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汝明为主席掌勺22年,做任何菜都不放酱油,做完饭必将菜单销毁

葫芦娃史书 2024-11-03 02:43:19

程汝明为主席掌勺22年,做任何菜都不放酱油,做完饭必将菜单销毁

1954年,一个普通的冬日清晨,中南海厨房里飘出阵阵饭菜香。程汝明正在为毛主席准备当日的早膳,他小心翼翼地将一道道菜品摆上餐盘。这些看似普通的家常菜,却蕴含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为什么程汝明做的每道菜都不放酱油?为什么他每次做完饭都要将菜单销毁?为什么他能在毛主席身边一待就是22年?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揭开这些谜团的面纱。

一、从贫苦少年到天津名厨

1926年的山东莱州,连年战乱与自然灾害让这片土地饱受摧残。程汝明出生在东坊北村的一个普通农家,作为家中长子,他从小就要帮着父母照料弟妹。那时的农村,一亩薄田养活不了一大家子人,程汝明常常看到村里的孩子因饥饿而夭折。

1938年,十二岁的程汝明带着父母的期望,只身一人来到了天津。这座繁华的海滨城市分为租界和华界,城内商铺林立,各色饭馆酒楼鳞次栉比。凭借一位老乡的介绍,程汝明进入了位于法租界的"惠中饭店"当学徒。

在"惠中饭店"的前两年,程汝明每天的工作就是洗碗、擦桌子、扫地。闲暇时,他总是站在厨房门口,偷偷观察大厨们的烹饪技巧。为了学得更多,程汝明主动承担了采购的工作。每天清晨四点,他就要去菜市场挑选新鲜食材,这让他逐渐掌握了识别食材的本领。

1940年,程汝明抓住机会,转到了英租界的"利顺德大饭店"。这家饭店以西餐闻名,在这里他开始系统地学习西式烹饪。从最基础的调汤开始,到复杂的主菜制作,程汝明一步步掌握了西餐的精髓。他还学会了中西餐的搭配之道,这为他日后的厨师生涯打下了重要基础。

1945年抗战胜利后,程汝明已经成为天津小有名气的厨师。他开始在各大饭店轮换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擅长将北方面点与西餐技法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烹饪风格。此时的程汝明,已经能够独立主理一个大型宴会的全部菜品。

程汝明勤奋好学的性格,使他在短短几年内就掌握了多种菜系的烹饪技巧。他不仅精通天津本地菜,还能烹制各地名菜。尤其在面点制作上,他独创了多种新式点心,在天津饮食界逐渐打响了名气。每到节假日,许多达官显贵都会指名要他掌勺。

到了1948年,程汝明在天津的几家知名饭店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研发的几道融合中西的创新菜品,更是受到食客们的追捧。然而,就在他的厨师生涯蒸蒸日上之时,历史的巨轮即将带他驶向一个全新的方向。

二、机缘巧合进入专列

1949年初春,程汝明接到了一纸调令,被分配到北京铁路专务运输处工作。这个任命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从繁华的天津饭店厨房,到铁路列车的狭小厨房,环境的转变并未影响程汝明对烹饪的热情。

在铁路专务运输处的头两年,程汝明主要负责普通客运列车的餐饮工作。他将自己在天津学到的中西餐技艺融入铁路餐饮服务中,使得普通的列车餐食也能做出不一样的风味。每当列车经过天津站时,他都会特意采购当地特色食材,为旅客准备富有地方特色的餐点。

1952年春天,一个重要的国际会议即将在北京召开。这就是保卫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会议期间,许多外国代表需要乘坐专列往返于各个考察地点。铁路部门特意挑选了一批优秀的厨师为外宾服务,程汝明因擅长西餐被选中担任专列西餐主厨。

在这次会议期间,程汝明每天都要根据不同国家代表的饮食习惯调整菜单。他善于将中国传统烹饪方法与西式口味相结合,为外宾们带来独特的美食体验。一次,印度代表团提出要吃咖喱,程汝明立即改良配方,用中国本地香料调配出了一道独特的咖喱,获得了代表团的一致好评。

专列上的工作环境比饭店更为严格。程汝明负责制定采购清单、检查食材质量、设计菜单,甚至连餐具的消毒都要亲自把关。他的认真态度和精湛厨艺很快引起了上级的注意。会议结束后,外交部特意发来表扬信,肯定了专列服务人员的工作。

