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4月底,来自聊城的南下支队六大队,经过艰苦行军,到达江西的景德镇。孔焕章时为由河西县河东阿县南下干部编成的四中队一员。
六大队在景德镇稍微休息了一下,就继续向乐平县方向前进。到乐平停留了几天,整编组织,调整干部,分配各中队的接管任务。四中队一分为二,原东阿县的干部负责接管资溪县,傅秀任县委书记,并将原河西县武委会主任王子奎调去任县长,原河西县的干部负责接管临川市(抚州市)。
大队政委、地委书记谢鑫鹤在县级干部联席会上宣布了组织变动,干部调整及分配接管任务之后,各队就向各自接管的地区进发。
接管临川市的干部从乐平县出发,经过万年,贵溪,鹰潭即到达了临川市。临川市是赣东北一个比较好的城市,约有7万人。队伍随同贵溪军分区副政委袁子清带领的警卫连进驻临川市,第二天即宣布成立中共临川市委和临川市政府,张金屏任市委书记,吴欣斋任市长,孔焕章任市委组织部长,刘法文任市委社会部长兼公安局长。
临川市下设两个区,一个是东外区,一个是羊城区。东外区区委书记高兴中,区长昌广山。羊城区区委书记李杰生,区长王延春。另外还成立了一个市委直属工作队,队长刘秉新,副队长曹培山。
新成立的临川市委、市政府马不停蹄地开始了工作。首先公布区政府成立,接管旧政权,限期旧职人员迅速到政府报到,不得有误;接管文书档案和人事档案,政权方面的由市政府接收,国民党党部和参议会的由市委接收;清理暗藏的土匪敌特;恢复工商业,维持社会治安。临川有一个发电厂,小工商业也不少,就发动工人和职员尽快把生产恢复发展起来;抓了学校工作、临川市的中学有好几所,有的学校还有外国人,为了抓好学校工作,市委书记张金屏还开大会给学校师生作报告,上政治课。
接收工作正在紧张进行,突接贵溪地委通知,根据赣东北区党委指示,接管干部立即把临川市移交给随四野南下的干部。大家都感到很突然,思想上不大通,对临川市有些留恋,认为刚安下摊子又要走。
经过工作,思想搞通了,便服从组织分配。这次干部又有一个大的变动,贵溪地委通知,张金屏带一部分干部到地委革命干校工作,孔焕章带一部分干部到进贤县工作。
干部分两批先后撤出,第一批约在6月中旬撤出,第二批负责移交手续的干部在7月15号撤出。孔焕章带领20几个干部,其中有三个区委书记,两个区长,实际上是三个区的干部架子,约在6月中旬经过东乡县向进贤县进发。
到了进贤县,很快就把干部分配到区,与早去接管的原齐禹县的干部同心协力、并肩战斗,摧毁旧政权,建立健全新政府。开展征粮,支援前线。收缴武器,建立人民武装。举办训练班,进行革命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教育。
1949年8月中旬,县委接到贵溪地委通知,要接管干部向四野随军南下干部移交工作,到区党委所在地上饶集中报到,准备跟随刘、邓大军向大西南进军。
大家将工作移交完之后,约在9月上旬到达上饶。在上饶集中整风学习,为向大西南顺利进军做好思想上,组织上的充分准备。
区党委书记徐运北代表区党委向干部作了在赣东北四个月的工作总结报告,肯定成绩,找出不足,认真总结了经验教训,干部很受教育。但是当宣布进军大西南接管贵州时,干部思想有些波动,因对贵州的印象不佳。
在北方时就听说云南、贵州很远很远,在中国西南的边边上,自古以来就是充军的地方。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说话不懂音等等。干部思想上确实有一个大的弯子。根据这一情况,区党委、地委以及县委都狠抓了思想工作,大会、小会动员,讲明形势,找出进军贵州的有利条件。
区党委宣传部长申云浦代表区党委向全体干部作了进军贵州的动员报告,报告很生动,很有说服力,使干部又受到一次深刻的教育。大家打通了思想、统一了认识,表示愉快进军大西南,解放贵州,拯救贵州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进贤县的干部编为西进支队四大队六中队,于1949年9月底乘火车从上饶到达南昌,由于南昌至九江的火车不通,四大队就坐小木船穿过鄱阳湖的一侧,用了一天的时间,至天黑时到达了九江。
次日转乘一艘大货轮从九江逆水而上。几个大队约两千人左右乘这一条船,六中队被分配在货船的底仓。由于乘船人超过了仓的容量,大家紧紧挤在一起,转不过身,透不过气,仓内闷热,空气污浊,都想到船上吹吹风,但谁也动不得。大约经过一天两夜的航行,到达了武汉码头。
四大队到达武汉时,正是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街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游行队伍一眼望不到边,秧歌队,腰鼓队,一队接着一队,热闹非凡。大家走在游行队伍的一边,真是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四中队驻在武昌离黄鹤楼很近的一个地方,每天早上中队集合跑到黄鹤楼。有时在黄鹤楼前集体阅读报纸,传达文件和上级的指示。
