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年吴信泉回乡探亲,得知父母已去世,失声痛哭:子欲养而亲不待

葫芦娃史书 2024-11-03 02:43:15

49年吴信泉回乡探亲,得知父母已去世,失声痛哭:子欲养而亲不待

1949年的深秋,硝烟渐散,战火初歇。在湖北汉口休整的第39军政委吴信泉,思绪万千。十九年前的那个清晨,他挥手告别父亲时许下的诺言依然在耳畔回响:"等革命胜利了,我一定回来看您!"如今,革命终于胜利了,可回家的路究竟有多远?看着窗外飘落的秋叶,吴信泉的心中涌动着难以平息的思乡之情。组织批准了他的请求,还特意拨了200元作为回乡费用。带着礼物,携妻女,坐着美式汽车,他终于踏上了回乡路。然而,命运总是充满着难以预料的转折。当他站在阔别十九年的家门前,敲响那扇熟悉的门扉时,等待他的会是怎样的消息?那些年来,父母是否还在村头盼望着游子归来?

一、寻亲之路

衡宝战役结束后,第39军政委吴信泉带领部队进驻湖北汉口。1949年冬天,部队在汉口休整期间,战事暂缓。一天晚上,吴信泉站在军部办公室的窗前,望着远处灯火点点的汉口街区,突然想起自己的老家平江县距离汉口并不算远。

这些年来,部队转战大江南北,每到一地,吴信泉总会打听家乡的消息。但在战争年代,通信极其不便,加上他的家乡平江县长期处于敌占区,与家里的联系完全中断。

第二天一早,吴信泉便向上级递交了回乡探亲的请求。组织考虑到他十九年未归家,又为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便批准了他的申请。组织上还特意拨给他200元钱作为回乡费用,并叮嘱他多带些警卫,注意路途安全。

接到批准的消息后,吴信泉立即着手准备回乡的物品。他带着组织给的200元钱,在汉口采买了一些当时最为紧俏的物资:粮食、食盐、棉被和衣物等。他深知这些年来,家乡百姓生活艰难,这些生活必需品一定能派上用场。

临行前一天,吴信泉精心挑选了十几名警卫战士。这些警卫不仅要负责安全防卫工作,还要帮忙搬运带回家的物资。组织上考虑到平江刚解放不久,沿途可能还有土匪出没,便给他配备了两辆美式汽车,以确保往返途中的安全。

第二天清晨,吴信泉带着夫人俞惠如和二女儿,在警卫人员的陪同下,踏上了回乡之路。从汉口出发,车队沿着公路向南行驶。一路上,吴信泉不时指着沿途的山水向夫人介绍家乡的风物。

车队经过岳阳时,吴信泉特意让车队停下来稍作休整。他带着家人在岳阳楼前驻足,远眺洞庭湖的浩瀚水面。站在岳阳楼上,望着东南方向,那里就是他日夜思念的故乡。

中午时分,车队到达平江县城。在县城稍作停留后,按照吴信泉的指引,车队继续向桂桥方向驶去。当熟悉的乡间小路出现在眼前时,吴信泉的情绪明显变得激动起来。

车队刚驶入楼下屋村口,沿途的乡亲们就认出了这支不寻常的队伍。很快,"吴家的信泉回来了"的消息在村里传开。然而,此时的吴信泉并不知道,等待他的将是怎样令人心碎的消息。

二、归乡之痛

车队停在了吴信泉老家的大门前。此时已是午后,冬日的阳光斜照在老屋斑驳的墙面上。门前的石阶上落满了枯黄的树叶,显得格外冷清。吴信泉快步上前,抬手敲响了这扇阔别十九年的老门。

片刻之后,门内传来了拖沓的脚步声。门开了,一个身影出现在门后。那是吴信泉的哥哥吴甘泉,他跛着腿,缓慢地移动到门前。两兄弟相对而立,一时无言。吴甘泉的面容苍老了许多,那条跛腿是在一次土匪的突袭中留下的伤。

"哥,父母亲呢?"吴信泉急切地问道,目光越过哥哥的肩膀,往屋内张望。然而,屋内空荡荡的,只有几件陈旧的家具。吴甘泉低着头,沉默了许久才开口:"都去世了。"

这句话如同一记重锤,让吴信泉站立不稳,向后踉跄了两步。警卫连忙上前搀扶。吴甘泉扶着门框,缓缓道出了这些年的家事。

那是在1930年的一个深夜,吴信泉参加红军后不久。当地的挨户团得知吴信泉的去向后,闯入家中,将父亲抓走。他们用尽各种酷刑,逼迫父亲交出吴信泉的下落。整整三天三夜,父亲被折磨得不成人形,却始终没有透露任何消息。

