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了50岁,青楼睡了30年,齐名李杜:守不住肉体,但也要守住灵魂

奋发小史书 2024-11-14 10:06:36

活了50岁,青楼睡了30年,齐名李杜:守不住肉体,但也要守住灵魂

世人常道:"李白诗仙杜甫诗圣,杜牧何德何能与之齐名?"殊不知,这位被后人称作"小李杜"的风流才子,其实是个极为矛盾的人物。他能写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样清雅隽永的诗句,却又整日流连于烟花之地;能作《阿房宫赋》这等千古名篇,却又十年沉醉扬州梦。一个人,怎能在放浪形骸与才情卓绝之间游走自如?一个诗人,为何要在纸醉金迷与家国情怀之间苦苦挣扎?这个被两大党派争相拉拢,却又双双抛弃的才子,他的人生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大起大落?

一、名门望族:杜相之孙

唐宪宗元和元年,杜佑府邸内喜气洋洋。这位位居宰相的老人正在翻看孙儿杜牧刚刚写就的诗作,连连点头。府中下人们私下议论:"这杜家的三公子,可真是得了老太爷的真传啊!"

要说这杜家在长安城可不是等闲之家。杜佑年轻时便以才学惊人闻名,历经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官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位居宰辅之职。更难得的是,这位老人家一生著书立说,尤其是他耗时三十余载编撰的《通典》,被誉为"群书之祖"。

杜牧的父亲杜从郊,虽未能继承祖父的显赫门第,但在地方任职时却也政声颇佳。当地百姓至今还传颂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年春日,杜从郊巡视农田,看到一位老农正在田间劳作。走近一看,老农竟是昔日的同僚。杜从郊连忙上前询问,得知此人因为不愿同流合污,被人诬陷革职。杜从郊当即写信向朝廷上书申冤,最终为这位老同僚洗清冤屈。

世人都说杜牧与诗圣杜甫同宗,这话倒也不假。追溯杜氏家族的族谱,杜牧确实与杜甫出自同一祖先。有趣的是,杜家祖训中有一条规矩:但凡杜家子弟,必须在十岁前背诵完《诗经》《论语》。这般严苛的要求,为杜牧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八岁那年,杜牧就展现出过人的才华。一日,祖父杜佑在后院赏梅,见一树梅花绽放,随口吟道:"寒梅独开早"。小小年纪的杜牧竟对出:"霜花先放春"。杜佑大喜,连声赞叹。这件事很快在长安城传开,不少官宦人家都称赞杜家有了接班人。

十二岁那年,杜佑已经告老还乡。临行前,他将自己珍藏的兵书《六韬》《三略》赠予杜牧,语重心长地说:"我杜家世代忠良,望你能继承家业,报效朝廷。"这番话深深印在杜牧心中。

在祖父的教导下,杜牧不仅精研诗文,还特别关注军事。他常常在月下独自研读兵法,每每看到精妙之处,便提笔记录心得。这些习惯为他日后写下《阿房宫赋》《战淮西江表》等传世之作奠定了基础。

十五岁那年,杜牧写下"闻道君王爱梅花,为梅花醉几千家"的诗句,在长安文坛引起不小轰动。有人说这首诗影射朝政,但更多人却称赞这少年诗作的老辣。而此时的杜牧,已经开始关注天下大事,时常与府中老臣讨论时政。

二、青年才俊:惊艳科场

大和三年的长安城,一篇《阿房宫赋》在文人圈子里引起轩然大波。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年仅二十三岁的杜牧,一时间传抄之声不绝于耳。当时正值进士考试前夕,众多考生纷纷争相研读此文,以期在考场上能有所启发。

这篇赋作之所以受到关注,不仅因其行文优美,更因其借古讽今的深意。文中"剥百姓之膏脂,以追叠者之欢"一句,道出了统治者穷奢极欲的本质;"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的感叹,更是引发了无数读者的共鸣。

正是这篇文章,让杜牧与当时的文坛领袖王建结下了一段特殊的缘分。王建素以诗作闻名,对杜牧的才华颇为赏识。一日,王建在长安城的永安里设宴,特意邀请杜牧出席。席间,两人就"诗歌应当如何反映现实"展开激烈讨论。王建主张诗歌应当平实自然,而杜牧则认为诗歌要有匡时济世之志。这场论辩持续到月上柳梢,最终以王建赠诗"少年不识愁滋味,才气偏高意气狂"而告终。

进士考试前夕,一场意外的际遇改变了杜牧的命运。当时主考官崔郾在礼部设宴,恰逢其好友、太学博士吴武陵前来赴会。酒过三巡,吴武陵突然提起自己最近遇到的一位奇才,并取出《阿房宫赋》朗诵。崔郾听后连连击节称赞,当场表示此人必是科考的热门人选。

然而,就在此时,席间有人提出了异议。原来是当时的另一位考官裴度,他指出杜牧虽有才华,但近来常与王建等人争辩,言辞偏激,恐怕不够稳重。一时间,宴席上议论纷纷。

吴武陵见状,立即向崔郾讲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前些时日,杜牧曾向朝廷献上一份关于军事布防的奏章。这份奏章中详细分析了边境形势,并提出了具体的防御策略,竟然与名将李德裕的想法不谋而合。此事让在座诸位为之一振。

就这样,在吴武陵的极力推荐下,崔郾终于应允给予杜牧第五名的位次。这个决定随即遭到一些人的非议,他们指出杜牧虽有才学,但名声不够清白,常出入烟花之地。对此,崔郾只是淡然一笑:"才子佳人,古来如此。只要不误国事,何妨?"

