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发明一个字,被全国女性痛骂多年,如今这个字我们天天都在用

沛沛说世界 2024-08-29 19:56:37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前言

新文化运动时,一位知名学者发明一个字,不承想被全国女性痛骂多年,然而这个并不被人看好的字,如今却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字。

那么这个学者是谁?他发明了哪个字?为何会引起痛骂呢?

一、古时的第三人称代词

《水浒传》中有一段西门庆与王婆的对话:

王婆道:“大官人怎么不认得?他老公便是每日在县前卖熟食的。”

西门庆道:“莫非是卖枣糕徐三的老婆?”

王婆摇手道:“不是。若是他的,正是一对儿。大官人再猜。”

第一句中的“他”,指代的是潘金莲,最后一句中的“他”,指的是徐三。

以现在的文字用法来看,第一句中的“他”字明显是错误的。可在古代文字用法中,这种情况却十分常见。

古汉语中,第三人称代词并没有规范用法。就连“他”这个字,也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演化过渡,才成为第三人称代词。

与此同时,“其、伊、渠”三字与“他”一样,用于第三人称代词。

更重要的是,这时的“他”字并没有男女之分,有时就连物品也用“他”指代,但大多时候代表的是男性,想要区分男女,只能联系上下文。

例如《扁鹊见蔡桓公》中记载:“桓侯故使人问之”,其中的“之”就代表扁鹊。

我们如今最常用的“她”这个字,虽然在古代就已经开始使用了,但却不是用作女性第三人称代词。

《玉篇》、《康熙字典》中,曾出现过“她”的字行,只不过释义为“姐”,是母亲的方言称呼,并不指代全部女性。

《世说新语》中,第一次用“伊”字作第三人称代词。从这之后,“伊”便开始指代爱人,更多地带有感情色彩。

等到宋词和元曲蓬勃发展时期,相比于其他字而言,“伊”字开始更多地表示对女性的称呼,但更多的时候,文言文中的第三人称代词都是“之、其”。

等到明清之后,文学和口语上的第三人称代词,大都用“他”来表示,同样没有性别之分。

所以相对于“他”来讲,“她”字的应用并不广泛。

直到新文化运动时期,一位学者才将“她”字重新带到大众视野之中,却也因此被全国女性痛骂多年。

二、刘半农的烦恼

这位学者就是刘半农。

1878年,郭赞生翻译英文语法书时,突然发现了我国第三人称代词的问题——没有明确的第三人称代词。

英文中有“he、she和it”,用来代指男人、女人和动物。但我国刚推行白话文不久,语言体系还不成熟。

如果按照以往的“他、伊、其、之”等用字习惯,来充当第三人称代词,很难通过文字准确表达出代指的性别。

尤其是经过不同学者的翻译,第三人称代词的用法各不相同,一度造成用词混乱的现象,极不利于文学作品的传播。

因此郭赞生提议用“他、伊、彼”来对应“he、she、it”,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这个想法并没有实现。