最终,挨户团将奄奄一息的父亲扔回家中。从那以后,父亲的精神就开始恍惚。他经常独自一人在村头徘徊,嘴里不停地呼喊着信泉的名字。有时候,他会站在村口的老树下,一站就是大半天。乡亲们都说,他是在等自己的儿子回来。

1931年的一个雨夜,父亲的病情突然加重。他在神志不清的状态下,将一个瓷碗咬碎吞下。锋利的瓷片割破了他的内脏,由于当时医疗条件有限,没能抢救过来。母亲在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打击下,整个人迅速衰老。没过多久,也因病去世。

吴甘泉说到这里,声音已经哽咽。他指着屋后的山坡说:"父母的坟就在那里。这些年,我一直在照料。"

听完哥哥的叙述,吴信泉没有说话,转身朝着山坡的方向跑去。夫人俞惠如想要跟上去,却被警卫拦住了。在场的人都明白,这是一个儿子需要独处的时刻。

山坡上,两座坟墓并排而立。墓碑上的字迹已经有些模糊,但仍能辨认出父母的名讳。吴信泉跪在坟前,俯下身去,一声声"父亲"、"母亲"的呼唤,回荡在寒冷的山间。十九年来的分离,最终化作了这永别的一跪。

三、抗战岁月的心路变迁

1930年至1949年的漫长岁月里,吴信泉在革命道路上奔波跋涉。每一次行军,每一场战斗,都伴随着对家乡的思念。在战友们的回忆中,吴信泉时常会在战斗间隙拿出一个破旧的布包,里面装着他离家时父亲给他的一块香皂。这块香皂早已经风干变形,却被他一直珍藏着。

1934年,在长征途中,部队经过湖南道县时,吴信泉遇到了一群逃难的老乡。其中有一位老太太,衣衫褴褛,手中只有一个破碗在讨饭。当时部队给养紧张,每个战士每天只有一把米的口粮。吴信泉将自己的口粮分出一半给了那位老太太,并亲自搀扶老人到安全的地方。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吴信泉随部队转战各地。在一次战斗中,他收到了一封家书。这是经过多方转递才送到他手中的。信中说家乡遭受日军侵袭,乡亲们流离失所。读完信后,吴信泉在战士们面前讲述了自己的家乡故事,激励大家要更加奋勇杀敌。

1938年冬天,部队在湘西地区作战。一天夜里,吴信泉在巡查哨位时,发现一个年轻的战士正在偷偷抹泪。原来这个战士也是湖南人,已经三年没有收到家里的信了。吴信泉坐在这个战士身边,给他讲述了自己十多年未见父母的经历,两人相对无言,但战友间的情谊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得到了升华。

1940年,部队在湘鄂边区活动。一次,他们在一个村庄休整,村里的老人们围坐在一起,谈起各自的儿女。有位老人的儿子参加了国民党军队,另一位老人的儿子加入了共产党。但在老人们眼中,他们都是为国效力的好儿郎。这次经历让吴信泉更加坚定了要尽快结束内战、统一中国的决心。

1945年抗战胜利后,内战爆发。吴信泉带领部队转战大江南北。在行军途中,每当看到路边的老人,他都会主动上前询问,了解当地百姓的疾苦。战士们经常看到,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政委室的灯还亮着,吴信泉在那里写着工作笔记,记录着见到的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家庭。

1948年,在淮海战役期间,吴信泉随身携带着一个布袋,里面装着几封家书的底稿。这些信从未寄出过,因为他不知道家里人是否还健在。每次战前,他都会写上几行字,仿佛在与远方的亲人对话。这个习惯,他一直保持到解放战争结束。

部队里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在强渡大河时,吴信泉的随身物品不慎掉入水中。等部队登岸后,他立即派人去寻找。战士们找到了他的布袋,里面的家书已经被水浸湿,但那块带着父亲体温的旧香皂却完好无损。从那以后,更多的战士开始珍惜起随身携带的家书和纪念品。

四、乡邻口中的往事重现

在吴信泉祭拜完父母后,村里的乡亲们陆续来到吴家。他们带来了这十九年来关于吴家的点点滴滴。老支书赵德明,今年已有七十多岁,他拄着拐杖,特意从村头走来,要给吴信泉讲述当年的事情。

1930年那个深秋的夜晚,挨户团来抓吴父时,赵德明正在附近的田里守夜。他看到十几个持枪的人闯入吴家,随后传出了打砸声。赵德明当时想去报信,却被挨户团的哨兵发现,差点丢了性命。第二天清晨,他在村口的水沟边发现了已经奄奄一息的吴父,立即叫来村里的人将其抬回家中。

