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粗鄙夷馔到身份象征:西餐是如何在近代中国流行起来的?

修竹崽史册 2025-01-14 12:38:52

在现代都市的繁华街头,西餐厅星罗棋布,牛排、红酒、精致甜点散发着诱人的气息,仿佛自带一层高雅的滤镜让人心生向往。

可要是把时光的指针使劲儿往回拨,拨回到一百多年前,你会惊掉下巴,彼时的西餐,压根不是什么精致佳肴,而是被国人狠狠嫌弃,贬称为“粗鄙夷馔”,意思直白得很,就是“野蛮人吃的粗糙玩意”。

西餐的由来

西餐究竟是怎么悄咪咪踏上中国这片古老土地的呢?故事得从十六世纪那群怀揣着传教热忱的老外说起。

他们漂洋过海千里迢迢而来,行囊里不仅装着《圣经》,还藏着家乡的风味,德国传教士汤若望就在宫廷里捣鼓起了西洋饼。

蜂蜜的甜、鸡蛋的香、面粉的软糯一混合,烤出来的小饼竟意外地俘获了不少人的胃,连大名鼎鼎的《随园食单》都给它留了一席之地,算是西餐在中国初露锋芒。

到了康熙年间,宫里的传教士愈发活跃,还精心编纂了一本《御览西方要纪》,事无巨细地介绍西餐的用餐礼仪。

刀叉取代筷子,各据一方;每人面前一个盘子,界限分明,绝无混吃的乱象;还得在衣服上优雅地搭一块餐巾,以防食物溅落弄脏衣物。

康熙大帝把这书翻了又翻,至于有没有真的去尝尝西餐,那就像一个神秘的历史盲盒,至今无人知晓答案。

这些传教士传教传着就“跑偏”了,居然妄图让教徒不听朝廷的话,雍正皇帝哪能忍,一声令下把他们统统赶走。

乾隆继位后更是收紧政策彻底取缔传教士活动,这下可好,西餐没了“促销员”,瞬间失去热度。

只能龟缩在广州的小角落里,和为数不多的商人和官员偶尔打打交道,对于广大普通百姓而言,西餐就像一个遥远又陌生的传说。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鸦片战争的炮火轰开了中国紧闭的大门,一切都被迫改变了,清朝的官员们即便满心不情愿,也得硬着头皮和洋人坐在同一张餐桌前。

这些平日里威风八面的封疆大吏,面对西餐时瞬间成了手足无措的“小白”,张德彝就是个典型例子。

这位老兄前后八次出国,在国外晃悠了整整二十七年,见识不可谓不广,可一提到西餐他就忍不住疯狂吐槽。

在他眼里英国菜简直是“异类”,牛羊肉被粗暴地切成大块烤得黑乎乎的好似焦炭,要么就是生得散发着一股腥味。

鸡鸭放着好好的炖煮方式不用非要上火烤,烤得皮焦肉柴,鱼虾更是重灾区,调味怪异又辣又酸,光是闻一下胃里就开始翻江倒海。

洋务派大臣薛福成也没给西餐留面子,他得意地宣扬:“咱中国的宴席那可是山珍海味应有尽有品类丰富得很,再瞧瞧外国人做菜就知道煎,连海带这么好的食材都不知道咋用,这饮食水平和咱们比起来,差了可不是一星半点。”

当时国人对西餐食材误解也颇深,看到啤酒里的泡沫就觉得是浑浊的脏东西,生怕弄脏衣服;瞅见奶酪竟以为是长虫的腐烂物;尝一口咖喱,嘴巴好似着了火直呼受不了。

要说这其中最尴尬的还得是两广总督耆英,他和美国人商谈《望厦条约》时,美国人摆了一桌西餐“盛宴”:烤羊腿、奶酪、奶油烤鱼,还贴心地放了筷子。

可耆英一行人看着满桌“奇奇怪怪”的食物,完全不知道该怎么下手,场面别提多窘迫了。更逗的是,耆英这边虽然自己不吃,却一个劲儿往美国人碗里夹菜,把对面的美国人也弄得一头雾水。

