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何北伐难成功?看看它的实施难度就知道了

牛辅饭前娱乐 2024-11-16 15:26:46

相对于“一手好牌打得稀烂”,“一手烂牌打出王炸”是古往今来人们最喜欢的桥段,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拥有这项能力的人,何愁东山难再起?

要说真正将烂牌打出王炸效果的古人,诸葛亮当属一二。

对于这样的论断,一些不了解历史的人们常会抱着迟疑态度,毕竟,这样一位“千古良相”最终不也没能救蜀国于水火吗?

殊不知,老天开局给诸葛亮的这副烂牌真的超乎想象,堪称“地狱级别”。

说到这,了解历史的人们自然会想到核心问题,那就是诸葛亮终其一生都在筹谋的北伐大业,几次三番的精心布局却都失意而归,实施难度到底高到何种地步?

或许还有朋友会说,这就是“小胜看运,大胜看命”,从诸葛亮数次北伐的全过程来看,他的确做到了完全筹谋、鞠躬尽瘁,奈何幸运之神真的没能眷顾他。

由此,本文笔者要聊的这个话题,姑且算是千百年后为孔明“鸣不平”,北伐难成功的背后有着太多超乎想象的原因,即便北伐未成功,诸葛亮的无双智谋也就无可置疑。

先后六次北伐

在三国乱世中,诸葛亮的北伐无疑是历史上最令人瞩目的事件之一。

这位被后人尊为“睿才星君”的蜀汉丞相,以他的智慧和毅力六次北伐曹魏,试图恢复汉室。

第一次北伐发生在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兵分两路一度取得成功,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纷纷投降。

然而,由于马谡在街亭的失误,导致战略部署失败,蜀军不得不撤退。

第二次北伐是在同年冬天,诸葛亮再次出兵,但这次面对的是曹真精心布置的祁山城防。

由于攻城器械不足,加上曹真早有准备,诸葛亮最终未能攻破城池,只能撤退。

第三次北伐在229年春,诸葛亮派遣陈式攻武都、阴平二郡,成功迫使魏将郭淮撤退,蜀汉获得了这两个郡。

第四次北伐发生在230年秋,这是曹魏对蜀汉的一次主动出击,但连绵的大雨使得魏军撤退,诸葛亮趁机追击,取得了胜利。

第五次北伐在231年二月,诸葛亮发明了木牛流马来运输粮草,面对司马懿的坚守战术,诸葛亮采取了割麦诱敌的策略,最终在卤城击败了司马懿,但因李严谎报军情,蜀军不得不撤退。

最后一次北伐,即第六次北伐,发生在234年二月,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他驻军五丈原,与司马懿对峙。

尽管诸葛亮多次挑衅,但司马懿坚守不出,最终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北伐以失败告终。

这六次北伐,每一次都是诸葛亮精心策划的,他利用蜀地的地理优势和曹魏的疏忽,多次给曹魏以重创。

北伐:羸弱蜀国的以弱胜强梦

在三国鼎立的年代,蜀汉作为三国中较为弱小的一方,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

曹魏据有北方,兵强马壮、实力雄厚;东吴则控制着江东和荆州,地理优势明显、经济繁荣。

而蜀汉虽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但人口稀少、资源有限,与魏、吴两国相比无疑是处于劣势。

在这样的局势下,蜀汉若想生存下去,就必须打破被封锁的局面,争取更多的生存空间,更何况,哪个王者没有一统天下的梦想。

因此,北伐成为了蜀汉的必然选择,这一战略虽然充满了风险,但却是蜀汉唯一的希望。诸葛亮清楚地知道,要想改变蜀国的命运,北伐是唯一的出路。

如果北伐成功,蜀汉不仅能够打破曹魏的包围,还能够进一步扩大自己的领土、增强国力,这对于蜀汉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而一旦蜀汉的国力得到增强,三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将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历史也可能因此而改写。

所以他们试图通过主动出击,打破曹魏的包围,争取生存空间。

这一战略,虽然充满了风险,但却是蜀汉唯一的希望。

诸葛亮如何用烂牌打出王炸

在三国鼎立的年代,蜀汉的处境可谓是“一手烂牌”,除了地势险要似乎别无优势,人口稀少、资源有限,加之刘备夷陵之战后的元气大伤,使得蜀汉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中处于明显的劣势。