村里的老郎中张寿山也来了。他回忆道,吴父被送回来时,浑身是伤。张寿山用尽了各种药方,但终究难以医治那些严重的内伤。更让人揪心的是,吴父从那以后就开始神志不清,经常在半夜里喊着信泉的名字,有时还会跑到村口守望。

当时在村里开杂货店的李守义老人,带来了一件珍藏多年的物件——一个已经褪色的布包。这是吴母生前经常带在身边的。李守义说,吴母每次来店里买东西,都会特意买一些信泉爱吃的糖果和点心存着。她总说:"信泉要是回来了,一定还惦记着这些。"后来,这个装满零食的布包就一直放在吴母的床头。

1934年,村里来了一支国民党的部队。他们在搜查共产党员家属时,有人告密说吴家与共产党有关系。部队准备抄家,是村里的王老实挺身而出,以自己的性命担保吴家是清白的。王老实的儿子王铁生,如今已是村里的青年团支书,他说父亲经常念叨这件事,说这是做人的本分。

1937年,日军侵入平江县境内。吴母当时已经病重,卧床不起。村里的妇女轮流照料她,但条件艰苦,药品短缺。赵德明的妻子还记得,吴母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是:"信泉,娘等你回来......"

1943年的一个雨夜,几个土匪摸进村里抢粮。吴甘泉带领村民奋起抵抗,虽然打退了土匪,但他的腿也在搏斗中受了重伤。从那以后,吴甘泉就只能靠一条拐杖行走。但他始终坚持每月都要去父母坟前扫墓,风雨无阻。

老支书赵德明从怀里掏出一个泛黄的信封,这是1941年托人带给吴信泉的家书。但当时战事吃紧,信件始终未能送达。信中详细记录了父母的生活起居,还有他们对儿子的思念。赵德明将这封信小心翼翼地保存了八年,终于在今天交到了吴信泉手中。

坐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下,乡亲们你一言我一语,将这十九年的往事串联成了一幅清晰的画卷。每一个细节都在诉说着,在这个偏僻的小山村里,有一对父母始终在期盼着游子归来。

五、重振吴氏宗族

离开家乡的第二天,吴信泉召集随行人员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他提出要对家乡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帮扶。首先是修缮吴氏宗祠,这座建于明朝的古建筑在战乱中受损严重,屋顶漏雨,墙壁开裂。

随即,一支由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小组来到宗祠,对建筑损毁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他们发现,宗祠的主体结构尚且完好,但需要更换部分朽木,修补屋顶瓦片。在修缮过程中,工人们在祠堂的暗格里发现了一批珍贵的族谱文献,记载着吴氏家族自明朝以来的迁徙史和重要事件。

吴信泉责成当地政府筹措资金,聘请专业的古建筑修缮队伍进行修复工作。在修缮期间,村里的年轻人主动参与搬运材料,清理杂物。老一辈的匠人也纷纷前来指导,确保修缮工作既保持古建筑的原貌,又能提高其抗震防雨的能力。

与此同时,吴信泉着手调查族人的生活状况。经过走访得知,由于连年战乱,不少族人生活困难。有的家庭因为壮丁参军牺牲,只剩下老人和孩子;有的家庭因病致贫,无力耕种土地。他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统计,建立困难户档案,制定帮扶计划。

在了解到村里年轻人缺乏教育机会后,吴信泉决定在宗祠旁边建立一所学校。他邀请县里的老教师来讲课,同时从部队抽调了几名文化水平较高的战士担任教员。学校不仅免费为族内子弟提供教育,还向周边村庄开放,很快就有近百名学生入学。

为了改善村民的生产条件,吴信泉调配了一批农具和良种,组织村民开展农业技术培训。他特别注意发动妇女参与生产,在村里成立了妇女互助组,开展纺织、养殖等副业生产。这些举措使得村里的经济面貌逐渐改观。

在重建家族秩序方面,吴信泉提出要恢复族规族训中的优良传统,但要去除其中的封建糟粕。他组织族人对族规进行修订,增加了尊老爱幼、互帮互助、勤劳节俭等新的内容。每月初一十五,族人都会在宗祠举行会议,商讨公共事务,解决纠纷。

为了传承家族文化,吴信泉请来专人整理族谱,记录近代以来族人参与革命的事迹。他还在宗祠辟出一间房屋,专门收藏族人的书籍文献和历史物件。每逢重要节日,族人就聚集在宗祠,听老人讲述家族的历史故事。

到1950年初,吴氏宗祠的修缮工作全部完成。焕然一新的宗祠重新成为了凝聚族人的精神家园。在春节的团拜会上,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族人挤满了宗祠的大院。他们在祠堂的匾额下合影留念,见证着这个古老家族的新生。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