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研究中常用方法总结!

英辑学术科研 2024-07-08 11:11:05

在论文中,“研究方法”一节必须回答以下两个问题:一是资料是如何搜集到或者衍生出来的,二是资料是如何分析的。换句话说,你要告诉读者你是怎样得到你的研究结果的。

01

研究方法撰写的重要性

一篇论文的结果固然重要,但是得到结果的过程也尤为重要。不仅能够为自己整体梳理本次研究,进行反思,也能够为其他阅读文献的学者提供借鉴。以下列出六点理由进一步说明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同时也为各位提供研究方法撰写方向提供思考:

第一,因为研究方法会影响到研究结果。譬如说,如果在探讨地铁对城市捷运效能的看法时,而我们所使用的是可作多项选择的问卷而不是对个别乘客进行访谈,那么所得到的结果就会有所不同。读者若知道你用甚么方法得到资料,即有助于他评估你的研究结果是否有效和可信。

第二,同一个研究问题可以有多种探究方法,必须交代为何你决定选用某种方法来研究,而舍弃别的相关方法。

第三,研究方法能够让读者判断得到资料的方式是否合于探究主题之常理。例如,在使用问卷调查法来探究地铁乘客对于捷运效能的看法时,问卷中却只提供“1.非常好2.很好3.好”等三种正向选择的回答而完全不提供负向选择的回答,便可以认为此方法不合于此种探究主题之常理。

第四,读者也想判断你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是否协合于研究目标。譬如在上述所例举的探究中,只个案研究一位乘客,这显然就不协合于研究目标。

第五,你也必须谈一下你如何预防本来预期会发生的问题,而假如真有问题发生时你又如何把问题的冲击力道减到最低。

第六,研究方法能够为其他研究者提供方法借鉴。当研究方法论颇有新意,又或者借用者慧眼独具之时,此研究方法能为其他研究者提供方向上的思考,或是变相借鉴本方法。

在论文中,“研究方法”一节必须回答以下两个问题:一是资料是如何搜集到或者衍生出来的,二是资料是如何分析的。换句话说,你要告诉读者你是怎样得到你的研究结果的。

02

常用研究方法归纳

那么,在论文写作中常常使用哪些研究方法呢?本文整理了一些常用的方法,大家一起来看一看吧!

(一)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观察法首先不是随意而为之的,它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但同时,观察的对象又是处于自然状态下的。观察者可以是研究者本人,也可以是经过培训的研究生、研究助手及其他相关研究人员。

社科研究中的观察法属于科学观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观察具有目的性。观察者在进行观察的时候,是带有一定的目的的,而不是随意的、任意的观察。而这个观察目的是在观察活动进行之前就产生的,且是为了解决研究领域中的某个问题,观察目的对观察活动起着指导性作用。

第二,观察具有客观性。文科研究中,观察法受到质疑的一个主要方面是观察过程容易受到观察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很难做到完全的客观。对于观察者来说,在观察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做到观察及记录的客观性,避免掺杂观察者个人的主观情感。为保证观察的客观性,可以结合使用一些较为客观的观察记录表,同时对研究内容以及研究目的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把握,以获得真实而准确的资料。

第三,观察具有能动性。在观察活动开始之前,观察者需要做详细的计划与安排,观察是有组织、有计划的能动性活动。此外,观察活动在一定的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其结果的解释也是基于相关理论展开的。这种观察活动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远远高于日常观察。

第四,观察具有选择性。教育观察有明确的目的性和任务性,在观察过程中,受限于观察者的时间和精力,应该有选择性地观察并记录与研究问题有关的内容。

教育研究中的观察法种类较多,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

首先,根据观察者是否参与了观察活动,可以将观察法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参与观察是指观察者自己也参与到被观察的活动中去,在此活动中既要在行为上融入观察活动,又要观察被观察者的言行活动。非参与式观察即“局外观察法”,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保持一定的距离,观察者“置身事外”地进行观察。

其次,根据在观察过程中是否借助仪器设备,可以将教育观察法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直接观察法指的是观察者不借助于任何仪器设备,主要是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对现象进行观察;间接观察是借助一些观察仪器。