等到耆英回请美国人时那更是愁坏了,精心准备的山珍海味,美国人当面夸好吃,转身就吐槽是“恶心玩意”,这场跨文化的“美食battle”,妥妥的两败俱伤。

西餐的普及

谁也没想到上海租界的崛起成了西餐逆袭的关键转折点,洋人们带着他们的生活方式一股脑儿涌进上海,音乐会、话剧、运动场,还有鳞次栉比的西餐馆,让这座城市迅速变得“洋气”起来。

上海道台思想新潮率先尝起了西餐,底下的官员们见领导都开吃了也纷纷跟风效仿,1853年,上海第一家西餐馆——老德记开业啦。

起初还只有洋人光顾,可没过多久,留洋归来的官员们也开始频繁出入,“西餐”这个词也正是在这时候逐渐流行开来,取代了之前略显土气的“番菜”叫法。

时间来到1894年,盛宣怀精心筹备的一场高级西式晚宴,惊艳了整个上海上流社会,现场不仅有悠扬的洋乐队伴奏,还摆满了娇艳的鲜花,精美的菜单更是彰显格调。

一时间,在上流圈子里办一场西式宴会成了时髦又有面子的事,这股风气就像一阵旋风呼呼地刮进了宫廷。

慈禧太后为了和洋人搞好关系,破天荒地在宫里搞起了西式宴会,还安排人演奏西洋音乐,好一番热闹景象。

而末代皇帝溥仪,那可是实打实的西餐爱好者,直接在宫里开了个西餐厨房,几乎顿顿都离不开西餐,中餐反倒成了偶尔换换口味的调剂品。

就这样,吃西餐不知不觉成了身份的象征,富家子弟和权贵们都觉得能优雅地坐在西餐厅里,用刀叉切割牛排,喝上一口红酒,那格调瞬间就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1911年的《申报》还专门发文,说穿洋服、说洋文、吃西餐,已然成了一种备受追捧的社会风尚。

只不过彼时的西餐馆价格高得离谱,随便一顿饭动辄就要十几块大洋,而普通人一个月工资也就几块钱,根本消费不起。

而且那菜单全是洋文书写,不懂外语的人进去完全就是两眼一抹黑瞎点菜,好在咱们国人脑子灵活,瞅准商机开起了中式西餐厅。

这里价格亲民不说,还把西餐口味改良得更符合中国胃,一下子就吸引了不少食客。

1917年之后,大批白俄为了躲避战乱来到上海,为了谋生他们纷纷开起俄式西餐馆,在这些小馆子里,二角钱就能吃上一份面包配黄油加罗宋汤的套餐。

和那些高档西餐馆相比,简直便宜到不可思议,借着这股平价风,西餐终于放下身段大步流星地走向了平民百姓的餐桌。

回顾这一百多年的漫长历程,西餐在中国的命运就像坐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从最初被视作“野蛮人的食物”受尽冷落与嫌弃,到摇身一变成为上流社会的身份标签高高在上,再到后来放下架子成为街头巷尾人人都能尝尝的平民美食。

它的每一步变迁都深深烙印着时代的痕迹,这哪里仅仅是西餐在中国的进化史啊,分明就是一部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生动史书。

结语

如今,当我们随意走进一家西餐厅,从容地点上一份牛排轻抿一口红酒时,大概很难想象,祖先们当年面对这些食物时,曾是怎样的满脸嫌弃。

而这恰恰是文明交流碰撞最奇妙、最迷人的地方:昨天的“粗鄙之物”,说不定明天就成了“精致生活”的闪亮代名词。

就像1897年上海街头,那些排队等着去西餐厅“开洋荤”的人们,倘若让彼时嫌弃西餐的老古董们瞧见,真不知会作何感想。

参考资料

广州日报-读懂广州·解密|西餐两百年前落户老广州

150年前,西餐来了-中华读书报-光明网

澎湃新闻-东西味融:近代以来西餐在中国的演变、制作艺术与礼仪生活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