新文化运动期间,许多西方经典著作,也在这一时期翻译成中文,进入中国市场,刘半农就是这一时期,成为中华书局的编译员,主要工作就是翻译外国名著。

但在翻译过程中,刘半农碰到与郭赞生一样的棘手的问题。唯一不同的是,中国文人形成了用“他”代指一切人和物的语言习惯。

1917年,刘半农为了能精准翻译西方文学,决定仿照“他”字,重新造出一个女性专用的第三人称代词。

为了能让人一眼就看出所指代的性别,刘半农提议将“他”的偏旁改为“女”字旁,造出全新汉字“她”。

此时的刘半农以为中国历史上没出现过这个字形,因此将其当成新造出来的字,后来得知这是早就出现过的字,就更坚定了推广“她”的想法。

最先得知这一想法的,是刘半农的好友周作人。

在周作人的《改革》中,小序里明确记录了刘半农造字的想法。

周作人十分赞同好友明确女性第三人称代词的行为,不过对于“她”这个字的使用,周作人提出了不同的看点。

在周作人看来,“她”这个字与“他”并列使用并没有什么问题。可当时的印刷技术并不先进,想要将这个字印刷出来,还要重新铸造模型。

所以周作人提出了一个这种的办法,在“他”字旁边注释一个“女”字,以此代表“她”的含义。

在《新青年》翻译的《卖火柴的女孩》、契诃夫《可爱的人》中,周作人还亲自实施了自己的想法,将“他”写成“他女”。

但对于周作人提出的解决办法,胡适却并不支持。对“她”这个字的使用,胡适同样持反对意见。

胡适认为直接用“那女的”来代指女性第三人称,既直观又免去印刷上的麻烦,钱玄同则提出了3个解决办法。

钱玄同提出用“他女”代指女性,“他”则代表男性,另外他认为“她”字应该保留古意,最好重新造出一个字来代替“她”。

此外钱玄同提议不必从中国文字中寻找,完全可以直接将英语中的“she”拿过来用。

此时的钱玄同正提倡废除汉字,改用英文或世界语,以便与其他国家进行沟通。

所以稍一思索后,认为汉字都要废除了,造出新字没有必要,因此自己推翻第二条建议,反而更为推崇直接用“she”来代替。

可对于钱玄同的提议,周作人也并不赞同。

二人通过信件进行几次商议后,最终决定用“伊”字作为女性第三人称代词,等到大家都形成习惯后,就可以正式推广使用。

刘半农的“她”字刚问世,就受到来自好友的讨论,可见想要将这个字全面推广,还要走很长的路。

相对于周作人、钱玄同和胡适的就事论事外,许多人将这个字上升到思想层面,对刘半农进行了痛骂。

三、铺天盖地的谩骂

自“五四运动”后,中国男女平等的口号愈发响亮。所以当“她”字问世后,针对男女平等的问题,使得“她”字的推广受到严重阻碍。

争论的焦点,就在于两个字的偏旁——“他”字用单人旁,“她”字用女字旁。

而此时正在高呼男女公开交际、男女同校、废除小脚和装饰等,以此来保障女性的正常权益。

其核心思想,就是除了生理上的不同外,男女没有任何区别。传统文化中赋予的男女界限,也应该被打破。

在妇女解放运动积极消除男女差别时,刘半农却为了体现出男女差别,而发明“她”字,自然不符合当前男女平等的观点。

一位名叫壮甫的学者,在《觉悟》上针对“她”字发表了公开信,阐述自己的意见。

壮甫认为,既然男人和女人都是平等的,为什么一定要效仿英文中的“she”,来造出“她”字呢?

名叫忆萱的笔者,也曾给《民国日报》的编辑邵子力写信,认为既然提倡男女平等,就不应该用“她”字来区分男女。

而且以前女人批评女子不要称呼为女士,现在却用“她”来指代女性,与称呼女士之人没有分别。

如果单纯就为了区分性别,是不是要将所有称呼女性的字,都加上女字旁?与忆萱抱有同样想法的,还有寒冰。

1920年寒冰在《这是刘半农的错》中,以反讽的语气提议:

如果用“她”字代表女子第三人称,就应该将女子自称的“我”,和称呼女子的“你”,都加上“女”字旁,以便区分性别。

而且“她”和“他”只有在阅读时能区分,读音上没有差别,无法在谈话中进行区分,可见这个字的创造有些画蛇添足。

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反对“她”字的学者中,寒冰始终坚持自己的看法。不论其他学者如何劝说,都没能动摇寒冰的态度。

直到1930年,经过十年的争论,依旧有很大一部分人反对“她”字的使用。《妇女共鸣》杂志,就坚决拒绝使用“她”字。

因为相对于“他”来讲,“她”字将左侧单人旁去掉,添加了女字旁。这是公开表明不将女性当人看待,公然侮辱女性人格。

1934年,《妇女共鸣》专门发表一个启事。

大意是刘半农提倡白话文后,将“他、她、牠”代指男子、女子和其他物品,所以报刊拒绝采用“她”字,希望投稿的文人学者注意用词。

1935年8月,《妇女共鸣》再次针对“她”字,发表公开声明,针对第一则声明进行详细解释,公开拒绝使用“她”字。

在中国近代史中,通过公开登报的方式拒绝某一个字的情况十分少见。

而“她”字的推广却遭到《妇女共鸣》的强烈抵制,针对这个字产生的影响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可以说因为“她”字,刘半农被全国女性痛骂多年,可不论面对多少人的指责,刘半农都没放弃过自己的坚持。