就在这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机会来临。当时,毛主席正在全国各地视察工作,经常乘坐专列出行。专列上的主厨李锡吾因为工作量大,需要增加帮手。铁路局领导想到了在外宾专列上表现出色的程汝明。

1954年初,程汝明接到通知,调往毛主席专列工作。第一天报到时,李锡吾对他说,要先通过试菜才能正式上岗。程汝明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做出了几道特色菜。这些菜品既保持了传统风味,又注意到了营养搭配,很快就通过了考核。

在专列上,程汝明发现烹饪工作与以往大不相同。这里不仅要求菜品美味,更要注重营养均衡、卫生安全。每一道菜都要经过严格的检查,每一个步骤都必须一丝不苟。程汝明开始重新思考烹饪理念,在保证口味的同时,更加注重食材的选择和搭配。

三、创新革新传统烹饪

在专列上工作的第一个月,程汝明就发现传统烹饪方法需要改革。专列厨房空间有限,食材储存条件特殊,再加上列车行驶时的颠簸,许多传统烹饪技法都难以施展。这促使他开始探索新的烹饪方式。

最引人注目的创新是完全摒弃酱油。1954年夏天,程汝明发现酱油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变质,且其中的添加剂可能影响健康。他开始研究用糖色代替酱油的技术。起初,他尝试用白糖熬制糖色,但效果并不理想。经过反复试验,他发现将红糖和白糖按照特定比例混合熬制,不仅能达到酱油的上色效果,还能增添一种特殊的香气。

面点与湘菜的融合是程汝明另一项重要创新。他注意到毛主席偏爱湘菜,但专列上的食材供应往往以北方食材为主。为此,他开创了一系列创新菜品。比如,他用北方面团包裹湘式剁椒馅料,创制出独特的"剁椒面包"。又如,他将湘菜常用的腊肉切丝加入面条中,研发出"腊味打卤面"。

1955年春天,程汝明开始改良传统调味方法。他发现,许多传统调味料在专列颠簸中容易洒落,造成口味不均。为解决这个问题,他创造了"分层调味法"。具体做法是将调味料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在食材腌制时加入,第二层在烹饪过程中添加,第三层在装盘前调味。这种方法不仅解决了颠簸问题,还让菜品的味道更加层次分明。

食材搭配方面,程汝明打破了传统规则。他根据当地特产和季节变化,灵活调整搭配方案。例如,在经过江南地区时,他会用新鲜的莲藕替代土豆;到了东北地区,他则善用野生蘑菇来增添菜品风味。这种因地制宜的搭配方式,既保证了食材的新鲜度,又丰富了菜品的变化。

1956年,程汝明开始尝试用中医养生理论指导烹饪。他与专列上的医生团队合作,研究不同食材的药膳价值。在此基础上,他创制了多道养生菜品。比如,他用山药、莲子等食材制作的"五行养生粥",不仅美味可口,还具有很好的养生功效。

为了确保烹饪效果的统一性,程汝明建立了详细的烹饪标准。每道菜的火候控制、调味比例都有严格规定。他还发明了一套简单的记号系统,用来标注不同菜品的烹饪要点。这些标准和记号系统后来成为专列厨师团队的重要工作指南。

在创新过程中,程汝明特别注重保持菜品的本味。他常说:"改变烹饪方法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为了更好地呈现食材的本味。"这种理念使他的创新始终保持着对传统的尊重,同时又能满足专列特殊环境的需求。

四、销毁菜单背后的历史

每天完成烹饪工作后,程汝明都会亲手将当日的菜单付之一炬。这个看似简单的举动,实际上与那个特殊年代的安全管理制度密切相关。从1954年开始,这个习惯一直持续了22年,期间从未间断。

1954年夏天,一次意外事件促使了这项制度的建立。当时,一份遗落的专列菜单被工作人员发现在站台上。这份菜单虽然看似平常,但上面详细记录了用餐时间、地点和菜品搭配,这些信息都可能泄露领导人的行程安全。从那时起,程汝明开始执行严格的菜单管理制度。

菜单的书写也有特殊规定。程汝明使用特制的速溶纸张记录每日菜单,这种纸张遇水即化。菜单上的时间记录采用特殊代码,菜名也经常用代号表示。比如,1956年的一份菜单上,"红烧肉"被记作"R-1","清蒸鱼"则标注为"F-2"。这种代码系统经常更换,以确保安全。

