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有一个叫刘长玉的自称诗人的作者,因为和何祚庥辩论外星人的事儿,有点火。于是有人扒出刘长玉曾经发自己获奖的事儿来取笑他。我看了别人转发的刘长玉的获奖证书,觉得的确可笑。
为什么说可笑呢?因为这就是一个山寨的甚至可以说是假的“大赛”。看看下面这个奖状,上面虽然也写着“全国诗词文化大赛”,但是再看看主办单位——北京汉墨书画院,根本就对不上号呀!
随便一个单位或者组织,固然可以组织一次全国性的大赛,但是它能有多大的权威性呢?它所说的“全国性”,无非就是全国谁都可以去参加。这种所谓的全国性比赛,并没有“全国性”的权威。
北京汉墨书画院,就是下面这个,一家小微企业而已,看看它经营的范围有多少,纯粹就是商业性的。这样一家小微企业举办个所谓的全国性诗词文化大赛,权威性在哪里?恐怕背后是商业性吧?
由此我想起自己当年“获奖”的很多事,那是非常有意思的事。从2005年我发表第一篇教学论文之后,我就陆续“获奖”了,每年都有“奖”从北京飞来。全都是北京的,有很多种各种名称的“奖”。
它们大多数是说我已经发表过的论文,被他们又评为什么什么奖,或者是被收录在什么书里,要给我寄奖状、奖杯,或者寄样刊,但我得先寄钱给他们。最离谱的一个,说我被评为当年十大杰出青年。
看看上面刘长玉这个奖牌,我很难不怀疑这个奖背后的商业性。当年要给我寄的奖杯,也非常漂亮,只要我寄500块钱,奖杯就能摆在我书桌上了,但那时我一个月工资才700多块,我还没傻透。
一张奖状值不了多少钱,但上面图中这个奖牌,不管材料是什么,看起来做工精致,必然需要一定的经费,北京汉墨书画院能自费给获奖发这样的奖牌?所以,有理由怀疑,这个大赛要参赛费。
说回到我“获奖”的事儿,我那明显是因为论文发表之后,他们看到了我的地址,所以能把信精准寄到我手里。全都是来自北京的,当时我很奇怪。后来看了葛优演的电影《顽主》,恍然大悟。
《顽主》是根据王朔创作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于观、杨重和马青这三位无业青年,在北京开了一家“三T公司”,专门替人排忧解难、受过的故事,由张国立、葛优、梁天、潘虹等人主演。
他们开的三T公司,后来又增添了一项业务,那就是组织评奖。其中有一段很有意思,一个作家想弄个奖,就找到了他们,但实际上哪有什么著名作家参加?著名作家怎么可能上他们那里去领奖?
所以,关于评奖这个事儿,要想晒,得看看主办单位是哪里,是不是具有权威性。一般来说,凡是收取评审会的,尤其是收取得还不少的,那就是假的,就等于花钱买奖状,最少也得是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