考试当日,杜牧的试卷确实出彩。他的策论《守边自保》不仅引经据典,更提出了"以战止战"的独特见解。阅卷官们看后,无不称赞其思路开阔,见解独到。这份答卷,与《阿房宫赋》一起,成为了当年科考中最受关注的文章。

此后不久,杜牧正式步入仕途。他的第一个任职是汝州刺史,这个位置虽不显赫,却让他有机会实践自己的政治理想。在任期间,他力主减轻农民负担,并亲自巡视田亩,体察民情。这种作风,让他收获了不少百姓的好评。

三、寄情烟花:十年扬州梦

开成三年的扬州城,一场盛大的诗会正在瘦西湖畔举行。当时任扬州长史的杜牧高坐主位,四周环绕着扬州城内最负盛名的歌伎。这些歌伎中,尤以一位名叫李娃的女子最受关注。李娃不仅姿色绝伦,更精通诗词歌赋,常与文人雅士对诗饮酒。

当夜,杜牧即兴作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时间,满座皆惊。这首诗不仅道出了歌姬的婉转歌喉,更暗含了对时局的忧虑。然而此时的杜牧,已经沉醉在扬州的繁华生活中无法自拔。

扬州在唐代是天下首富之地,盐商云集,商贾如云。每到夜晚,秦淮河畔灯火通明,歌声不绝。杜牧在此一待就是十年,几乎每日都在各处花园歌楼中流连。据当时的记载,单是二十四桥边的名妓,他就结识了十余人。

其中最负盛名的是一段与名妓韦娘的情缘。韦娘不仅容貌出众,更善弹琵琶,每每抚琴,观者如堵。一日,杜牧在二十四桥畔遇见韦娘,两人相谈甚欢。从此,杜牧便常常光顾韦娘住处。一来二去,竟在扬州城内传为佳话。

然而,这段风流韵事并非没有代价。当时的御史中丞李德裕曾上书朝廷,直指杜牧"纵情声色,玷污官箴"。这份奏折虽然未能动摇杜牧的官职,但却给他的仕途蒙上了一层阴影。

有一次,扬州城来了一位老翰林,见杜牧如此沉迷烟花,便劝说道:"昔日李白纵情山水,尚且留下千古绝唱。今公沉湎烟花,岂非误了前程?"杜牧听后,只是举杯相邀:"一醉解千愁,何必说前程?"

就在这看似纸醉金迷的日子里,杜牧却写下了大量传世佳作。《赤壁》《泊秦淮》《遣怀》等诗篇,无不展现出他对人生、对时局的深刻思考。特别是那首《遣怀》:"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理想的追求。

有趣的是,正是在这段放浪形骸的岁月里,杜牧写下了最多关于边塞战事的议论。他经常在酒酣耳热之际,与商旅探讨边疆形势,了解各地军情。这些见闻,后来都化作了他的军事策论,成为朝廷决策的重要参考。

开成五年,一纸调令将杜牧从扬州召回。临行前夜,扬州城内的名妓们为他举办了一场盛大的送别宴。席间,有人问他:"十年扬州梦,可有遗憾?"杜牧提笔写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首诗后来传遍大江南北,成为了人们谈论扬州盛景时必引的佳句。

离开扬州时,杜牧已经人到中年。这十年的烟花生活,不仅让他积累了大量创作素材,更让他对人情世态有了更深的认识。尽管这段经历在当时备受非议,但正是这种"放浪形骸"的生活,让他的诗文有了不同于其他文人的独特韵味。

四、边塞征战:血染沙场

会昌元年,吐蕃军队大举入侵。朝廷派遣李德裕为元帅,杜牧则被任命为军事参谋。这是杜牧第一次真正踏上战场,亲眼目睹了边塞的残酷现实。

在军中,杜牧负责制定作战方略。他提出了"收复河陇,先取青唐"的战略构想。这个方案颇受李德裕重视,很快付诸实施。战事初期,唐军采取声东击西之计,佯攻青海,实则突袭吐蕃驻地。这一战术收到奇效,吐蕃军队损失惨重。

然而,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一日,斥候来报,吐蕃派出精锐骑兵,准备夜袭大营。杜牧立即建议在预计敌军必经之路设下伏兵。当晚,吐蕃骑兵果然中计,被唐军伏兵一举歼灭。这次胜利,让杜牧在军中声名鹊起。