四、“她”字终成常用字

关于“她”字的创造与使用,大家都是从周作人《改革》中的小序了解到详情,并以此展开争论。

有趣的是,刘半农并未参与到接下来的争论之中,也很少在公众平台发表自己的看法。

1920年,刘半农前往英国留学,订阅了一份《时事新报》,了解了国内关于“她”字的看法。

原本心态平和的刘半农,看到寒冰那篇《这是刘半农的错》,刘半农专门撰写《“她”字的问题》寄回国内,回应关于“她”字的必要性。

刘半农认为,“她”字的出现并不是单纯地为了区分男女,而是作为一个人称代词使用,有指代男性的,就有指代女性的。

而且不论这个字之前是否存在,读音和释义是什么样的,都应该符合时代发展作出一定的更改。

如果以前没有这个字,我们作出一些创新也并无不可。

甚至为了证明“她”的必要性,刘半农作出一首名为《教我如何不想她》的诗歌。

这首诗歌中,刘半农将“她”字贯穿全文,让许多人理解了“她”字在不同语境下的幽美意境。

除了这些人的反对外,还有一些人因为用惯了“伊”字,虽然不反对“她”的使用,却也很少将“她”用到自己的文学作品中。

例如鲁迅、茅盾、冰心等人,都使用“伊”字来代指女性第三人称。

但在刘半农的推广下,1920年时,郭沫若发表了一篇《她和他》的散文诗,鲁迅的《彷徨》也开始出现“她”字。

胡适、周作人,也纷纷采用“她”字代指女性第三人称。

据统计,1921—1922年,《小说月刊》的发表作品中,共有25篇作品用“伊”代指女性第三人称,共有48篇作品用“她”字代指女性第三人称。

1923年,《国语普通字典》中收录了“她”字,用来解释“伊”的含义,“她”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

到最后,鲁迅、田汉、俞平伯等人,都将“她”字用于文学作品中,且不再更改,彻底奠定了“她”字的地位。

更重要的是,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对“她”字的争议也不断减少。

在许多人眼中,用专门的字代指女性第三人称,恰恰体现了男女平等,让女性拥有了同男性一样的地位。

1932年,教育部正式将“她”字定义为常用字,这个第三人称代词由此有了正式身份。

虽然类似《妇女共鸣》这样的报刊还在抵制这个字,却也无法改变“她”字的推广和使用。

刘半农终于看到了“她”字被承认的这一天,就连鲁迅先生都赞扬刘半农,称他打了几次大仗。

时至今日,“她”字的用法已经牢牢印刻在脑海之中,没有人会质疑它的用法,我国汉字体系也更加完善。

结语:

在我们看来十分常见的汉字,推广之初竟然引发了全国学者的讨论,可见中国汉字的魅力所在。

如今的“她”字,已经成为力量、坚毅、温暖的代名词。

也正是因为刘半农能经受住考验,坚定不移地推广“她”字的使用,才有了如今不一样的“她”字用法。

参考资料:

现代女性指称“她”自何处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1306365368495250&wfr=spider&for=pc

三八妇女节说“她”,这个江苏人首创用“她”字指代女性

https://sghexport.shobserver.com/html/baijiahao/2024/03/08/1271028.html

【百年党史·青年学】刘半农 | “她”的创造者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5Mzk3MDYzNw==&mid=2247543106&idx=3&sn=1d80af76f7c8ce2cac76485698565890&chksm=ec6b9ee0db1c17f65613f302b2fb09a511a9bd4b751bf34a7ddd1d006fd61e6e7c2746d245ad&scene=27

1 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