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拥兵百万占据江南,却被十万清军迅速消灭,这四个人当负全责

笼碧树影斜 2025-01-17 09:49:46

前言

1644年,一支 百万大军土崩瓦解。这支军队拥有长江天险,占据富庶江南,兵力是敌人的十倍。

但他们仅仅坚持了15年,就被区区十万清军消灭。

相比之下,南宋偏安一隅却撑了152年,东晋苟延残喘也活了103年。

这支军队为何如此不堪一击?

四个人的选择,改写了这支军队的命运:一个固执的皇帝,一个优柔寡断的将军,一个贪婪的权臣,和一个背信弃义的统帅。

他们的故事,道出了一个帝国覆灭的真相。

军力之谜:江南百万雄兵为何不敌十万清军?

永历十三年,南京城破的那一天,城内无数百姓都在问同一个问题:一支号称百万的大军,怎么会在短短几个月内土崩瓦解?

这支军队的实力究竟如何?翻开史册细查,数字令人震惊。仅武昌的左良玉就拥兵八十万,江北四镇刘良佐、高杰、黄得功、刘泽清手握二十余万精兵,郑芝龙兄弟的水师超过十万,再加上孙可望、李定国的大顺军残部,总兵力稳稳过百万。

反观清军,多尔衮率领入关的八旗劲旅,满打满算不过十万人马。十万对百万,这样的实力对比,让人不禁想起楚汉相争时期的力量悬殊。可历史开了个巨大的玩笑,占尽优势的南明军队,比项羽的结局还要惨烈。

问题出在哪?

"一个萝卜一个坑"的老话用在这里再合适不过。南明的百万大军看似数量惊人,实则是一盘散沙。左良玉的八十万大军,说是他的,可不完全是他的。这支军队里,一半是降军。这些降军来自四面八方,今天投靠这个,明天投靠那个,对左良玉根本没有忠诚可言。

再说江北四镇。高杰占据淮安,黄得功盘踞通州,刘良佐据守凤阳,刘泽清把持扬州。看似都是为南明效力,实则各自为政。他们手下的兵马就像是自家的产业,朝廷调不动,皇帝管不着。

这些军阀之间还明争暗斗。高杰对黄得功的地盘眼红,黄得功看不惯刘良佐的做派,刘良佐又和刘泽清不对付。打仗的时候,谁也不愿意冒险。"让别人家的兵先上"成了他们的共识。

对比之下,清军虽只有十万人马,却是一把锋利的尖刀。八旗子弟从小习武,骑射精湛。他们不仅装备精良,更重要的是令行禁止。多铎一声令下,万马齐喑。这样的军队,战斗力自然非同寻常。

史书上记载了一个细节。崇祯十七年三月,清军攻打江北重镇。江北四镇的二十多万大军竟然不敢正面应战,而是四处游走,互相推诿。最后,高杰、刘良佐先后投降,黄得功兵败自尽,刘泽清逃往他乡。

这场战争给后人留下一个深刻教训:军队的战斗力,不在于数量,而在于统一的指挥和士兵的战斗意志。一支群龙无首的军队,再大的规模也抵不过一支令行禁止的精锐之师。

更深层的原因是军阀割据形成的恶果。南明的军队不是国家的军队,而是军阀的私军。他们为军阀争利,为地盘斗争,却从未真正为国家和民族的存亡考虑过。这种军队,说是百万雄师,其实不过是乌合之众。

这让人想起一句老话:"一盘散沙易折断,捆成一把方有力。"南明的百万大军,正是输在了这个"散"字上。

朱由检的最后倔强:皇帝为何宁死不南迁?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煤山脚下的一棵老歪脖子树上,吊着大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检。他留下"朕亲政十七年,于天下人犯下十 罪"的遗书,选择了自缢。

李自成的大顺军已经兵临城下。在这之前,不少大臣提出南迁建议。按说这是个绝佳的选择,江南地区富庶,人口众多,军事力量雄厚,完全可以成为东山再起的根据地。可朱由检偏偏说什么都不肯走。

朱由检为什么如此执拗?

细看他的性格特征,这位皇帝从小就特别要强。十六岁即位时,他就立下"励精图治"的志向。每天批阅奏章到深夜,勤勉程度超过历代皇帝。大臣们说他一件事就认准一件事,从不改变。这种性格,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死脑筋"。

更深层的原因是他骨子里的使命感。朱由检从小就被灌输"君王死社稷"的思想。在他心里,皇帝就该和社稷共存亡。南迁在他看来,无异于逃跑。一个皇帝,怎么能当逃兵?

