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生前最后一场战争有多可怕?遇刺重伤,苏俄丧失四分之三领土

恒鼎观察过去 2024-11-30 08:48:37

“一个新生的政权,竟然在四面围攻中坚挺了下来。可别小瞧这份不屈,也别忘了它背后的代价——鲜血、饥饿和牺牲。”

1918年,列宁遭遇刺杀,子弹击中他的肩膀和肺部。那一年,苏俄的国土已经丧失了四分之三,敌人不仅在边境,还潜伏在政权内部。列宁靠着怎样的意志和策略,撑起了这片摇摇欲坠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这么多列强围剿苏俄,却最终铩羽而归?答案藏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

列宁中枪,国土丧失四分之三

1918年的苏俄,像是风口浪尖上的一叶扁舟。十月革命刚刚胜利,布尔什维克建立的苏维埃政权还站不稳脚跟,国内外的敌人却已经蜂拥而至。北有英美法日的干涉军,东有捷克斯洛伐克军团的叛乱,南有白军将领邓尼金的步步紧逼,西边德国更是撕毁条约占领大片土地。要命的是,国内还冒出一大堆反革命势力,饿殍遍地,粮食严重短缺,局面堪称惨烈。

就在这种情况下,列宁还在拼命团结工人、组织红军。他计划在8月底到莫斯科米海尔松工厂发表演讲,号召工人们团结起来对抗敌人。命运没有放过他。8月30日,演讲结束时,他被一名女性刺客连开三枪,其中两颗子弹击中他——一颗穿透肩膀,另一颗卡在肺部。列宁倒在血泊中,全场一片混乱。

面对列宁遇刺的消息,苏俄上下震惊不已。有人开始恐慌:如果列宁倒下,这个新生的政权还能撑多久?

布列斯特和约:一把双刃剑

苏俄的困局,首先要从1918年3月说起。当时,列宁与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以巨大的代价换取暂时的喘息。这份条约让苏俄丢掉三分之一的人口、大片土地和资源,但列宁认为,只有先稳住政权,才能有未来。

这份“割肉”条约成了协约国的眼中钉。俄国退出一战后,德国腾出手去对付西线,协约国自然怒不可遏。更让这些列强恼火的是,布尔什维克还宣布了“没收外国财产、拒还沙俄时代的债务”。对资本家这简直就是釜底抽薪。

于是,英法美日迅速派出干涉军,捷克斯洛伐克军团也在协约国支持下叛乱。国内反革命势力趁机起事,白军和外国干涉军一拍即合,把苏俄围得水泄不通。

“扼杀在摇篮中”

英国内阁大佬丘吉尔曾直言不讳:“一定要把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中。”他和其他列强深知,一个成功的苏维埃政权将成为全球资本主义的巨大威胁。围剿苏俄,不仅是为了经济利益,更是为了遏制革命蔓延。

列宁遇刺,局势雪上加霜

刺杀背后:反革命的最后一搏

列宁遇刺绝非偶然。在1918年的夏天,反革命分子频频活动,白军、国内恐怖分子与外国干涉军密切配合,试图通过刺杀布尔什维克领导人来瓦解政权。彼得格勒的布尔什维克干部沃洛达尔斯基和乌里茨基先后被杀,列宁也成了刺杀名单上的头号目标。

8月30日的枪声,震动了整个苏俄。一方面,它让布尔什维克意识到敌人渗透之深,另一方面,也激发了人们对列宁的同情与支持。列宁虽然重伤,但依然坚守岗位,他的坚持成了红军士气的最大鼓舞。

反击开始:红色恐怖政策

刺杀事件后,布尔什维克迅速展开对反革命分子的清洗行动。所谓的“红色恐怖”政策应运而生,所有被怀疑与白军或干涉军勾结的人都被逮捕甚至处决。这一政策虽然残酷,却极大震慑了反革命势力,为苏俄赢得了喘息之机。

战时共产主义,走出绝境的关键

粮食危机与征粮队

列宁遇刺时,苏俄正处于饥荒的深渊。彼得格勒工人每天只能分到八分之一磅的面包,许多人饿死街头。富农和投机商囤积粮食,趁火打劫,而前线士兵也因缺粮陷入困境。

列宁下令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派出征粮队从富农手中收粮,同时号召贫农参与分配。这种政策虽然激起了不少抵触,但却确保了红军和工厂工人的基本供给。

工业国有化与全民动员

除了农业,工业也全面国有化。所有生产资源被集中到战争需要上,工厂生产由国家统一指挥。与此大规模的军事训练和全民动员让苏俄逐渐稳住了局势。

红军的逆袭与国际干涉失败

东线捷克军团的溃败

1918年9月,苏俄在东方战线打响反攻的第一枪。红军击溃了捷克斯洛伐克军团,收复喀山和萨马拉。此战的胜利不仅粉碎了敌人的进攻,还鼓舞了全国士气。

南线白军的失败

在南线,红军成功守住了战略要地察里津(后来的斯大林格勒),挫败了邓尼金的疯狂进攻。到1920年,红军已经收复乌克兰和北高加索,彻底粉碎了白军的抵抗。

列宁的刺杀,成了苏俄历史的一个拐点。枪声之后,布尔什维克意识到敌人不会轻易放过他们,于是在内外夹击中迅速调整策略,用“战时共产主义”稳住了后方,用全民动员和红军反攻扭转了局势。最终,外国干涉军和白军的围剿以失败告终,苏俄挺了过来。

有人说,列宁的坚持是一种奇迹。他在重伤中依然领导红军和布尔什维克党,在内忧外患下撑起了苏维埃政权的根基。也有人说,这一切是用无数普通人的鲜血和牺牲换来的。无论如何,1918年的那一枪,不仅改变了列宁的一生,也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走向。

0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