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朋友吃饭,聊到一个话题,说现在好多中年人都开始琢磨着从体制内跳出来了。
以前大家打破头都想进去,现在怎么反过来了?
仔细想想,这事儿还真挺有意思。
以前,体制内那可是香饽饽,旱涝保收,稳定压倒一切。
尤其经历过90年代下岗潮那一波的人,更是把“铁饭碗”看得比什么都重。
那时候,谁家孩子要是能考上公务员,那街坊邻居都得羡慕半天。
可现在,风向变了。
我一个在机关单位工作的朋友,前段时间也辞职了,说是在里面待着太憋屈,一眼能望到头,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感觉自己像个机器。
他跟我吐槽说,现在年轻人也不傻,看到前辈们在体制内熬得身心俱疲,也开始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了。
网上也经常看到类似的帖子,有人说在体制内待了十几年,感觉自己废了,除了写材料啥也不会;也有人说,体制内人际关系太复杂,每天勾心斗角,身心俱疲。
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2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近六成留学生选择回国就业,但只有11.8%的海归愿意进入体制内工作,这个比例相比前几年下降了不少。
这说明,年轻人对体制内的热情正在逐渐消退。
这种现象,其实跟互联网大厂的中年危机有点像。
前几年,互联网行业蓬勃发展,程序员、产品经理这些岗位的薪资待遇都非常高。
但最近几年,互联网行业也开始降温,裁员的消息不断传出。
很多在大厂工作多年的中年人,突然发现自己被时代抛弃了,技能跟不上,精力也大不如前,竞争力下降,最终只能黯然离场。
这种中年危机,其实不分国界。
我之前看过一个研究,说幸福感和年龄之间呈现U型曲线,48岁左右是幸福感的最低点。
这个年龄段的人,上有老下有小,压力巨大,很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体制内虽然稳定,但晋升空间有限,工资涨幅也不大,很多中年人感觉自己被困住了,看不到希望,自然就想逃离。
日本的情况也挺有意思。
跟中国年轻人挤破头想进体制内不同,日本年轻人现在流行“逃离体制”。
2021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每7名男性公务员就有1人想离职,女性公务员也有类似的趋势。
这说明,体制内工作并非完美无缺,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困境。
当然,体制内也不是铁板一块。
有些岗位,比如高校教师、科研人员,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有吸引力的。
这些人可以专注于自己的研究领域,不用过多地参与人际关系的斗争,工作也比较有成就感。
但对于大多数体制内工作者来说,每天面对的是繁琐的流程、无休止的会议、复杂的考核指标,这些都让人感到疲惫不堪。
尤其是在一些官僚主义盛行的地方,人际关系更是错综复杂,稍有不慎就可能得罪人,让人身心俱疲。
所以,现在很多中年人开始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他们不再追求所谓的“稳定”,而是更注重内心的感受,更渴望实现自我价值。
有些人选择创业,有些人选择转行,有些人则选择回归家庭,过一种更简单、更自由的生活。
我有个朋友,在体制内工作了20多年,最后选择辞职开了一家小店。
他说,虽然收入比以前少了,但每天都过得很充实,也很开心,感觉自己终于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其实,人生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
体制内也好,体制外也罢,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与其在体制内苦苦挣扎,不如勇敢地跳出来,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
毕竟,人生只有一次,何不活得精彩一些?
中年人逃离体制,这背后反映的是社会观念的转变,也是人们对生活方式的重新思考。
未来,这种趋势可能会越来越明显。
与其说是“逃离”,不如说是“选择”,选择一种更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这就像换了个赛道,有人喜欢平坦宽阔的大路,有人则偏爱充满挑战的山间小路。
路是自己选的,走得舒不舒服,只有自己知道。
没见辞职的呢[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