1957年,程汝明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菜单处理流程。每天凌晨四点,他要写好当天的采购清单和菜单。菜单一式三份:一份交给安保人员审核,一份用于厨房工作,还有一份作为备用。傍晚收工时,这三份菜单都要在专人监督下销毁。

销毁过程也有严格规定。首先将菜单撕成碎片,然后用专门的火盆焚烧,最后将灰烬倒入流动的水中。即便在大风大雨天,这个程序也从未改变。1960年冬天,在零下十几度的严寒中,程汝明仍坚持完整执行销毁程序。

1963年,程汝明在这套制度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内容。他开始用蓝色墨水书写菜单,这种墨水在阳光下会逐渐褪色。同时,他还在纸张上加入了防伪标记,每天的标记都不相同。这些细节性的改进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

专列停靠期间的菜单管理更为严格。1965年,程汝明制定了"三不原则":不在站台谈论菜单,不在公共场合展示菜单,不向任何无关人员透露菜单内容。他还规定,采购食材时必须分散进行,避免在同一个地方大量购买,以防引起注意。

1970年代初,程汝明将这套制度更加系统化。他编写了一本专门的工作手册,详细记录了菜单管理的各项规定。这本手册同样采用代码书写,定期更换密码,只有极少数相关人员才能看懂。手册中还规定了各种突发情况下的应对方案。

这种看似繁琐的工作,实际上体现了那个年代特殊的时代特征。程汝明通过这种方式,将烹饪工作与安全保密工作完美结合。直到1976年离开专列工作,他始终保持着这个习惯。据统计,22年间,他销毁的菜单总数超过8000份,没有发生过一起信息泄露事件。

五、培养新一代厨师团队

1960年起,程汝明开始着手培养专列厨师队伍。他首先建立了一套严格的选拔制度。新厨师必须具备扎实的烹饪基本功,同时还要通过政治审查和体检。第一批入选的学员中,有来自北京饭店的张明远、天津站台餐厅的李国华等人。

培训工作从最基础的刀工开始。程汝明要求每位学员必须掌握二十四种基本切法。他规定切丝必须均匀如发,切片要薄如纸。1961年春天,张明远在练习切姜丝时,整整用了一个月才达到要求。程汝明专门设计了考核标准:将切好的姜丝放入清水中,漂浮均匀者及格,沉底或不均者重做。

卫生要求尤为严格。程汝明制定了"三清四洗"制度。"三清"指清理案板、清洗食材、清理工具;"四洗"指原料初洗、加工前洗、烹饪前洗、最后复查。1962年夏天,一次卫生检查中,李国华因案板边缘有一处不够干净而被要求重新清洗整个厨房。

1963年,程汝明开始传授特殊的调味技巧。他强调调味要准确到克,不能凭经验添加。为此,他特别定制了一套精密的调味勺,分别标注了不同的刻度。每位学员都必须背诵各种调料的使用量,并在实践中精确掌握。

火候的掌控是重点训练内容。程汝明根据多年经验,将火候分为九个等级,并制作了详细的火候掌控手册。1964年,他专门设计了一套测试方法:用水滴声判断锅气温度,用手感辨别灶火大小。这种方法被学员们称为"程氏火候法"。

1965年,程汝明开始教授专列特有的烹饪技法。由于列车行驶时的特殊条件,很多传统烹饪方法需要改良。他教会学员如何在颠簸中保持锅气稳定,如何在有限空间里完成复杂的烹饪程序。这些技法都被详细记录在专门的工作笔记中。

食材管理也是重要课程。程汝明教导学员如何判断食材新鲜度,如何在车厢环境下正确储存各类原料。他制定了一套食材保质期表,详细标注了不同温度下各类食材的保存时间。1966年,他还特别增加了应急储备食材的管理课程。

1968年,程汝明开始系统传授菜单编制方法。这包括如何根据季节选择食材,如何搭配荤素,如何在保证营养的同时确保口味。他要求学员们掌握至少三百道基本菜品的制作方法,并能够随时调整搭配。

为了检验培训效果,程汝明定期组织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理论测试和实际操作,不合格者需要重新学习。1970年的一次考核中,全体学员要在三小时内完成十道不同类型的菜品,每道菜都有严格的评分标准。

到1976年程汝明离开专列时,他培养的学员已经能够独立承担专列的烹饪工作。这些学员不仅掌握了专业的烹饪技术,还继承了他严谨的工作作风。他们中的许多人后来成为各个重要场所的烹饪骨干。

0 阅读:352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