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阅读都是一种误读,即便有的专家学者声称研究透了一本书,也仅仅是在吹牛,却并没有真的研究透彻。就像《红楼梦》这本书一样,红学会成立了多年,没有任何一个红学专家能够研究透整本书,只能从一些角度来写文章,来发言,却并不能从每一个角度来看。那么,该如何破解读书的偏见?
客观地说,人们无法完全破解读书的偏见,只能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让自己变得不是那么狭隘,也不是那么自以为是。一个人读书,很容易陷入偏执的境地,因为一个人的认知经验是有限的,只会在读书中看到自己喜欢看到的内容,而对于不喜欢看的内容却视而不见。读完一本书之后,有人认为大受启发,大有收获,作者写得非常好,这本书应该获得国际奖项。而别人读完这本书之后,却认为无关紧要,没什么新鲜的感触,作者很平庸,作品也没什么出色之处。两种不同的认识,受到个人认知经验的影响。认为一本书对自己大有启发的人,很可能在读书中获得了感同身受的印象,认为作者写的和自己的经历有某些类似之处,就会分外感动,也有可能认为作者写的是真理,或者和他自己认为的真理有某种契合之处。而同样读这本书的人认为书很平庸,没有多少思想内涵,很可能书中的思想和他自己的思想没有重合之处,也很可能他只是泛泛一读,没有深入阅读。当然也有可能受到他人介绍以及媒体介绍的影响,认为这本书比较好或者平庸,带着某种先入为主的观点来看,就好像戴了有色眼镜来看,当然会读出自己认为的那种样子,而不是客观地来看待。
每一个人的阅读都是误读,每一个人的解释都是误解,即便有专家学者研究得比较透彻,说是正确理解了书中的内容,完全分析了书中的人物形象,也只是相对来说的,却不能绝对分析透彻。要想避免这种误解产的偏见,就要成立读书会,吸引很多人参加,让很多人都来谈一谈读一本书的感触,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互相交流,在交流中让思想交媾,让每一个人获得提升。历史上出现过诸子争鸣的现象,就是他们有自己的门派,可以互相交流思想,才让思想大放异彩。而到了专制时期,读书人大多被制度同化,要通过科举考试成为权贵,也就成了体制内的人,而体制外的书生大多被人视为没用的人。即便一般的书生提出了某种思想,也仅仅在一定的范围内流行,却并不能影响整个时代。即便官员提出某种改革思想,也往往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而服务,却不会真的改变民生。古代书生读书非常刻苦。头悬梁,锥刺股,彻夜读书,只是为了把自己的才艺奉献给权贵,立功之后接受封赏。到了唐代以后,有了科举制度,学生们读书更加刻苦,甚至一考再考,有的考了一辈子,只是为了追求功名利禄,却没有太高远的目标,即便有也早已经在考试的消磨中丧失殆尽。
古代书生读“四书五经”,大多属于精读,一字一句地读,有的甚至能够倒背如流,但读来读去却没有读出自己的思想,也没有读出人格的独立,当然也就白读了,甚至被书中的内容约束了思想,限制了自由,成了死读书的典范。读书要读出自己的见解,还要避免偏见,和别人交流,在交流中提高。伟人年轻的时候经常参加读书会的活动,会和很多当时的有为青年一起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提升。但现在读书会并不多,只是一些私人性质的读书会流行。而学校最应该成立读书会,却往往没有什么读书会,只是要求学生埋头读书,认真考试,考了高分才算人才,考不了高分,读多少书都没用。如此功利化的评价,让很多学生只会埋头做题,死记硬背,学习答题技巧,却不会在读书中提高,也不会树立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思想。读书会是可以纠正读书偏见的,往往让人树立独立的人格,也鼓励人去追求自由的思想,让人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不会被权力和资本绑架。
当读书会普遍组织起来之后,不但学校有读书会,而且社会层面也有很多读书会。人人都来阅读,那么全民的整体素质就会普遍提高,人们也会树立独立的人格和思想。但为什么这么好的事偏偏没有人做呢?因为人们大多进城了。城市化进程完成了,吸引他们进城买楼房,买汽车,以至于他们大多做了房奴和车奴,成了资本需要的廉价劳动力,工作和生活节奏大大加快,哪有时间来读书呢?人一天的时间是有限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干了这个就干不了那个。大多数时间都用来工作,哪有时间去读书呢?不读书哪来的提高呢?哪来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思想?况且资本不允许人们拥有独立人格和自由思想,要把人们变成机器人,要人们最好不吃不睡,没有自己的思想,只知道拼命干活。权力系统为了稳固统治,也不需要人们有太多的活思想,不需要人们拥有独立的人格和精神。人们只需要跟着别人走就可以了,就像羊群的羊跟着头羊走,头羊带到哪,羊群就走到哪。但头羊走到了沟里,羊群也会走到沟里,却不是很多人能够预料到的。
人不是羊,应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思想,通过读书获得一定的思想境界,也能够提升自己的能力。但读书容易产生偏见,需要和别人交流,需要隔一段时间再来读,反复读,从不同的角度读,和不同的人来交流,就会获得更加全面的认识,而不至于钻牛角尖,也不至于坐井观天。网络比较方便,人们可以在网络上成立读书会,可以和全国各地读同一本书的人交流,有些言论虽然不太自由,但能够交流总是好的,总比自己闷头读要好得多。倘若现实中有读书会,言论自由,那么还是参加现实中的读书会吧,和他人广泛交流,就能去除偏见,获得思想境界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