再次,根据在观察活动实施前,是否有设计封闭式的、明确且固定的观察条目,可以将观察活动分为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结构式观察是事先将观察内容具体化和详细化,并把观察内容转化为具体的观察条目,观察者在观察时只需要按照观察条目进行观察并记录。非结构式观察是事先没有具体、明确的观察条目表,只是按照总的研究目标及总的观察目标,灵活地进行观察。两种观察法同样具有各自的特点,前者观察较为集中,但可能会遗漏观察条目外的一些重要信息;后者观察较自主,但观察内容可能容易分散。一般认为,在研究的早期阶段,偏向采用非结构式观察,以便获取更多信息与资料,在研究的后期,研究观点及内容更聚焦的情况下,偏向采用结构式观察。结构式观察主要涉及编码的问题,结构式观察的过程与后续问卷开发的过程相类似,有总的观察目标,在总的观察目标后有具体的维度,维度下面也有相应的观察条目。

最后,根据观察对象所处的观察情境是否受到了研究者的干预,可以将观察活动分为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自然观察指被观察者所处的情境是自然状态下发生的,没有任何人为的干预。

一项研究中的很多研究方法是结合采用的,如结合采用观察法与实验法,或结合采用问卷法与实验法等。

(二)访谈法

访谈法就是“研究者‘寻访’、‘访问’被研究者并且与其进行‘交谈’和‘询问’的一种活动,是一种研究性交谈,是研究者通过口头谈话的方式从被研究者那里收集(或者说‘建构')第一手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同样地,访谈可以由研究者进行,也可以由经过培训的访谈员进行。

访谈的目的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它可以作为收集直接关系到研究目标的信息的主要手段。它能够帮助研究者发现一个人知道或不知道什么(知识或信息)、喜欢或不喜欢什么(价值观和偏好)、以及一个人的想法(态度和认知)。

第二,它可以被用来检验研究假设或提出新的研究假设,或者作为一种解释性的工具来帮助识别变量和关系。例如,有的研究者会在大规模问卷调查前进行小规模的访谈以提出新的假设或初步验证已有的研究假设,也有的研究者会在问卷调查后针对某些令人意外的调查结果进行访谈以寻求解释。

第三,在研究工作中,访谈可以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或者验证其他方法所获得的结果,或者更深入地了解受访者的动机以及他们做出回应的原因。例如,综合使用访谈法与其他方法时,如果发现受访者在访谈时的回答与其他研究方法的结果(问卷调查)不一致,则可以通过追问了解其中的原因。

第四,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进行调查研究,实验,观察。

那么,如何设计和执行一个基于访谈的研究呢?

第一步:确定主题。访谈研究的最初阶段是确定研究目的,包括对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目标、研究价值及访谈研究方法选择进行阐述。同时也包括将总的研究目标转化为具体的子目标,使得研究目标在后续研究过程中具有可操作性及可执行性。

第二步:设计访谈提纲。在访谈提纲设计过程中,应该结合研究问题与研究目的,考虑访谈提纲的类型,结构/半结构/无结构、面对面/非面对面、个体/集体访谈等。除了访谈提纲的类型外,同时还要考虑设计访谈提纲的具体内容,即拟访谈的问题。总之,在设计访谈问题时,还必须注意使用简单易懂的词汇、避免使用带有偏见的语言、避免歧义、合理使用诱导性的问题、对个人隐私保持敏感等。

第三步:实施访谈。首先,寻找和联系访谈对象。研究者向潜在受访者介绍研究的内容和目的等,并对保密问题等做出承诺,在取得同意后约定访谈的时间和地点,并商议是否能进行录音录像等相关问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访谈对象的选择应该尽可能随机。接着,在约定的时间和地点依据事先设计的访谈提纲进行访谈。访谈开始之前,应该再次对自己的研究和访谈内容进行简要介绍,真诚地向受访者表示感谢。在访谈过程中,研究者不应透露自己的偏见和价值观,避免进行主观判断,如果受访者离题,则需要不失礼貌地进行引导。

第四步:转录/整理访谈资料。整理访谈资料涉及到记录方式的问题,这是访谈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因为有可能造成大量数据丢失、失真。记录的方式主要有现场笔录、录音和录像。研究者应根据研究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记录方式,并进行相应的整理,同时需取得受访对象的同意。

