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蓝营与民众党在立法院的合作关系再度面临考验。由蓝营立委翁晓玲提出的《诉讼法》修正案,引发了民众党立委黄珊珊的强烈反对,外界普遍解读为蓝白合作的破局信号。尽管如此,蓝营立委王鸿薇对此表示,外界的“破局”解读过于夸张,认为在修法议题上,蓝白两党可以同时提出不同版本并案讨论,从而实现有效协商。
律师团体上街反对蓝营诉讼法修案
《诉讼法》修法引发分歧
《诉讼法》修法主要聚焦于大法官的组成与职权,尤其是在判决与暂时处分的门槛设置上。蓝营提案的修法草案,主张将大法官“现有总额”的定义从当前实际在任人数改为固定为15人,并将作出释宪判决所需的法官人数由1/2提高至2/3,即至少需要10名大法官才能做出宪法解释。翁晓玲认为,这一调整有助于提高释宪判决的权威性,但也引发了外界对宪法法庭运作是否顺畅的担忧。
蓝营立委翁晓玲提出的《诉讼法》修正案,引发了民众党立委黄珊珊的强烈反对
然而,民众党对这一修法版本持反对态度,黄珊珊指出,当前的大法官人数并不稳定,且大法官人选的提名需由提名并经立院确认,若提名长期未获通过,可能导致宪法法庭陷入停摆。她认为,过于简化的修法可能会加剧司法运作的困难,尤其是在当前气候下,宪法法庭的运作必须保持高度的稳定性与独立性。
黄珊珊在表态反对蓝营版本的修法时,强调了民众党在修法过程中的自主性
蓝白合作再现裂痕
尽管蓝营与民众党在立院的合作关系近年有所加强,但此次修法争议暴露出两党在一些关键议题上的分歧,特别是在“诉讼法”这一敏感领域。黄珊珊的反对引发了外界对于“蓝白合”是否能够持续的质疑,部分分析认为民众党此举显示出其与蓝营在政策主张上的独立性。
黄珊珊在表态反对蓝营版本的修法时,强调了民众党在修法过程中的自主性,认为党内应当提出自己的立场,而不是盲目跟随蓝营。她特别指出,民众党在过去的修法中,曾以较为独立的姿态提出自己的版本,并成功推动相关议题的进展。民众党此举也被视为对外传递出其作为独立力量的姿态,避免被贴上“永远的小蓝”的标签。
与此同时,蓝营也在此事中积极参与并发表评论,绿营立委吴思瑶呼吁民众党能够影响其他白色力量,如黄国昌等7位白色委员“起义”,转而支持绿营的立场。她表示,如果蓝白两党联合修法,可能会对司法独立造成负面影响。
蓝白合作的未来
蓝营立委王鸿薇在回应外界对蓝白合作破局的看法时表示,这种解读过于悲观,并强调两党在许多议题上依然可以继续保持合作。她举例说明,民众党在《财划法》修订中提出的版本也在党团会议中通过,尽管如此,两党依然能够就修法内容进行协调与讨论。因此,对于《诉讼法》的修订,王鸿薇认为,即使有不同版本,也不必担心合作关系会因此破裂。
王鸿薇还特别指出,蓝营在此议题上的反应过于敏感,并质疑蓝营是否真心希望看到宪法诉讼法的修正。她认为,蓝白两党提出不同版本并案讨论,反而是对民主协商的体现,而非破局的标志。王鸿薇对外界认为蓝白合作破裂的言论予以否认,认为蓝营若无心真正推动诉讼法的改革,反而会让其在立法议题上的主导权丧失。
民众党在立院的战略选择
虽然民众党目前在立院中的议席较少,但其在蓝白合作中的角色愈发重要。黄珊珊和黄国昌等民众党立委始终坚持独立性,避免在重大议题上盲目跟随蓝营。这种姿态无疑使民众党在立院的影响力与话语权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随着《诉讼法》修法议题的进一步讨论,蓝白合的未来面临考验。蓝营和民众党虽然在某些议题上存在分歧,但双方在多次合作中积累的共识和默契,依然是双方保持合作关系的重要基础。未来,蓝白两党如何协调各自的立场,平衡独立性与合作性,将直接影响格局的演变。而在诉讼法的修订过程中,如何妥善解决不同版本之间的冲突,将是检验蓝白合作能否继续的重要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