有趣的是,朱由检拒绝南迁时说了一句话:"祖宗创下的基业,朕就是死,也要守在这里。"这句话背后,藏着他对祖先的愧疚。他觉得自己已经把江山弄丢了,要是再逃跑,更是对不起列祖列宗。

大臣们看出皇帝的死心眼,又提出让太子南下的建议。这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皇帝留在北京尽忠职守,太子去南京布置后路,朝廷还能保住一线希望。

可朱由检连这个提议也拒绝了。他说:"太子走了,京城军民会怎么想?"表面上是担心军心,实际上是死要面子。在他看来,让太子先走,就等于承认自己守不住北京城。这种"认输"的感觉,他接受不了。

这一决定,直接导致崇祯三个儿子全部葬身京城。南明后来选立新君,四个藩王争来夺去,搞得天下大乱。要是太子能去南京,这些乱子本可以避免。

朱由检的倔强,让人想起宋徽宗。宋徽宗也是死要面子,非要亲自到金营"赴约",结果落得个被掳北去的下场。这两位皇帝都太看重面子,却把国家的根本利益给丢了。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朱由检的倔强,竟和他的曾祖父万历皇帝如出一辙。万历皇帝认准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这种性格特征,像是刻在朱家人的骨子里。

"城头变幻大王旗",这句诗用在朱由检身上再合适不过。他用生命诠释了"君王死社稷",却因为一时的倔强,断送了大明最后的希望。这个教训,值得后人深思。

权力真空:南京留都的致命48天

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的消息,整整用了48天才传到南京。这48天里,南京城里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权力真空剧。

南京城里的权力中枢,就像一艘没有舵手的大船。兵部尚书史可法坐在衙门里,每天都盯着北方飞来的八百里加急文书。大殿里的文武百官面面相觑,都在等一个消息:北京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段日子里,南京城内暗流涌动。东林党人在茶馆酒肆私下议论,说潞王朱常淓年富力强,该立他为帝。马士英的人马则在暗地里串联,要推福王朱由崧上位。一些官员甚至开始打探桂王的态度。

最要命的是江北四镇的态度。高杰、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这四位总兵,手握二十多万兵马,都在观望局势。他们派来的密探,在南京城里四处打探,就等着下注押宝。

史可法坐在兵部衙门,愁得两鬓都白了。他手里攥着一份江北四镇送来的密信,信中说:"若不立福王为帝,我等兵马便要南下清君侧。"这哪里是请愿,分明是要挟。

就在这时候,一个人开始活跃起来。凤阳总督马士英嗅到了机会的味道。他白天在衙门里装模作样地议事,晚上就带着心腹钻进福王府,和太监卢德九商量对策。

马士英打的是什么算盘?他知道福王朱由崧生性懦弱,立这样的皇帝,大权就能落入自己手中。而太监卢德九更是个老狐狸,他深知只要扶福王上位,自己就能重现当年魏忠贤的威风。

这48天里,南京城里上演了多少场密室交易,流传了多少个版本的皇帝人选,恐怕只有那些深宅大院的墙壁知道。

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看到了。马士英赢得了这场权力游戏。他联合卢德九,拿下了江北四镇的支持,成功把福王推上了皇位。史可法这个正牌兵部尚书,反而被边缘化了。

福王登基称帝,是为弘光帝。马士英也如愿以偿,成了内阁重臣。但是,这场权力真空的后遗症很快就显现出来。

江北四镇因为"拥立之功",开始不把朝廷放在眼里。他们各自占据一方,有自己的地盘,自己的军队,根本不听朝廷调遣。南京朝廷表面上控制着百万大军,实际上却指挥不动一兵一卒。

这48天的空档期,就像一个魔咒,让南明政权一开始就带着先天不足。朝廷上下,没有人真正在乎国家的安危,都在为自己的利益打算。

史可法看透了这一切。有一天晚上,他对幕僚说:"这江山,怕是难保咯。"果然,不到两年,南京就被清军攻破。弘光帝被俘,马士英仓皇出逃,一个本该稳如泰山的政权,就这样分崩离析。

这48天的教训告诉后人:政权交接时期的权力真空,往往会成为致命伤。一个没有核心权威的朝廷,就像一盘散沙,再多的军队也保不住它。

如今南京城的秦淮河还在静静流淌,似乎要把那48天的种种往事,都冲刷得一干二净。可历史的教训,却永远值得后人记取。

马士英的权力游戏:一个奸臣如何瓦解江山

马士英这个人,在南明的历史上就像一条滑溜的泥鳅。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凤阳总督,摇身一变成了弘光朝的实权人物。这场权力游戏,他玩得可谓是炉火纯青。

