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开启烧钱模式有家长已花四五万元

从梦聊趣事 2024-07-15 00:51:06

暑期将至,家长们纷纷晒出为孩子报名各类课程和活动的账单,其中不乏高达四五万元的巨额花费。

这一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也让人不禁思考:暑假为何成了“烧钱”的代名词?

在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的调查中,一位家长晒出了孩子的暑期计划及费用明细。

从社区暑托班到机构托班,从游泳课、篮球课到美术课,再到长途旅游和短途旅游,总计花费高达38840元。

而另一位家长也表示,月薪5万仍难以支撑一个暑假的费用。

英国研学两周的费用加上来回机票就超过了6万元。

南京的一位五年级家长陈女士更是坦言,孩子的暑假安排得满满当当,各种集训课费、比赛报名费、旅游等费用加起来差不多要4万左右。

除了各种考级、参赛、上培训班、旅游等费用之外,不少家庭还把孩子的矫正牙齿、配眼镜、矫正脊柱侧弯等“烧钱”项目也提上了日程。

家长程女士表示,去年暑假给孩子矫正牙齿花了将近2万,今年又查出脊柱侧弯的问题。

而家长王女士则表示,孩子每半年检查一次视力,配一副好的眼镜大概要花五六千。

此外,还有家长反映孩子因蛀牙去医院治疗,一颗牙就要花费500元。

在众多家庭中,课外兴趣班和外出旅游似乎已成为孩子们暑假的标配。

然而,每个家庭的账单却不尽相同。

有的家庭选择让孩子回老家度过暑假,而有的家庭则为孩子报名了各种课程和活动。

张女士告诉我,她家二宝在幼儿园上中班,暑假期间没有报任何课程,都是由爷爷奶奶带回老家。

而大宝则在7月份集中报班,8月份出去旅游。

女儿儿童画要考十级,架子鼓要考五级,再加上逻辑思维课和英语戏剧表演等课程,一个暑假下来花费2万多。

面对如此高昂的暑期开支,专家提醒家长要做到两个“量力而行”。

一是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阶段量力而行,不要拔苗助长;二是根据家庭的经济条件量力而行,避免因为焦虑给家庭造成过重的经济负担。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助理、家庭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殷飞指出,假期是孩子区别于学期集体学习的个性化成长阶段,家长应根据自己培养孩子的目标、孩子的天赋和兴趣来促进孩子获得个性化的成长。

然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也要注意两个量力而行的原则。

暑假本应是孩子们放松身心、拓展兴趣的好时机,然而如今却变成了家长们比拼经济实力的战场。

高额的暑期开支不仅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也让孩子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为了追求所谓的“全面发展”,许多家长不惜投入巨资为孩子报名各种课程和活动。

然而,这种过度消费真的能带来预期的效果吗?

事实上,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而不是单纯地追求知识和技能的积累。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孩子们已经拥有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渠道,他们更需要的是自主学习和探索的空间。

因此,家长在规划暑期开支时应该理性对待,避免存在盲目跟风和攀比心理。

家长应该了解孩子的兴趣和需求,为他们提供适合的学习环境和资源。

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高端课程和昂贵活动。

其次,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让他们在暑期中能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和方法。

最后,家长还应该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暑假不应该成为家长们“烧钱”的战场,而应该是孩子们快乐成长的乐园。

让我们重新审视当前的教育消费观念,合理规划暑期开支,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假期生活。

同时,也希望社会能够加大对教育公平性的关注和讨论,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