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产队时期,是否是“同患难,共富贵,人人都在体制内”呢?

庆双三农 2024-03-11 20:48:38

现在有一种不正常的倾向,就是一些人吃着包产到户后的饭,却昧着良心说包产到户前如何如何的好!

在这些人的嘴里,根本说不出包产到户后的优势,只对包产到户前进行莫须有的美化。其目的就是否定改革开放,让历史重新回到生产队的大集体时代。

有这样一位创作者,打着老农民的招牌说:生产队是同患难,共富贵,人人都在体制内!

这位创作者开头便说:“现在很多人羡慕体制内,年轻人拼命考公考编。大家都在争,究其原因是大家羡慕体制内的稳定,想要一份保障。

可是,这些当初生产队就已经做到了,而且做得还不错。我家里就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改革开放后外出打工的。现在我自己在城里买房定居,也有一辆十来万的小车……”

看到这位创作说的这番话,我就纳闷了,一个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后生,却要冒充老农民评价生产队时期是“同患难,共富贵,人人都在体制内”!

实际上,在这位创作者的意识形态中,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体制,什么是同患难、共富贵!

在这位创作者的意识形态里,把现在考公考编与生产队时期吃大锅饭的体制混为一谈!说明了这位创作者是没有经历过生产队时期的年轻后生,也说明了这位创作者认知世界的浅薄!

这位创作者所不知道的是,现在的考公考编跟生产队时期的体制不是同一个概念!现在的考公考编,考的是什么呢?考的是铁饭碗!

考上了铁饭碗,意味着前途光明,能享受旱涝保收的优厚待遇!

可是,在包产到户前的生产队时期,是没有考公考编这一说词的!那个时候,要想进入编制,必须要有关系!而农村的编制只是属于农民身份的佼佼者,并不是享受旱涝保收的铁饭碗!

在包产到户前的生产队时期,属于农民身份的佼佼者职位有生产大队、生产小队的大小干部,还有大队的赤脚医生和民办教师以及大队办的企业里面的管理者与从业人员。

这些生产队时期的佼佼者不多,虽然不是铁饭碗,但是在普通社员的眼中他们就是体制内的人。因此,他们受到普通社员的羡慕,也让普通社员想方设法往里面挤!

可是,在这位创作者的思想境界里,根本就不懂现在的体制与生产队时期的体制究竟有什么不同!把现在的体制跟生产队时期大家都在一起干活吃大锅饭的经营方式混为一谈,把现在按劳分配与生产队时期的平均分配混为一谈!

在生产队时期,全生产队的人(社员)都在一起干活,年底凭所挣工分的多少分粮分钱。由于大家都在一起干活,也都干一样的活,因此大家所挣的工分都差不多,年底分粮分钱的多少也差不多。以至于,张家吃红薯,李家也吃红薯。张家穿补丁重补丁的衣服,李家也穿补丁重丁的衣服。张家住茅草屋,李家也住茅草屋!

——这,就是这位创作者脑海中的“同患难,共富贵,人人都在体制内”!

包产到户后,彻底打破了这位创作者脑海中的“同患难,共富贵,人人都在体制内”!

包产到户后,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劳动积极性,真正实现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包产到户后,农民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做事情。适合在农村种土地的就在农村种土地,适合外出务工的就外出务工,适合经商的就经商,适合办企业的就办企业……虽然各人做事情的路子不同,但是都能挣到钱,都能实现自己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的愿望。可以说,包产到户后的农民,不少人比考公考编的人挣的钱多,过的日子还好!

——这,在生产队时期有过吗?在生产队时期能实现吗?

这位创作者,把生产队时期吃大锅饭说成是“同患难,共富贵,人人都在体制内”实际上是“均、平、富”的思想在作怪!在这位创作者的思想中,见不得别人比自己有能力,见不得别人比自己过得好!希望农民重新回到生产队时期的生产方式,过着生产队时期的生活!

可是,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改革开放的路子不会为吃着改革开放后的饭,却美化生产队时期的人的意志所转移!

对于这位创作者所说的生产队是“同患难,共富贵,人人都在体制内”的浮夸,“老夫子”是这样回击他的:“那个时代不允许包产到户,但这个时代没有不允许搞集体啊!怀念集体的,可以和你一样想法的人去搞集体试试!”

“老夫子”的这番话,是对这位创作者生产队是“同患难,共富贵,人人都在体制内”的浮夸思想的有力回击,是实事求是的具体体现!

的确,在生产队时期是绝对不允许搞包产到户的。可是,在包产到产后,却是允许搞集体的。这位创作者和那些想搞集体的人,可以联合起来去搞集体,别把“叶公好龙”的思想灌输给其他无辜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生产队时期是平均分配,包产到户后是按劳分配。这位创作者把生产队时期的平均分配说成是“同患难,共富贵,人人都是体制内”是他不懂什么是“同患难,共富贵”,也不懂什么是“体制”!我相信,绝大多数的农民,是愿意按劳分配的。搞平均分配不符合广大农民的意愿,得不到广大农民的认可,受不到广大农民的欢迎!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