梗”挂在嘴边?

从心理学的角度,我们分析了小学生更容易受到“烂梗”影响的一些原因:

新异“烂梗”激发探索欲:吸引好奇的小学生

一方面,小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随着成长不断提高,他们发展出复杂有效的思维(Halford & Andrews, 2006),他们开始探索大千世界,同时也免不了接触到最新鲜的“烂梗”。

另一方面,伴随烂梗出现的情境或肢体动作等都具有新异性,很容易吸引到小学阶段的孩子(张学民,2008)。因此求知欲强的小学生会通过模仿来不断强化对“烂梗”的掌握。

学生学习课内知识和烂梗之间的区别 (图片来源:作者自制)

如图所示,与学生们系统的学习各种课内知识不同,突然出现的“烂梗”可能会作为新异刺激,引发学生的好奇,投入大量的注意和认知资源在其中进行学习。

直白“烂梗”满足表达欲:搭语言发展顺风车

小学生的语言能力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许多语言能力的重大进步,就发生在6~14岁之间。更多单词、更复杂的语句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断涌现,他们会尝试使用新的词汇、短语或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想法(McCabe, 1997)。

例如,假设学生希望表达 “小红帽叫来了大人→大人把大灰狼赶跑→大灰狼再也没有出现过”这样语义层层深入的句子,需要怎么做呢?

如果在正常的交流语境中,学生要经过老师和家长的引导,不断纠正各样的语法错误和逻辑错误,才能得到“因为小红帽叫来大人赶跑大灰狼,所以大灰狼再也没有出现过”这样的通顺句子,从而得到“写得好或说得好”的正面反馈。

但是,许多“烂梗”使用环境单一,且就表面意思而言加工难度较低,所以也就成为了学生使用的首选。只要在句子中套用一个烂梗,例如“因为小红帽跳了‘恐龙扛狼’,所以大灰狼再也没有出现过”,不仅语言加工难度低,在同伴中也有娱乐效果。在学生眼中,只需要让别人“笑”就意味着获得了认同和肯定,就会更倾向于使用新鲜且直白的烂梗。

可见,规范化的语句和使用“烂梗”的语句,虽然二者都是为了达到正反馈,但是难度却并不相同,所以才导致了部分学生使用烂梗。

流行“烂梗”助社交一臂之力

想象这样一段对话:

这种“大家都如何如何”的句式,是不是很熟悉?小学生虽然“小”,但是友谊却早早就开始建立了,并影响毕生发展。同伴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重要的情景,能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Rubin, 2015)。研究者Berk(2014)观察儿童的行为发现,建立友谊的小伙伴们会像一个非正式群体一样活动,穿插着“同伴文化”,主要由一些特殊的词语、相似的穿着和四处游逛的地点构成。

新异而直白的烂梗容易形成“我们都讲烂梗”这样的共同话题,从而帮助建立关系。当某个网络烂梗在群体中流行时,很多人即便不知道笑什么,也都要讲烂梗。情(大家都很快乐)和理(其实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二者摇摆之间,他们往往选择随大流,使用这些烂梗来获得“社会性的收益”(Kraut, 2002)。

就网络语言本身而言,儿童使用网络语言是有利有弊的,在积极的层面,各种网络语言可以丰富孩子的课外生活,增加语言交流中的趣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孩子的创造力(沈颖, 2011)。但是,不加筛选的烂梗夹杂在诸多新奇的事物出现在孩子面前,也极大可能带来负面影响:频繁使用过于简洁的网络语言,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和想象力;过于猎奇的网络语言,使用谐音、错误用字等方式,可能影响学生的识字和阅读教学过程(王敏,2019)。

引导孩子远离烂梗,是一个社会综合治理的大工程,需要监管部门、教育部门、监护人都参与进来。虽然遏制低质量的网络烂梗的过程可能很漫长,但是我们可以在一些日常的小活动中引导孩子远离“烂梗”。

如何击破“烂梗的蔓延”?试试这三个方法?