然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和策略,试图将这一手烂牌打出王炸的效果。

曹魏的强大不仅体现在兵力上,其谋士阵容也是群星璀璨。

曹操手下有荀彧、郭嘉等一批杰出的谋士,而曹丕继位后,司马懿、陈群等人也相继崭露头角。

这些谋士为曹魏提供了坚实的智囊支持,使得曹魏在战略决策上几乎无懈可击。

东吴同样不容小觑,孙权手下有周瑜、陆逊等一批杰出的将领,他们在赤壁之战、夷陵之战中展现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军队训练有素,战斗力极强。

在这样的强敌环伺之下,诸葛亮的北伐无疑是一场艰难的挑战。

然而,他从未怂过,反而战绩斐然,多次在与曹魏和吴国的对抗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在第一次北伐中,诸葛亮面对曹真这位曹魏名将展现了极高的智慧和耐心。

曹真不仅是一位勇猛的将领,而且善于用兵,他的军事才能在当时是数一数二的。

诸葛亮在出兵前就对曹真的军事才能和祁山城的防御情况做了深入的分析,他意识到,直接攻城将会付出巨大的代价,因此他采取了长期围困的策略,试图通过消耗战来削弱敌人的力量。

诸葛亮的这一决策体现了他对战场形势的精准判断和对敌人实力的充分尊重。

他没有盲目进攻,而是选择了更为稳妥的战术。

在围困期间,诸葛亮还巧妙地利用心理战,通过散布假消息和夜间骚扰,进一步削弱了敌军的士气。

虽然最终未能攻下祁山城,但诸葛亮的这种耐心和策略,使得蜀军能够在不利条件下保持战斗力,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在与司马懿的对抗中,诸葛亮的智慧和勇气更是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司马懿作为曹魏后期的杰出将领,其军事才能和谋略都非常出色。

在第四次北伐中,诸葛亮与司马懿在五丈原对峙,双方均未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但诸葛亮在这场战役中展现了极高的军事素养和战略眼光,不仅在战术上多次调整以应对司马懿的坚守战术,还在心理上鼓舞士气,保持军队的战斗力。

诸葛亮在五丈原的战役中,采取了多种战术来应对司马懿的坚守。

他利用地形和天气条件,发动了多次小规模的攻击,试图引诱魏军出战,同时,他还通过加强自己的后勤保障,确保蜀军能够在长期的对峙中保持战斗力。

尽管司马懿坚守不出,但诸葛亮并没有放弃,他不断地调整战术,试图找到突破口。

诸葛亮的坚持和智慧在这一战役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他甚至在临终前还安排了退军事宜,确保了蜀军的安全撤退。

这一战役虽然以失败告终,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以及他对蜀军的关怀和保护,都深深地影响了后人。

试想,老天给诸葛亮的剧本换到三国其他名将头上,不见得有几人能够达到诸葛亮筹谋的效果。

或者说,没有几个人敢在必死局中找到出路与生机,偏偏诸葛亮做到了。

他敢于想象、敢于创造,自然成了其他两国骄兵悍将最不敢面对的劲敌,而这何尝不是烂牌变王炸的具象?

成败从来不能论英雄

诸葛亮身为蜀汉的丞相和军事统帅,他的一生都在为实现蜀汉的强盛和汉室的复兴而奋斗。然而,历史的评价往往充满了复杂性,一个人的成就并不能仅仅通过结果来衡量。

诸葛亮的北伐,虽然未能最终成功,但这并不能抹去他在战争中所展现出的非凡才能和勇气。

北伐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是巨大的,他不仅要对抗强大的曹魏军队,还要应对内部的种种挑战,这本身就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在评价历史人物时,我们应该更加关注他们的行动和决策背后的智慧和勇气,而不仅仅是最终的结果。

北伐难成功,看看实施难度就知道了。

他面对的不仅是曹魏的强大军力和稳固的防线,更有内部的种种挑战和资源的极度匮乏。

在这样的背景下,诸葛亮的北伐无疑是一场艰难的挑战。

然而,他从未退缩,每一次出征都是精心策划,每一次战斗都展现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尽管北伐最终未能成功,诸葛亮的努力也未能改变蜀汉的命运,但他的智慧和勇气以及他对汉室的忠诚,都已成为历史璀璨星河的一抹色彩,怨只怨,他的功败垂成差了点运气。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