翻开史册,马士英的上位之路充满了算计。他盯上福王朱由崧,不是因为对方多有才能,恰恰相反,是看中了对方的懦弱性格。用现在的话说,马士英找了个"傀儡皇帝"。

马士英深谙权力游戏的规则。他先是结交太监卢德九,两人一个在明处一个在暗处,配合得天衣无缝。卢德九在福王耳边吹风,马士英则在外面运作。这招"明暗双刀",把其他竞争者都打得措手不及。

马士英上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清除异己。史可法这个正牌兵部尚书碍眼,他就给对方戴上个"东林党人"的帽子。一顶帽子扣下来,史可法只好主动请缨出京督师。

朝中大臣们都看在眼里:马士英这是在玩"空降兵"的把戏。他把自己的亲信一个个安插到重要岗位上,短短几个月,南京朝廷就成了他的一言堂。

但马士英犯了一个致命错误:他太贪了。史书上记载,他"日进斗金",搜刮民财。光是他收的贿赂,就装满了好几间房子。老百姓叫苦连天,他却像没听见似的。

更要命的是他的用人之道。但凡是给他送钱的,不管有没有本事,都能当官。一个卖香燭的商人,因为送了一千两银子,就被他任命为兵备道。这种买官卖官的做法,让南明朝廷的吏治彻底烂掉了。

马士英还有个臭毛病:他特别记仇。有个叫钱谦益的大臣,因为说了他几句不好听的话,就被他抄家问罪。这种睚眦必报的性格,让朝中大臣们人人自危。

到了弘光元年,南明朝廷已经成了一个烂摊子。军队不听调遣,官员互相倾轧,百姓怨声载道。马士英还在想着怎么捞钱,根本没把清军的威胁放在眼里。

清军南下时,马士英表现出了令人啼笑皆非的一面。他不是组织防御,而是忙着往自己府上搬金银财宝。等到清军打到城下,他第一个跑路,把皇帝都给扔下了。

马士英最后的下场很惨。他逃到浙江,被当地官员抓住,关进了大牢。据说他在牢里整天念叨:"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这个结局,让人想起一句老话:"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马士英用权谋打垮了南明的根基,最后自己也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他的故事给后人留下一个深刻的教训:一个只顾眼前私利的当权者,就算再会玩弄权术,最终也会把国家带入深渊。

左良玉的犹豫:武昌80万大军为何按兵不动?

武昌城外,八十万大军驻扎在长江岸边。这支号称百万雄师的部队,就像一头蛰伏的巨兽。它的主人左良玉,每天站在城头远眺,看着南京方向发呆。

这位手握重兵的大将,面对清军南下,为什么总是犹豫不决?

要说左良玉的实力,那真不是吹的。光是他的亲军五营就有精锐将士二十万,再加上各路降兵,总兵力号称百万。按《明史》的记载:"良玉兵八十万,号百万,前五营为亲军,后五营为降军。"就算打个对折,那也是一支不容小觑的力量。

可这位武昌王,面对朝廷召唤,总是装聋作哑。有时推说粮饷不济,有时说部队整训未完,就是不肯出兵。

左良玉的心结在哪?

第一个心结是对朝廷的不信任。马士英上台后,搞得朝野上下乌烟瘴气。左良玉派人去南京打探,回来的密报让他直摇头:"朝廷已经烂透了。"

有一次,马士英派人找左良玉借钱。左良玉对心腹说了句大实话:"这钱要是借了,怕是要成为我的催命符。"这话道出了他的担忧:马士英这个人太阴险,给他钱就等于给自己找麻烦。

第二个心结是对自己地盘的执着。武昌是个富庶之地,左良玉在这里经营多年,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他的想法很简单:只要守住武昌,就能保住自己的基业。

有个细节很能说明问题。当清军打到南京城下时,朝廷急召左良玉勤王。他回了一封信,说:"武昌乃江南门户,若我率军东进,清军必从北路南下,届时武昌不保。"这个理由听起来冠冕堂皇,实则是在为自己的按兵不动找借口。

第三个心结是对清军的忌惮。左良玉不是不知道清军的厉害。他手下有降将亲身经历过与清军的对战,都说清军战力超群,不是一般能对付的。这让他心里打起了退堂鼓。

一天夜里,左良玉召来心腹商议。有将领说:"主帅,咱们兵多将广,何不趁清军立足未稳,杀个措手不及?"左良玉端起茶碗,久久不语。最后他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成王败寇,输不起啊。"

