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法则,谈事前先喝酒,越南印度皆醉倒,中国却喝倒一片苏联人

古寺钟声绕青山 2024-11-30 18:11:29

一战时期的俄罗斯

在一战期间,俄罗斯面对严酷的寒冷气候,士兵们经常依赖酒精来驱散刺骨的寒风。他们在战壕中围坐一起,分分享用从家乡带来的伏特加或者是军需供给中偶尔出现的酒精,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让自己暖和起来。瓶子在士兵们手中传递,每个人都迫不及待地从口袋里掏出自己的杯子,有的甚至直接对着瓶口痛饮。

在寒冷的夜晚,酒精的确给士兵们带来了一时的温暖和勇气,使他们在战场上的紧张和恐惧感有所缓解。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解决方式逐渐显露出它的副作用。士兵们因饮酒过量,常常出现操作失误,无法准确地使用枪械和其他军事装备。

在战斗中,一些士兵在醉酒后,手中的步枪摇摇欲坠,无法稳定瞄准目标。有的士兵甚至在激烈的交火中因为醉酒而反应迟钝,没能及时找到掩体,结果被敌军的炮火直接击中。此外,一些士兵在酒精的作用下丧失了方向感,他们在战场上迷失方向,有时候甚至闯入了敌人的火力范围内,造成了不必要的伤亡。

这种情况在军官中也引起了严重的关注。指挥官们发现,酒精不仅仅是一种士气的提升工具,更多时候它是一个双刃剑,对战斗力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他们开始尝试限制士兵的饮酒量,但在那个时代,面对战争的残酷和恐惧,完全禁止饮酒几乎是不可能的。

俄罗斯军队的损失,一部分是直接战斗中的伤亡,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醉酒导致的非战斗性损失。这一点在战后的分析和总结中被频繁提及,成为了军事历史上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苏联时期的酒鬼

随着苏联建立后,社会主义建设轰轰烈烈地展开,各种改善民生的政策接连出台,饮酒问题逐渐被列入政府整顿的范围。许多工厂和集体农庄开始明确要求减少酒精消费。工人们在车间里张贴的标语上写着:“工作安全第一,远离酒精。”集体农庄的会议中,也总有人站出来提议控制饮酒次数。一些地方政府甚至规定,在节假日之外不得随意组织聚饮。然而,这些措施虽然在一段时间内让饮酒的场景减少,但很难真正改变俄罗斯人几百年来的传统。

到了1941年6月22日,德国的入侵改变了一切。纳粹坦克呼啸而至,苏联的土地上炮火不断,城市陷入了恐慌。一些城市居民被疏散到乡村,而留下来的工人则继续在炮火声中赶制武器。这个时候,饮酒又成为了人们应对生活巨大变化的一种方式。在工厂的加班车间,工人们会在饭盒旁放一小瓶伏特加,疲惫时互相倒上一杯。

与此同时,军队中,伏特加的地位也悄然提升。军官们发现,适当的酒精供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士兵们对战争的恐惧和压力。为了提高士气,每当部队完成重要任务,士兵们都会领到一份特殊的“奖励”,就是一小壶伏特加。许多士兵收到后,立刻和战友分饮。他们用随身携带的小杯子盛好酒后,轮流碰杯,在欢笑声中迅速把这份“奖励”一饮而尽。

苏联的外交场合也开始频繁出现酒精的影子。在与同盟国以及其他国家的谈判桌上,苏联代表们总会带上一些特供的伏特加。这些酒通常是由莫斯科最有名的酒厂特意酿制,瓶身的标签上还印有斯大林的题词。谈判开始时,苏联代表总是先亲自倒酒,然后请对方共同举杯。“先喝酒再谈事”成了常见的开场白。

越南统一后的武器交易

1976年,越南经过多年的战争终于实现统一,新成立的政府迫切需要巩固军事实力。为了补充军备,越南政府主动向苏联寻求支持,希望通过购买苏联的先进武器来加强国防能力。苏联方面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随即安排了具体的谈判事宜。负责谈判的苏联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在收到消息后,很快就制定了一个计划,决定充分利用苏联传统的饮酒文化来达成目标。

越南代表团的到访被安排在莫斯科的一家豪华酒店。初到时,越南代表们被热情地迎接,在简单的寒暄后,苏联方面提出了“先放松再谈正事”的建议,直接邀请越南代表团一同进入酒宴。越南代表们虽然有些意外,但出于礼貌还是同意了。