第五步:分析访谈资料。通常通过某种形式的编码或评分分析访谈资料。分析有几个阶段,例如:产生自然的意义单位,对这些意义单元进行分类和排序、构建故事以描述访谈内容、解释访谈数据。这部分主要涉及质性访谈资料编码的问题,编码以扎根研究法为例作进一步介绍。

第六步:检验。检验应当在基于访谈的研究的所有七个阶段中进行:

(1)研究的理论基础必须严格,理论基础与研究问题之间应该有逻辑关联。

(2)研究设计的各个方面必须扎实和严谨。

(3)资料必须准确、可靠和有效(对一致性和可靠性进行检查)。

(4)资料的翻译从口头到书面必须服从于访谈的关键特性。

(5)分析必须依据实际。

(6)检验应该到位。

(7)报告对读者而言应该是准确且公平。

第七步:形成研究报告。报告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访谈的性质。例如,标准化、结构化的访谈可能产生数值数据,这些数据可以用表格和图表简洁地报告,而定性的、基于词汇的、开放式的访谈将产生文字性的报告。

一份基于访谈的研究报告应包含以下要素:引言,介绍主题和内容;研究方法,包括研究设计、访谈、转录和分析等手段的说明;结果,资料分析、解释和验证;讨论,关于研究意义和局限等的讨论。

(三)扎根理论法

扎根理论作为重要的质性研究方法最早由学者格拉斯(Barney Glaser)和施特劳斯(Anselm Strauss)提出,之后陈向明教授对其在教育研究领域的使用进行了介绍与探索。扎根研究“是一个针对现象系统地收集和分析资料,从资料中发现、发展和检验理论的过程”,三步编码是其重要步骤与内容。

扎根理论的目的是:呈现行动者在处理某个问题时的行为,找到各种行为模式,并将这些模式用理论的形式表达出来,而这种理论是介于微不足道的“小工作假设”和普遍适用的“宏大理论”之间的中层理论。其意义在于:打破“照搬”经典理论或者说在经典理论之上做检验与修正的假设检验模式,发现和提出能够反映现实的贴近本土的具有创新性的理论。

扎根研究法最核心的操作程序是资料分析过程中的三级编码。因此,扎根研究法有时被狭义地认为仅仅是质性研究中资料分析的方法。尽管如此,研究者在使用此方法时不应忽略的是,除了比较明确的编码分析步骤外,扎根研究法对前期的选题设计和后期的评价检验也有独特的要求。

一级编码(开放式登录)。一级/开放编码的主要任务是探索资料和识别分析单元。在这一阶段要求研究者以开放的心态,对原始资料进行十分仔细甚至是逐字逐句的登录编码,尽量避免遗漏重要信息。在开放编码中,研究者以访谈文本为依据,抛开个人偏见及研究界的“定见”,对资料进行细致地编码,不遗漏任何重要信息,直至码号饱和。概念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个基本单元,概念的提炼过程也就是从现象到理论抽象的过程。

二级编码(关联式登录或轴心登录)。二级/轴心编码的主要任务是对一级编码的概念进行探讨,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更大的类属。这些更大的类属能够表现资料中各个部分之间的有机关联,如相关关系、因果关系、时间先后关系、语义关系等。

三级编码(核心式登录或选择式登录)。三级/选择编码识别核心类属,明确核心类属与其他类属之间的关系。这一阶段要求研究人员确定一个主线,将二级编码模型中的类属整合在一起。通常而言,核心类属应该在这个主线中居于中心地位,与其他类属紧密联系,且在资料中频繁出现。

值得注意的是,评价检验应当贯穿在整个分析与比较的过程。扎根理论的评价基于一套单独的标准——适用性、可行性、相关性和可修改调整性。

其中,适用性指概念通过不断比较和持续修正,充分表达资料中所要概念化的东西。可行性指最终的理论能够充分解释研究对象行为,并使之获得关注和理解。相关性指研究针对研究对象的真实关切,而非研究者事先做出的假设。可修改调整性。由于社会现象的变化性,保持修改调整的常态。

(四)比较研究法

比较研究法是人文社科研究中的常用方法,有很长的使用历史。文科类研究中的比较研究指的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在特定的标准下对特定的现象进行比较,以期得出有效的结论与有价值的研究结果的一种研究方法。例如,在教育学的分支学科中,就有“比较教育学”,即是用比较法研究教育制度、教育思想和教育问题等的学科。

