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走向虚无主义,这似乎看起来是一种现象,其实更像是一种事实般的存在。尽管,有很多名人,专栏的访谈,都在谈论人们到底应该去如何对抗虚无主义。也许,某些方法真的有用,能改变已经存在的现状,但终究无法阻止人们走向虚无主义的道路。
当一个社会的价值体系失衡,偏向于某一特定的潮流价值,必然会滋生极端。而这种极端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呈现出来,显露在生活的各个角落,表现在具体的人和事上面。如果有一天,一个人发现,即使自己很努力,在到达终点后,那时的自己,甚至都赶不上原地不动的自己,那么,所有的一切努力都会变得毫无意义。如果是你,你还会选择走这样一条道路吗?而现在无数的人正在面对这样的困境,尤其是年轻人,处在这样的巨大漩涡里,无论从哪个方向出发,最后都会通向一条没有出路的胡同。
于是,就会有一些声音跳出来质疑,反驳,并且言辞激烈地发表一番高谈阔论,斥责那些所谓的不上进的年轻人。在这些人眼里,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付出没有结果,赚不到钱,归根结底还是自己不够努力,不够拼命。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依稀记得,近几年很多年轻的生命,因为长时间高强度地加班熬夜,突然猝死在办公室,或是回家路上,或是在深夜入睡后再也没有醒来,或是无法承受巨大的压力不得已选择轻生。这些年轻的生命中,绝大部分都是万里挑一,德才兼备的佼佼者,如果这些人都看不到希望,都没法在拼命努力后,获得一点点想要的安稳生活。那么,剩下的那些人,就算是赌上生命,恐怕也看不到出头之日。
当然,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走向虚无主义,因为这是仅剩的,唯一的选择,也是能够活下去的唯一选择。如果尼采重新回到这个世界,恐怕都会被这个世界的一切所震撼,一句上帝死了,已经无法形容当下的这种局面。低欲望,轻社交,不结婚,不生孩子,成了无数年轻人的代名词,各种形式的低消费花样,更是层出不穷。也许,无数的人,已经走在一条虚无主义的道路上,但这些人从来都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也从未放弃对生命的探索和体验。
世间万物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作为聪明的人类,自然是更胜一筹。当一个社会的价值体系无法再被信赖,无法再成为某种精神上的支柱,更不能成为生活的某种保障时,人们自然会探索寻找新的方式,去寻找更安全,更值得依赖的替代品。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极其复杂的过程。在整个社会环境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的时候,作为一个体,想要去创造一种属于自我的环境和生存法则,是非常艰难的。因为个体是无法摆脱社会环境而存在,所以,永远都会受到整个社会环境的影响,只不过有时候影响大,有时候影响小。假如某天,发生巨大的环境变化,或者出现无法预料的变故,处在这个环境中的任何一个人,都将是无法避免的。
如果从这样的视角去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走向虚无主义,并不见得是一种坏事,更像是一种生存的智慧,一种活着的方法。从现实的物质方面看,当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无论如何努力,其实都无法突破环境的限制,无法改变自己的现状,人们就不会再花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在物质的获取上。而是转而去寻求更加容易,更加轻松便捷可以获得的精神的享受,心灵的体验。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这可能会成为一种新的潮流,一种新的价值取向,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真正神奇的地方在于,当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低物质,高精神的方式生活,物质的压力缩减的很小时,人们就不会再对这个社会环境的变化产生担忧,更不会恐惧未来意外的变故。当然,无数的人,或许在很早很早的时候,已经不再对这个社会的环境抱有期待。换句话说,人们也许已经意识到某种变故的发生,也许没有,但不管怎样,越来越多的人都在尝试着从社会的环境中抽离,尝试着把社会环境变化对自己的影响降到最低。
抛开哲学的概念和定义,你会发现虚无主义在某种程度上引导着无数的人走上了一条新的道路,一种以虚无主义存在的人生探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开始反思,开始追寻人生的答案,发现生活的乐趣。这种无数个体不再依赖社会环境而存在,而通过利用自身的社会环境,去发现个体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去尝试获得一种新的生命体验形式。也许,这才是无数人真正内心所渴望的。
当沉寂许久的寺庙和道观,频繁被无数年轻人追捧时,生命开始寻找曾经丢失的信仰。当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精神的追求,开始关注内心世界,寻求更加丰富的精神体验时,也就意味着生命不再是捆绑在工作上的劳动机器,而成为了一个有着丰富情感和自我探索的独立个体。也许,你会说,这只是追捧潮流的热度罢了,很快就会被新的潮流所代替。但是,当越来越多的人们发现,工作的本质,发现那些虚假的谎言。在不久之后,你就会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精神世界的追求,开始追寻生命的意义,开始关注某些冷门的灵性成长,因为,生命已经看到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