这里风景甚佳,孔焕章等人曾用了一个星期天渡江到汉口游览了一天,开了开眼界。在武昌住了10多天,进行整顿学习。总结从上饶出发以来的行军情况,肯定成绩,找出缺点,总结经验教训,明确下一步行军的方向和任务。进行形势教育,学习重要报导和领导同志的指示,学习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和《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社论和新区的有关政策。
武昌休整之后,队伍于10月上旬乘轮船继续沿着长江逆水而上,船到岳阳时由于刮大风,不能过洞庭湖,因在岳阳住了两天后又继续乘船前进。穿过洞庭湖,经湘阴、长沙、到达湘潭。
队伍在湘潭住了10天左右,进行休整。因为从这里就要改为徒步行军,为了紧跟大军前进,又重新整顿队伍,把妇女同志和伤病员都暂时留在湘潭,大队和各中队都设立了留守处。每人发了1套棉军衣,补充了盐巴,装满了米袋子。
10月下旬,队伍便从湘潭出发,经过湘乡、双峰、邵东到达邵阳。行军速度很快,日行程约90华里左右。在这一段行军中间还越过湘西有名的雪峰山。过雪峰山之前,上级通知做好充分准备,米袋子装上炒面,水壶装满水,因为山上无处做饭,饿了就吃点炒面,喝点冷开水。山高路滑,云雾茫茫,爬这样的大山大家还是第一次,确实是很好的考验。同志们互相帮助,发扬集体主义精神,经过一天多的艰苦跋涉,终于翻过这座大山。
1949年11月上旬,队伍到达芷江,在这里大家知道四中队接管的是贵州镇远县。
队伍在芷江稍事休息后即出发,经过晃县,进入贵州玉屏县,然后到了镇远县的羊坪。在这里召开了镇远县委第一次会议。会议主要内容是划分区,确定县科和区主要干部的配备问题。会议决定把镇远划分为5个区,即:青溪、蕉溪、涌溪、潕阳、羊场。
县委会议结束后,即向全体干部宣布县政府各科和各区的主要负责人名单。10日我们到达蕉溪,把蕉溪区的工作安排好后,于11日下午到达镇远县城,立即着手进行各方面的工作。
12月底,镇远地委决定,抽调原河西县干部去接管天柱县。地委明确指示张金屏原带到革命干校的干部和孔焕章带到镇远县的干部都抽回来,一同到天柱去进行接管工作。
接到通知后,革命干校的干部先行一步,提前一、二天到三穗县。在镇远县的干部集中后,于1950年1月4日步行两天到达三穗县城。这时接到地委通知,因情况变化,要接管干部在三穗县城住下来待命。
这次共集中原河西县南下干部52人,还带去西进干部43人(在江西吸收参加革命干校的学员),共计95人。在三穗住了一个多星期,于1月14日从三穗县城出发,步行3天,经桐林、织云、邦洞到达天柱县城。
进城时,各界士绅和学生及驻军整队欢迎南下干部。队伍到达之后,夜以继日地进行各方面的工作。在天柱县工作期间,孔焕章先后任县委组织部长,县委副书记、县长、县委书记等职。
南下干部到达天柱县后,立即接管旧政权、建立新政权。宣传党的政策、宣传“约法八章”,稳定社会秩序。天柱县原有17个乡镇,没有区的划分。便于加强领导,县委将17个乡(镇)划为5个行政区。
进城后立即宣布县委会和县政府成立,干部很快分赴各区,成立区委,建立区人民政府。一区区委书记高兴中,区长于杰民;二区区委书记陈林村,区长昌广山,三区区委书记孙绪昌,区长邢庆训;四区区委书记周秀芝,区长何干忱;五区区委书记刘秉新,区长张村民。
在接管中,县委抓紧发展武装,首先有计划、有步骤地抓区队的组建工作。大力发动群众,搞好粮食借征工作,支援前线,搞好生产。
1950年3月,全县土匪开始暴乱,攻打区乡政府,杀害革命干部和群众,围攻县城,发展到高峰时,全县土匪达4000多人,对人民危害极大。
天柱县委集中全力对土匪展开斗争,采取各种手段打击和围歼土匪。到1951年8月中旬,全县人民与驻军第一四九团二营在县委统一领导下,共计歼匪7046名,其中大小匪首1393名。
征解放初期,天柱县的反革命骨干和恶霸地主等反动势力相当雄厚,根据掌握的材料,反革命骨干和恶霸地主共有1840名。在大规模的围剿土匪之后即在全县广泛开展了五大任(清匪、反霸、减租、退押、征粮)务,人民群众在斗争中不断提高阶级觉悟,对匪首恶霸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任务顺利完成。
从1951年8月开始,全县分两批进行土改,到1952年8月胜利完成。通过土改,摧毁了几千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走上了新的生活道路。
县委大力培养地方民族干部。从1950年10月开始,到1951年底止,共举办了14期农训班,参加学习的同志达2000多人次。培养了骨干,提高了干部素质,壮大了干部队伍,为国家输送了大批少数民族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