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对世界经济历史看得多了,就会生出很多感慨。

木晚清 2024-05-25 03:20:38

日常对世界经济历史看得多了,就会生出很多感慨。政府经常是靠不住的,很容易就屈服于超发货币的诱惑。咱就说美国的央行美联储,它最近频繁通过各种渠道释放信号,逐步进入降息的周期,来稳定市场信心,这印钞的味道是更加浓烈了。按照惯例,印钞的味道越浓烈,黄金作为传统避险资产的价值就越凸显。

那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么一个底层逻辑上的问题:在对政府信用失去信心的时候,为什么人们会求助于黄金呢?今天就跟大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历史上曾经存在那么一种制度,它能够有效的约束政府的信用,防止政府无节制的发行货币。这种制度与黄金有关,它就是以黄金作为货币锚定物的金本位制度,美国著名的经济史学者 Ingra 甚至在他的作品里把金本位比喻成政府的金手铐,非常形象的说明了金本位对政府行为的制约作用。

我个人认为,黄金作为抗通胀的利器,以黄金为锚定物的金本位制度确实是历史上最接近理想、最为健全的货币制度。

金本位制度在 19 世纪发挥了巨大作用,大家在听完这期视频,了解了金本位之后,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民间以及各国的官方央行会把黄金视为传统的避险资产,这种选择背后是有着充分的逻辑和历史依据的。

在 1821 年英国确立的金本位制度,它这个制度的核心在于货币价值和黄金的直接挂钩。根据这个制度的要求,每一张英镑纸币都可以自由兑换 7.32g 纯黄金。这就意味着,无论是张三、李四还是王五,任何人其实都有机会把手里的黄金直接兑换成英镑,反之,我们也可以把手里的英镑兑换成黄金,这种兑换是双向而且自由的,这是金本位的一个特点。所以对民众来说,金本位很友好,它是双向的、自由的。

而金本位的约束力体现在对政府的行为上,在金本位的约束之下,英国央行、英格兰银行的货币发行行为受到了严格的限制,银行发行的货币量必须跟金库当中存储的黄金量相匹配,不得随意超发。如果银行发行的货币超过了黄金储备所能支持的范围,一旦发生这种情况的话,一旦人们出现了恐慌,开始大量兑换黄金,银行将会面临无法满足兑换需求的窘境,国家的货币体系那就面临崩溃的风险。

所以从这点出发,我们也可以接下来判断,金本位它对政府的财富积累要求是很高的,一个国家的政府里面,国库里得有非常多的黄金才敢搞金本位。

19 世纪的金本位体系简单说就是个贵妇圈儿,圈儿里有老牌贵妇,像法国、荷兰、英国、德国、意大利、美国,当时搞的是金银双本位,高低也算个新进的贵妇。这金本位的贵妇圈儿可不是谁想进就能进的。

其中比较好笑的例子是日本,日本特别折腾,他在明治维新之后经济突飞猛进,一度想进入金本位的圈子抬高身价,但日本的外汇储备不够,经济实力也不够,一直想改金本位都没有改成功。但甲午战争之后,日本获得了清政府的大量赔款,好不容易也凑够了外汇,终于在 1897 年,日本挤进了金本位的贵妇圈。但好巧不巧的是,日本那边屁股还没坐热呢,第一次世界大战就爆发了,就相当于日本刚进群,全球解散了,就很尴尬。

既然提到了日本,我们再说一下中国的情况,中国为什么没加入金本位群呢?想必很多网友也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咱们中国当时的情况也比较特殊,跟日本那边积极主动求加群的情况相反,中国在接到英美邀请的时候,选择主动拒绝加入金本位群,保持了我们相对独立自主的货币体系。

咱们中国自古自产的黄金其实不算多,古代我们一般采用的就是铜本位和银本位,大家去博物馆经常也能看到铜钱、银币,几乎很少有自产的金币在展览,其实就是这个原因,咱们自产的黄金确实很少。到了清朝末期情况更严重,对外赔款剧增,国库更是捉襟见肘。在收到贵妇圈的带头人英国和新晋贵妇美国的邀请之后,清廷内部还有过是否加入金本位的大辩论。

康有为作为改革派的代表,强烈建议清廷加入金本位,可以让中国加速融入世界贸易体系。当然,他的说法也遭到一些传统的老臣的反对,张之洞就持反对意见。张之洞担心,如果中国贸然加入金本位,可能会丧失我们自己的货币主权。他的话也是有道理的,毕竟中国当时国库里的钱就不多。

最终激烈的辩论之后,反对金本位的声音逐渐胜出,清朝廷就跟金本位彻底划清了关系,继续用咱们的银本位。

另外一个有关金本位的关键节点就在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参战国家当时需要大量的军费,必须得在短时间内大量的印钱借贷才行,而金本位却制约一个国家不能超发货币,所以包括英国在内的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在第一时间放弃了金本位,金本位的群彻底解散。日本等着刚加群,群就解散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噼里啪啦打完之后,到了 1925 年,英国又咬牙恢复了金本位,日本看到英国新建了群,他也紧随着要加群,但是没想到,短短四五年之后,到了 1929 年,美国经济大萧条,日本在金本位的群里,当然深受其害,1931 年不得不再次退群。前前后后,日本为加入发达国家的圈子折腾了几十年,便宜没捞到,还跟着萧条了。日本经济上遭受的这次危机,也加剧了日本侵略中国的步伐。这是另外一段历史。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