在酒桌上,苏联人总是显得非常有节奏感。乌斯季诺夫举起一杯伏特加,带头提议“为两国的友谊干杯”,然后是“为越南的统一和胜利干杯”。一杯接一杯的敬酒,让越南代表团应接不暇。越南人本就不擅长饮烈酒,尤其是面对苏联人提供的高纯度伏特加,他们很快便感到了不胜酒力。

不知不觉中,酒过三巡,越南代表团已有不少人开始显出醉态。尽管他们试图保持谈判的节奏,但在苏联人的酒桌攻势下已经逐渐力不从心。乌斯季诺夫趁机将话题引向军火交易,提出了一系列看似优惠却实际上对苏联更有利的条件,并不断以热烈的气氛和频繁的敬酒来打消越南代表团的戒备。越南代表们在这种高压氛围下逐渐失去清醒判断,最终在协议上签字。

当越南代表团第二天清醒过来时,他们发现已经在购买合同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而协议中的价格远远超出了他们原先的预算,这令越南政府感到措手不及,但又无可奈何。

类似的策略,苏联也曾在印度的军火交易中使用过。当印度政府向苏联提出购买战斗机的需求时,苏联代表以类似的方式欢迎印度代表团。在整个过程中,印度代表们面临的几乎是同样的局面:无休止的敬酒、精心设计的氛围,以及强烈的文化冲击。最终,印度人也不得不在迷糊中签下了远高于预期金额的协议。

中苏关系的复杂互动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经济和军事建设迅速推进,中苏关系也在多年的紧张后开始缓和。到1990年冬天,双方的关系已经有了明显改善,尤其在贸易和军事领域的交流更加频繁。在这个背景下,苏联空军司令沙波什尼科夫带领18名苏联代表团成员访问中国,就空军领域的合作展开谈判。

苏联人一向以饮酒文化闻名,尤其在谈判场合更是如此。他们到达中国后,没有过多寒暄,沙波什尼科夫就爽快地提议:“走吧,我们到酒桌上慢慢地谈。”谈判地点被安排在一家设施齐全的酒店,苏联代表团一进入餐厅便显得兴致勃勃,显然已经为接下来的“酒局谈判”做好了充分准备。

沙波什尼科夫一边环顾四周,一边对随行的工作人员说道:“把酒拿上来吧,但别拿那些度数低的。如果不能用打火机点燃,那就不算酒,这种酒是小孩子喝的。”很快,服务员端上了一排排透明的高脚杯,以及几瓶高纯度的烈性伏特加。

林虎的酒桌较量

面对苏联方面那句“如果酒不能点燃,就不用端上来了”的“狠话”,我方代表显得十分镇定。开国中将林虎带头举起酒杯,微微一笑,说道:“既然大家喜欢喝酒,那今天就尽兴。”林虎主动为对方斟满杯中的烈性酒,随即举杯示意对方一起开始。

桌上的气氛从一开始就十分热烈,苏联代表团的成员依次向林虎和我方其他代表敬酒。他们用流利的俄语不断提出“友谊”、“合作”、“胜利”这样的名义,试图将酒局的节奏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然而,林虎显然早有准备。他不仅每一杯酒都毫不推辞,而且还主动回敬。

第一轮敬酒结束后,苏联代表开始感受到林虎的强大酒量。他们尝试用轮番敬酒的策略,一人接着一人地向林虎发起“挑战”。然而,不管对方如何轮换,林虎总是以一对一的方式逐一应对,丝毫没有退缩。

随着酒过三巡,苏联代表团的成员开始明显感到力不从心。他们陆续喝得脸色通红,有些人甚至已经无法稳坐在椅子上。而林虎仍然表现得非常镇定,苏联人显然有些吃惊,他们原本以为能用酒量压制对手,但现在反而陷入了被动。

林虎并没有因为对方的颓势而放松,他继续带领我方代表频频举杯。很快,苏联的十八名代表中已有十七人因醉酒退出了谈判现场,仅剩的一名“幸存者”仍在努力支撑。这名代表试图用笑话和轻松的话题转移注意力,但很快也招架不住。他摇着手,向林虎示意:“不行了,你赢了。”

最终,苏联方面完全放弃了酒桌上的较量。他们在谈判中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友好态度,同意在多项空军技术合作上提供优惠条件。

参考资料:[1]童适平.对未成年人酗酒束手无策[J].俄罗斯研究,1983(5):54-55

2 阅读: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