相信很多家长和老师都会对孩子发出过“不要这样讲话”的警告,相信也有很多“收效甚微”的感叹,下面给大家提供三个方法参考。

兼顾言语和非言语交流

为学生的交流制定好特定的主题和范围是不错的选择。尤其是在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可以极大的促进儿童的语言发展能力。

例如,在儿童学习需要多人参与的运动(例如篮球,足球,棒球等)时,一方面,他们需要仔细听老师的动作指导了解学习技能;另一方面,他们也需要在小组合作中交流战术、打球的同时发展肢体语言,面部表情语言等非语言交流,这些都有助于提高沟通交流能力(Ulukan, 2012)。

学生们在讨论战术并为彼此加油 (图片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引导学生认识和探索自我

使用“烂梗”,是为了在交流中获得快乐,但是不了解烂梗的意义,又会让孩子在一知半解中产生困惑。所以,在日常教育中,可以从学生本身的感受入手,引导孩子进行思考:“认识自己为什么快乐?和朋友一起玩很快乐?还是‘烂梗’逗笑了别人很快乐?哪种快乐让你真的舒服?”等等一系列问题,帮助孩子正确看待自己的感觉。

一项最新的研究为小学生们教授决策者技能相关课程,通过正念,团体心理辅导等活动,以识别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行为,用更佳真实的状态进行社交,能改善儿童的情绪调节和沟通(Murray, 2023)。

有一位班主任通过一节班会“降伏”了讲烂梗的学生,就是通过引领学生思考“烂梗”本身的意义和“烂梗”带来的危害: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烂梗带来的危害(图片截取自网络:B站UP主.很努力的班主任)

她提出,“跟风玩梗”前先问三个问题:

“梗”从哪里来,为什么好笑?现在的场合适合讲这个“梗”吗?怎么表达才更是符合当下情景的句子?

通过引导孩子思考使用梗的意义,能有效帮助孩子识别对话的场景,规范化进行交流。

家校合作引导

German Ben-Hayun(2023)的研究表明,父母和教师在保护儿童健康(网络)环境方面的作用本质上是交织和互补的。“烂梗”的传播源头大多来源于网络,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的传播,才是孩子们接触的根源;一方面,家长和老师们在与孩子的沟通时,就要尽可能斟酌用词,避免使用烂梗;另一方面,引导孩子文明上网,识别和远离烂梗,文明准确用语;发现孩子使用烂梗时,即使制止,告知他们这样的表达方式并不正确,必要时请他们用规范的语言重新表述。

“孩子,你刚才说的XXX(烂梗)是什么意思呀?”“听到XXX让我们感觉不舒服,而且我们理解起来很困难,以后可以慢慢跟我们说一遍吗?”

希望我们一起努力,直到在未来的某一天,“烂梗”彻底远离小学生。

参考文献:

[1]陈谦. (2020). 群体与仪式:网络“梗”文本的传播符号学研究. 东南传播(11), 79-82.

[2]沈颖. (2011). 儿童语言发展的“双刃剑”——浅论网络语的渊源及有效利用.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12), 115.

[3]王敏. (2019). 网络语言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文学教育(上) (08), 82.

[4]徐娜娜. (2023). 流量时代“梗”的多维呈现及引导策略.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1), 66-75.

[5]张学民, 申继亮, 林崇德, 王萍萍, 刘帅. (2008). 小学生选择性注意能力发展的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 24(1), 19-24.

[6]Berk, L. (2014).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lifespan. Fourth edition. Pearson. ISBN: 9787300133072.

[7]German Ben-Hayun, S., & Perry‐Hazan, L. (2022). In the Same Boat: Parents’ and Teachers’ Role in Protecting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Online Rights.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146, 106751. https://doi.org/10.1016/j.childyouth.2022.106751

[8]Halford,G.S., & Andrews, G. (2006). Reasoning and problem solving. In D. Kuhn & R.S. Siegler(Eds.),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Vol. 2. Cognition, perception, and language(6th ed.). Hoboken, NJ: Wiley.

[9]Kraut R, Kiesler S, Bonweva B, Cummings J, Helgeson V, Crawford A. (2002). Internet paradox revisited.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58: 49-74.

[10]McCabe, A. (1997). Developmental and cross-cultural aspects of children`s narration. In M.Bamberg(Ed.), Narrative development: Six approaches(pp.137-174). Mahwah, NJ: Erlbaum.

[11]Murray, J., & Tostevin, L. (2023). Improving emotion regulation and communication for children: A pre-post trial of a school-based approach. Mental Health & Prevention, 30, 200282. https://doi.org/10.1016/j.mhp.2023.200282

[12]Rubin, K. H., Bukowski, W. M., & Bowker, J. C. (2015). Children in peer groups. In R. M. Lerner (Series Ed.), M. H. Bornstein & T. Leventhal (Vol. Eds.),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developmental science, Vol. 4:Ecological settings and processes in developmental systems (7th ed., pp. 175-222). New York:Wiley-Blackwell.

[13]Ulukan, M., & Dalkilic, M. (2012).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Level of Participation in Sport in Terms of Different Variable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vel of Particip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46, 1786–1789. doi:10.1016/j.sbspro.2012.05.3

作者:李晨曦

初审:张淇玮 李兴珊

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头图来源:央视网微博;绘图:阿斌的漫画生活。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