会昌二年春,边境局势再度紧张。吐蕃联合回纥,意图夹击唐军。面对这一危局,杜牧提出了"以夷制夷"的策略,建议笼络回纥,离间其与吐蕃的关系。李德裕采纳这一建议,派使者携重金结好回纥可汗。此举使得吐蕃失去了重要盟友,不得不暂缓进攻计划。

就在战事告一段落之际,杜牧却发现边境驻军存在严重问题。士兵粮饷经常被中饱私囊,军需物资质量低劣。他立即上书朝廷,详细陈述了这些弊端。在奏折中,他写道:"士卒寒暑不均,甲胄不全,此乃边防之大患。"这份奏折引起了朝廷的高度重视。

当时任兵部侍郎的王严看到这份奏折后,立即派人调查。调查结果证实了杜牧的陈述。随后,朝廷下令整顿军需供应,严惩贪污之人。这一系列措施大大改善了边军的生活条件。

会昌三年秋,吐蕃再次集结大军。这次他们改变了以往的战术,采取分兵牵制的方式,意图分散唐军力量。杜牧在分析敌情后,向李德裕提出了"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建议。他认为应该先击溃敌军主力,再收拾其分散部队。

这个战术在实战中取得了显著效果。唐军主力在青海湖畔与吐蕃大军展开决战,经过三天激战,终于击溃敌军。战后统计,吐蕃军队损失过半,其统帅也在战斗中阵亡。这场胜利彻底打消了吐蕃的进攻野心。

然而,战争的残酷也给杜牧留下了深刻印象。一次巡视战场时,他看到遍地横尸,血染黄沙。当晚,他写下了著名的《治边》诗:"铁马金戈莫匆匆,两朝从事旧宫中。安边定远今无计,犹望河源第一功。"这首诗不仅反映了战争的惨烈,更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

会昌四年初,朝廷下令撤军。临行前,杜牧整理了这几年的军事经验,写成《边防论》一文。这篇文章详细分析了边疆形势,提出了加强边防的具体措施,被后人誉为唐代军事著作的典范。离开边塞时,杜牧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只知吟风弄月的才子,而是一个经历过战火洗礼的将领。

五、晚年归隐:诗文留香

大中二年,杜牧告老还乡,定居湖州。这座临近太湖的城市,成为了他人生最后十年的栖息之地。与当年在扬州的纸醉金迷不同,这时的杜牧过着颇为清净的生活。

在湖州城南,杜牧置办了一处宅院,名为"小红楼"。院内种满梅花,每到冬日,清香四溢。他常在此接待各地前来拜访的文人,谈论诗文,品评时事。当时的湖州刺史李宗闵便经常造访,两人常常畅谈至月上柳梢。

这一时期,杜牧开始整理自己多年来的著作。他将自己的诗文分类编排,集结成《樊川集》。除了诗文创作,他还着手编撰《唐末诸史》,意图为这个动荡的时代留下记录。可惜这部著作后来散佚,只在其他典籍中保留了一些片段。

大中四年春,一位叫张乔的年轻诗人从长安来访。张乔带来了朝廷的诏书,邀请杜牧重返朝堂。杜牧婉拒了这个邀请,只是留张乔在小红楼住了三日,为他讲解作诗之法。临别时,杜牧送给张乔一幅字,上书:"莫学老夫争利禄,细看霜雪满头来。"

在湖州期间,杜牧特别关注民间疾苦。当地有一位老农,因为官府苛捐杂税而无法维持生计。杜牧得知后,立即写信给在朝为官的故交,请他们设法减轻农民负担。这件事在当地传为美谈。

大中六年,江南大旱。杜牧将自己积蓄的粮食分给乡邻,并写信向各地富商募捐。他还亲自带人挖掘水渠,疏通水利。这些举动让他在湖州赢得了极高声望。当地人甚至给他修建了一座祠堂,以表敬意。

晚年的杜牧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他写下了大量咏史怀古之作,如《题乌江亭》《阿房宫赋》等。这些作品往往借古讽今,含蓄地表达对时局的看法。特别是《阿房宫赋》,以秦始皇奢靡亡国为题,实则针砭当朝奢华之风。

大中七年冬,杜牧开始编撰《春秋左传详解》。这是一部规模宏大的著作,他希望通过解读这部典籍,为后人留下治国安邦的借鉴。可惜这部著作尚未完成,他就染上重病。

临终前几日,杜牧将平生所作诗文交给弟子整理。他告诉弟子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这便是他对自己一生创作的总结。他还特别叮嘱要将《边防论》呈送朝廷,希望这些经验能够对国家有所裨益。

大中九年春,杜牧在湖州病逝,终年六十。当地百姓自发为他送葬,队伍绵延数里。他的墓地选在太湖之滨的一处高地,墓前种满梅花。每到冬天,梅花盛开时节,常有文人墨客前来凭吊。后人在其墓前立碑,碑文由当时的大文豪李商隐所撰,称颂其"文采风流,济世安邦"。杜牧的诗文从此流传千古,成为唐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