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十三周年纪念日刚刚过去,时间抹平了伤疤,从这座城市浴火重生的背后,我们也能看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历史上,诸如此类的天灾人祸并不在少数,但并非每一场灾难都能像汶川地震这样得到妥善处理。咱今天就来讲个彻头彻尾的悲剧,以及那个年代发达国家对欠发展地区的傲慢和区别对待。
据亲历者描述,1984年12月2日深夜至3日凌晨,驱车从印度中央邦首府博帕尔市外公路路过的人们听到了可怕的声音:那是在求生不得的绝望嚎叫,在寂静的夜空中显得额外瘆人,好似人间地狱。事实上,当时美国联合碳化物有限公司设在此处的一座大型农药厂因为员工的操作失误发生了爆炸,剧毒云雾趁着人们熟睡之时将整座城市遮住。当人们因身体不适而惊醒过来时,他们几乎已经没救了。
一起工业事故能害死多少人?据统计,博帕尔事件直接或间接导致57.5万印度人死亡,超过20万人永久伤残,这些数字总和便相当于将欧洲一座中型城市直接从地图上抹去,连被西方国家反复提及以抨击苏联的切尔诺贝利事故都无法望其项背。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如此骇人事故的发生呢?印度人向来的粗心大意是一方面,联合碳化物公司的“双重标准”恐怕要承担相当的责任。
时间回溯到20世纪60年代,那会儿,印度刚刚从严重的粮食危机中缓解过来,当局希望通过一场气势磅礴的“绿色革命”来实现粮食的自给自足。虽说这听起来很高大上,其实就是鼓励国民多种种地。当局的想法不难理解:印度啥都缺就是不缺人,每个人随便折腾几下,粮食蔬菜产量还不得直线飙升?但问题来了,农业的大规模发展必然会极大提升国民对农药和化肥等产品的需求量,当时的印度是没有能力靠自己解决这个问题的。于是,印度政府便向全世界寻求合作伙伴,一来二去就跟美国联合碳化物有限公司签了合同。
5年后,一座年产量达5000吨的大型农药厂在博帕尔市落成,最初,按照美国公司方面的意思,该厂专门用来生产品质较高的高效杀虫剂。但高质量也意味着高价格,对普遍贫穷的印度人而言,杀虫剂就是杀虫剂,能用就行,干嘛非要那么好的?时间一久,厂方感觉做“高端货”没赚头,于是在1980年,觉得自己已经摸清套路的印度人掌握了农药厂的控制权,他们用昂贵的设备生产廉价杀虫剂,产量大幅提升,价格还下降不少,消费者趋之若鹜,农药厂利润大幅提升,大伙儿皆大欢喜。
印度人恐怕怎么也没想到,美国这是给他们造了一颗“毒气弹”,而在其他国家手里基本就是个“哑弹”,偏偏印度人懒散抠门的性格成了激活它的钥匙。
原来,大概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渐渐对打了鸡血的GDP不怎么感冒了,他们开始意识到低端工业对环境的破坏,转而开始重视健康。自家环境不能污染了咋办?这不还有别人家可以污染嘛,于是,在西方国家政府的授意下,各路学者、权威机构和媒体一同鼓吹核心为“工业资源的重新分配”的一套理念,实际就是想利用欠发展地区廉价的劳动力给他们打工,还帮他们承担环境污染。尤其是像印度这种人口多且普遍素质偏低,同时又亟待发展的国家,被西方世界暗中称为“污染天堂”,视为待宰的肥猪。
在博帕尔农药厂上,这种阴险的意图就有许多具体体现。到了工厂落成那会儿,西方国家的同类型工厂基本实现了自动化管理,由先进的计算机系统控制生产流程,尽最大可能避免人工操作失误;在安保措施方面,西方同类工厂更是有着重重防护,即便发生事故,系统也会在第一时间内关闭通风口并释放与毒素反应的物质,将危害降到最低——这些在博帕尔农药厂中都遭到了削减或是直接没有,这点从印度当局时候给出的报告中就可以证实。最最重要的是,西方国家恨不得将这些高危工厂建到火星上去,绝无可能在自己国家把它建在人口稠密的大城市旁边。
不过话说回来,即便没有先进的电脑系统,防护措施也被削减了一大半,但只要按规定操作,也不至于发生什么可怕事故。遗憾的是,目光短浅的印度人在尝到甜头后竟想着怎么能赚更多,于是他们主动把“成本”进一步压缩了。
首先,厂方选用异氰酸酯作为农药的主要原料,这种物质有个很显著的特点——破坏力大,用来做杀虫剂,几乎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对环境的污染还很难消除,二战中纳粹的盖世太保就用这种玩意儿来屠杀了数以十万计的犹太人。即便如此,异氰酸酯杀虫剂在印度仍十分畅销,原因就俩字儿:便宜。其次,在此之前,联合碳化物有限公司一直在为博帕尔工厂培养专业的保安人员,工厂不但要套培训费,还得给一整个保安团发工资,这笔开支并不算小。于是,厂方干脆就留了一名保安,把其他人都给开了。再次,按照最初设计,农药厂共有6个系统,它们分管不同区域,确保能够及时检测到厂内潜在危险。它们是维护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厂方居然也嫌浪费钱,关。此举一天就能省下30美元,一年也只能省出来不到1.1万美元而已。一通操作后,工厂基本处于“不设防”状态,大量剧毒物质存储在几个半埋于地下的高压金属罐中,一切只能听天由命了。
印度人素来以“神经大条”闻名于世,这一次,他们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1984年12月2日深夜,一名工人在操作时将冷水灌进了装有异氰酸甲酯的罐中,他却对此并不在意。结果,罐中发生了剧烈化学反应,气压急剧增大,最终撑破了罐壁。大量有毒气体逸出,很快便笼罩了整个博帕尔市区,紧接着便出现了文章开头的恐怖场面。值得一提的是,中毒者会有极其强烈的窒息感,双目刺痛无法睁开,因不断的剧烈咳嗽而无法呼救,简直生不如死。事发几小时后,博帕尔市内到处都是罹难者,在求生本能的支配下,奄奄一息的市民哀嚎着在地上艰难爬行,犹如“生化危机”现实版。
发生了这么大的事,自然少不了事后算账环节。根据官方报告: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投资建造的这座工厂,完全就是一个偷工减料的粗陋产物。它根本就不符合西方国家的安全生产标准,印度政府因此指责美国方面搞“双标”。而联合碳化物公司派出的调查团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说法:工厂本身完全可以实现安全生产,但印度管理者胡乱操作,人为将工厂糟蹋得千疮百孔,其中致命漏洞就有多达61个,一旦事故发生,神仙都救不回来。双方各执一词,吵得非常热闹。
负责协助调查的海密达医院的医生在解剖了超过2万具受害者遗体后,干脆把这起事故称作一场谋杀:他们在受害者体内发现了多达27种致命毒物,或许连毒气战都没这么夸张。
最终,美国方面为博帕尔事故赔偿了约4.7亿美元的赔偿,在那个年代,这可不是一笔小钱,听起来很有诚意是不是?但平均到每个受害者头上,每人只能领一两千美元的赔偿金罢了,它甚至带着一定的羞辱性——或许在对方眼里,欠发达地区的百姓就值这个价。至于印度当局会不会半路截胡,再从中捞一笔,这我们就无从得知了。另外,居然几乎无人为这起可怕事故负责:25年后,博帕尔农药厂事件才迎来了最终审判,仅有8人被判有罪,其中大多数人还因“年龄过大”而遭到一定程度的轻判,最重的刑罚不过是2年监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