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善夫山鼎”上的铭文具有如同王室档案般的珍贵价值。

义哥记录文物 2024-09-25 08:10:26

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善夫山鼎是一件极为珍贵的国宝级文物,它的珍贵之处主要在于其内壁铸有12行共121个字的铭文记录的内容。

图一

首先看这件西周时期的善夫山鼎通高 45 厘米,口径 42 厘米,重 56.2 斤。其器身圆润,折沿立耳,鼓腹圜底的下方有三个蹄形足,整体造型显得古朴而庄重。口沿下的环纹和腹部的弦纹,仿佛是岁月留下的指纹,细腻而独特。

图二

上世纪 60 年代,一位陕西的农民将它捐献给了陕西历史博物馆。据说它出土于麟游.扶风.永寿三地交界处的某个沟内。经过考古人员的不懈调查,最终确定其出土于陕西省永寿县店头乡好畤河村,出土的时间是在解放前。

图三

善夫山鼎的内壁,铸有 12 行 121 字的铭文犹如一部被封印的史书。这些铭文完整地记录了一场西周时期的册命仪式。铭文的具体内容是:在王三十七年正月庚戌的这一天,善夫山在南宫乎的引领下,缓缓进入宫门,面向北立于中廷。周王命令史奉宣读命辞,册命善夫山为“饮献人”,并慷慨赏赐了玄衣黹屯、赤巿朱黄以及銮旗等珍贵物品。最后,善夫山满怀感恩的叩首谢恩后并为后世子孙祈福的内容。

图四

在西周的礼仪中,这些王命最初书写于简书上,在众目睽睽下宣读。随着时光流转,简书早已消失在岁月的尘埃中,然而,这些重要的内容却幸运地以青铜器铭文的形式留存至今,它具有如同王室档案般的珍贵价值。西周中晚期的册命铭文发现的较多,但这并不意味着西周早期没有册命制度,只是当时尚未形成在青铜器上铸刻册命铭文的习俗,所以无法保存。

图五

“善夫”是西周时期的官职,乃是周王的近臣。他不仅负责管理周王和王后以及王子们的日常饮食,还操持着祭祀和宴享等礼仪活动所需的食品,地位举足轻重。

图六

而善夫山鼎铭文中的“惟三十又七年正月初吉庚戌”,更是目前已知西周金文中纪年较早的范例。据文献记载,西周晚期在位长达 37 年的周王仅有周厉王和周宣王。此鼎铭文记载的年月和月相以及日期等“四要素”完备齐全,正因如此,在青铜器断代的研究中,它成为了考古界广泛参考的重要依据,这也正是善夫山鼎不可估量的价值所在。关注我,每天一同领略国宝的魅力,下期将更加精彩!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