比较研究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比较可以让人们更好地认清自身与他者的区别,辨明优势与缺点。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有着很高的价值。在科学正确使用的前提下,通过比较研究法,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规律,发现新的问题。以教育为例,比较法在研究中的作用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首先,比较研究可以帮助研究者拓展视野,更好地认识本地区、本国的发展现状。因为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强大,教育的比较研究也越来越重要。现在,借助互联网,借助便捷的交通,教育研究者可以非常及时与全面地了解世界各国的教育情况,可以获得全球主要国家的主要教育统计数据和政策材料,做到真正的全球视角,本土思考。

其次,比较研究可以帮助教育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获得特定教育问题的新认识、新观点。比较研究法在教育领域不仅仅是一种分析工具与分析方法,更多的时候是一种方法论。教育领域的比较研究,所获得的结论往往与研究者在自己的国家接受的教育与文化影响不同,比较研究的区域越广阔,对教育本质的理解也会越客观,对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理解也会越开放、包容与多元。

再次,比较研究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认识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比较研究可以就特定范围的教育现象进行对比分析,也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手段获得更广泛范围内国家与地区的教育资料,从而将某一特定主题的教育现象进行全球的比较研究。凭借科学的标准和严肃客观的材料,研究者可以获得特定教育发展与变革的规律。

最后,比较研究可以为教育政策的制定和相关教育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通过比较研究获得的有益经验与教训,可以使研究者所在地的教育发展少走弯路,以更少的代价获得更大教育发展成就。

(五)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也是人文社科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行动”与“研究”的结合使这种行动成为一种有一定“规则”的探索,在这种探索中,行动者试图去理解、改进和改革实践。行动研究是“指行动者为了改进自己的实践而在自己的行动中亲自展开研究”。在这个概念中,体现出了行动研究的一些关键词:行动者、改进、实戏、行动、亲自。

以教育学为例:

教育行动研究的行动者-以教师参与为主。教育行动研究的行动者/承担者可以是单独的教师、一个学校内的有合作关系的教师研究团队、教师或教师研究团队与研究者或研究团队一起工作(如来自高校部门的研究团队)。一般情况下,教师是教育行动研究的主要开展者。

教育行动研究的起因-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如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法不合适了,是否可以用发现法代替;学习策略,是否可以用综合的学习策略替代单一学科的学习策略:评价方式。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是否要优于形成性评价;及学生管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管理等各方面在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通过教育行动研究来进行改进。

教育行动研究的目的-改进实践。教育行动研究源于实践中的问题,其目的也是为了改进实践。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行动研究并不仅仅是为了解决问题,也包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与改进实践可以进行区别理解,行动研究的动机是寻求通过改变世界来改善和理解世界,并学习如何从所做改变的影响中来改进世界。

教育行动研究的行动特点-系统、合作、反思、公开。教商行动研究的来源是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但其与教师们平时对某个教学问题的思考又存在差别。行动研究更加合作化与系统化,过程中充满了群体性的、严谨的反思。行动研究的开展,问题可能是某位教师先发现,但过程中一般会有更多校内或校外的合作者加入,通过合作的形式进行。

行动研究的主要原则包括:

(1)行动研究具有合作性:包括负责采取行动来改进行动的人们。

(2)行动研究在研究过程的多个阶段,包括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建立了合作研究的自我批评社区。

(3)行动研究要求人们通过收集有说服力的证据,来检验他们对制度的实践、想法和假设,这些证据能够说服他们,他们以前的实践、想法和假设是错误的。

(4)行动研究对什么是证据(或数据)持开放的态度,它不仅包括对尽可能准确地描述正在发生的事情的记录,也要收绕和分析我们对正在发生事情的判断、反应和印象。

(5)行动研究可以从小处入手,从即使一个人也能尝试的小改变来开始开展工作,之后向着更大、更广泛的改变努力,这些改变有可能会导致班级、学校或多个教育系统的政策和实践的更全面、综合的改革。

(6)行动研究从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的小周期开始,之后逐渐扩大这个周期;同样地,行动研究从规模较小的合作小组开始,在研究过程中,这个合作小组可以不断扩大,更多的实践相关者参与到合作小组中。

免责申明: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不作商业用途,仅作交流学习,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敬请谅解,联系我们删除,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