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中三科少年成名,数度被贬依旧乐观,逆境时不妨读诗豪刘禹锡8

忆翠文化观点 2024-05-29 03:55:25

在夔州呆了三年多后,一张朝廷文书,又将刘禹锡调任和州。

虽职场无情,但山水有情。

刘禹锡每到一个地方,都因为勤政爱民而广受百姓爱戴。

听闻刘刺史要离开了,当地老百姓和官吏纷纷来到江边,送别昔日的父母官。

他们沿着江边搭起了一顶顶青色的帐篷,抬眼望去,就像是停靠歇息的小船一样延绵不断。队伍里,还有头发花白、驼着背,蹒跚前行的老翁。

“我老刘何德何能啊,感谢父老乡亲们!”刘禹锡眼圈红了,他面对百姓,深深鞠躬作揖。

回到船上,他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摊开宣纸,写下这首《别夔州官吏》,以记录当时的场面。

三年楚国巴城守,一去扬州扬子津。

青帐联延喧驿步,白头俯伛到江滨。

巫山暮色常含雨,峡水秋来不恐人。

唯有九歌词数首,里中留与赛蛮神。

和州位处今天的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与金陵城隔江相望,不像连州、夔州那么偏僻。

到任的第一天,刘禹锡就遇到了百年难遇的旱灾。

他顾不上歇息,连夜向朝廷上奏书,请求减免当地百姓赋税,然后又没日没夜地投入到赈灾抗旱和救济灾民工作中。

好不容易灾情得到缓解,还没功夫喘口大气,有人看到他的政绩,开始眼红嫉妒他了。

“老刘你工作能力这么强,肯定适应能力也强。这样吧,因为赈灾,单位经费不足,暂时没有空房间,请你住到城外去吧!”

面对和州县令的故意刁难,刘禹锡一笑了之。

他带着自己的3个儿子和柳宗元临终托付的2个儿子,一家六口搬到城南门外临江的三间小房里。

看到房子正对江水,他便提笔在门上写了一副对联: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日子照样过得不亦乐乎。

县令一听气恼了:“三间屋子对你们来说太宽裕了,城北有几间空房,你们搬过去吧!”

刘禹锡仍然没作声,带着孩子们搬到这所一间半的房子里。看到房子门口的小河和杨柳依依,刘禹锡再次拿笔提上一副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还有心思舞文弄笔呢,这次再换个地方吧!”知县又将刘禹锡撵到城中一间破旧小屋。

“父亲,这里只有一间房、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咱们这么多人怎么生活?”

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一次比一次简陋,一次比一次破旧。

面对孩子们的眼神,刘禹锡提笔写下千古绝唱的《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写完后,这位大诗豪觉得不够过瘾,专门请人将这篇文章刻写在石头上,端端正正地立在房子们前,气得知县哑口无言、直翻白眼。

这首《陋室铭》入选中学课本的经典名篇,我们读书时候都学过,至今还背得滚瓜烂熟。

全文篇幅不长,仅有81字,却清新活脱、不拘文律、喻意深刻,蕴含了身处逆境仍顽强乐观,坚持自我、坚守高品节操而不随波逐流的豁达和霸气。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