这句话暴露了左良玉的真实想法:他在等,等局势明朗了再做决定。这种投机心态,在当时的军阀中很普遍。他们都想等到最后一刻,看清楚谁是最后的赢家再下注。

可历史不等人。就在左良玉犹豫不决的日子里,南京城破,弘光帝被俘。等他想明白要勤王救驾时,一切都晚了。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左良玉的八十万大军,没打一仗就土崩瓦解。那些降军一哄而散,就连他引以为傲的亲军,也经不住清军的攻势。

临死前,左良玉说了句话:"早知如此,当初何不奋力一搏。"这句话道出了他的悔恨,可惜为时已晚。

左良玉的故事,让人想起三国时期的孙权。孙权在关键时刻也是举棋不定,最后选择了投降。不同的是,孙权保住了江东基业,而左良玉连自己的性命都保不住。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在重大历史关头,犹豫就会败北。手握重兵而不敢用,与投降何异?左良玉的悲剧,正是南明速亡的缩影。

吴三桂的抉择:从家国大义到个人私利

山海关下的那一声炮响,不仅打开了清军入关的大门,也打开了吴三桂内心的潘多拉魔盒。这位明朝的一等侯,用一个"降"字,改写了中国历史的走向。

吴三桂的转变,并非一日之功。要理解他的心路历程,得从他的三重身份说起:他是大明的将领,是山海关的守将,更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男人。

第一重身份是明朝将领。吴三桂出身武将世家,自幼习武,二十岁就当上总兵。在他心里,本该对明朝忠心耿耿。可现实给了他当头一棒:朝廷对他这个边关大将,连饷银都发不齐。

有个细节很耐人寻味。吴三桂曾派人去京城讨要军饷,得到的却是一纸空文。他对心腹说:"朝廷把我们当成什么?要命的时候想起我们,太平了就把我们扔到一边。"这句话里,透着深深的失望。

第二重身份是山海关守将。这个位置太敏感了,北边是虎视眈眈的清军,南边是来势汹汹的李自成。吴三桂就像是夹在巨石中间的一粒沙子,稍有不慎就会粉身碎骨。

关键时刻,李自成抓了他的父亲吴襄,还把他的爱妾陈圆圆带到了北京。这一招真是打在了吴三桂的软肋上。史书上说他"怒发冲冠",其实内心何尝不是痛苦万分?

第三重身份是个普通人。吴三桂也有七情六欲,也有儿女情长。陈圆圆被李自成掳走,对他的打击有多大?有个野史记载,当他得知这个消息时,整整一夜没合眼。

多尔衮看准了时机,派人给吴三桂送信。信中说:"只要你开关投诚,封王之位必不食言。你父亲的安全,圆圆的归宿,都好说。"这番话正中吴三桂的心事。

吴三桂权衡再三,最后选择了开关投降。这个决定背后,有他的私心,也有无奈。他给自己找的理由是:"与其便宜了李自成这个贼寇,不如助清军入关,还能保住一家老小。"

可吴三桂大概没想到,这个决定会带来多大的连锁反应。清军入关后,如同开闸的洪水,势不可挡。南明朝廷顿时乱作一团,军心涣散,人心浮动。

有个细节很讽刺。当吴三桂率清军南下时,不少南明将领看到他的大旗,就主动投降。他们打的如意算盘是:"连吴三桂都投了,我们还抗什么?"这种心态,加速了南明的灭亡。

吴三桂后来确实当上了平西王,享尽荣华富贵。可他内心的煎熬从未停止。晚年时,他常对心腹说:"子孙后代,怕是要骂我这个汉奸了。"这句话,道出了他良心未泯的一面。

历史给了吴三桂一个讽刺的结局。他最后举兵造反,要反清复明。可这时候,明朝早已灭亡,他的"三藩之乱"成了一场空。临死前,他看着满地狼藉,不知是否想起了当年山海关下的那个选择。

吴三桂的故事告诉我们: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个人的选择往往会影响整个时代的走向。他为了私利背弃国家,最后落得个人财两空的下场,不能不说是历史的重重一记耳光。

三百多年过去了,山海关依旧巍峨耸立。它默默地见证着那段历史,也见证着一个人如何在家国大义和个人私利之间,做出了改变历史走向的选择。

正如那句老话:成王败寇是小事,遗臭万年是大事。吴三桂的名字,永远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这就是背叛的代价。

实力对比悬殊的南明速亡,源于关键人物的致命决策。

【参考文献】

1. 《明史》- 张廷玉等

2. 《明末农民战争史》- 顾诚

3. 《南明史》- 孟森

4. 《清世祖实录》- 清廷官修

5. 《大义觉迷录》- 雍正御制

6. 《明季南略》- 计六奇

7. 《明末清初史料选编》- 郑天挺

1 阅读: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