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哲宗赵煦亲政后,大肆启用被司马光贬谪的新党大臣,在朝廷重新恢复新法,以新党作为朝廷执政的根基。于是新党大臣纷纷回到了朝廷,开始了与新旧党大臣的新一轮政治斗争中。因为有着皇帝的支持,新党对旧党大肆报复,将旧党驱逐出朝廷,使宋朝进入了新党独霸朝政的时代。在此过程中新党的御史中丞邢恕是驱逐旧党最大的功臣,他罗织了各种罪名,将旧党的要员大批量贬谪,结束了旧党对朝廷的统治。然而让人意外的,对于给新党做出如此贡献的朝廷要员,却被新党领袖章惇贬谪出朝廷,让人感到难以理解。
从史书上记载来看,邢恕在宋哲宗赵煦时期对新党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不论是赵煦继位之初的元祐更化时期,还是赵煦亲政后的绍圣绍述时期,邢恕都是新党打击旧党的第一打手,理应受到新党的重用。宋哲宗赵煦也对邢恕非常的认可,在各种场合夸耀邢恕。一时间邢恕成为朝廷中风头最劲的大臣,以御史中丞的职位成为台谏议大臣之首,是赵煦的心腹。可是这样的好景没有持续多久,当旧党纷纷被贬谪流放之后,新党领袖章惇就利用自己作为宰相的权力进行了卸磨杀驴,将邢恕贬为汝州知府,后又迁到应天府和南安军。
章惇对于新党内部功劳最大的邢恕,为什么会将其以似是而非的罪名贬谪呢?史书上的说法是邢恕的功劳太大,引起了章惇的猜忌,所以找了个由头将其贬谪出朝廷。这种说法其实是非常笼统的,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很有道理,其实什么没有说。综合各方面的史料来分析,章惇贬谪邢恕,其最大的原因还是在宋哲宗赵煦身上。如果说邢恕因为驱逐旧党的功劳太大而被章惇猜忌,那么赵煦对邢恕的安排则成了章惇不得不将其贬谪的原因。站在章惇的角度,如果邢恕不被贬谪,不但自己的宰相职位不稳,而且新党也有分裂的危险。
邢恕是宋神宗留下来的大臣,在宋哲宗继位之前的政治斗争中,他是完全倾向于新党的,是当时的新党领袖蔡确最为信任的人。邢恕和蔡确联手揭露了太皇太后高滔滔欲以雍王赵颢代替赵煦登基的图谋,成为了高滔滔执政后重点打击的对象。高滔滔执政后旧党卷土重来,旧党领袖司马光、吕公著出任宰相,新党要员们纷纷被贬谪外放。邢恕被外放后颠沛流离,直到宋哲宗赵煦亲政才回到朝廷,出任御史中丞。赵煦对于邢恕是非常信任,这一点还在章惇之上。其主要原因是,邢恕在各种政治态度上高度的贴合于皇帝。
与章惇把所有精力集中在新旧党争,力图恢复新法,废除旧法不同,邢恕更多的考虑的是皇帝的利益。早在元祐更化时期,邢恕就因为朱太妃的政治待遇问题与高滔滔发生争执,最后成为他获罪被贬的诱因。当时赵煦刚刚登基做了皇帝,由于年仅九岁而不能执政,所以由太皇太后高滔滔临朝听政。高滔滔上台后并没有给予赵煦生母德妃朱氏正常的政治待遇,而是进行了打压。赵煦当了皇帝,按照宋朝礼法生母朱氏是要被加封皇太后尊号的。但是高滔滔并没有这样做,而是给朱氏加了个不伦不类的太妃头衔,这让赵煦心里非常不满。
当时邢恕是起居舍人,也就是赵煦身边最近大臣,他对此表示有异议。他说动了高滔滔的侄子高公绘上书,请求给朱太妃加太后尊号,让其享受正常的政治待遇。但这个上书不但没有被高滔滔采纳,反而成为高滔滔贬谪邢恕的罪名。这件事虽然失败了,但作为皇帝的赵煦却是非常感激的,邢恕也就因此而赢得了皇帝的信任。赵煦亲政后召回的新党要员之中,邢恕就在第一批人员的名单上。他将邢恕提拔为御史中丞,这在宋朝的官场潜规则中也是有着特殊的意义的。因为宋朝的台谏官员不受宰相管理,而是直接向皇帝负责。
从某种角度说,在当时的朝廷中邢恕是赵煦的心腹,也是监督宰相章惇的第一责任人。然而在政治路线上,虽然两人都属于新党,却又有不同的政治策略。与章惇相比,邢恕在政治路上更能激进,更倾向于他的前任吕慧卿和蔡确。他们的理念是通过各种政治手段尽可能的打击旧党,不排除用罗织罪名的方式进行陷害和打压。因此他们掌权的时候喜欢谋划各种案子,或者将案子扩大化处理,以此来打击政治对手。比如蔡确搞的相州案、邢恕的废除高滔滔太后案和文及甫案,这些都是在新旧党争中非常著名的大案要案。
章惇对于这种激烈的手段打击旧党是不赞同的,虽然他也支持将旧党驱逐出朝廷,但并不支持不择手段的操作。关于处置旧党的态度上,两人在新党内部出现了不小的分歧。而章惇作为宰相,正好又是邢恕监督的对象,这就成了他不得不警惕的地方。如果邢恕将对付旧党大臣那一套用在他身上,他不但宰相位置不保,甚至会落得和旧党大臣一个结局。因此出于自保的考虑,也是为了稳定自己作为新党领袖和宰相的权位,章惇先下手为强,将邢恕贬谪外放是非做不可的事情。作为新党的领袖,章惇不如此不足以稳定朝廷大局。
站在章惇个人的政治利益和权势的角度,章惇有种充分的理由打压邢恕。除了邢恕手段卑鄙,无所不用其极之外,章惇自己对权势的贪欲也是因素。章惇回到朝廷后,宋朝出现了少见的独相局面,这样的局面在宋朝初年才出现过的。无论是在元丰改制之前的宋仁宗时期,还是在改制之后的宋神宗后期,宋朝都保持这两正四副的政事堂宰相格局。两个正直宰相互相监督,避免宰相权力一家独大,以威胁到皇帝的权威。副职宰相既是正职在工作上的帮手,同时也是监督政事堂的官员,保证皇帝的意志在政事堂正确落实。
可是宋哲宗赵煦将新党起复之后,新党抓住机会将旧党大臣全部逐出朝廷,于是朝廷出现了权力空白期。这个期间朝廷只有一个宰相,那就是章惇,还有一个副宰相是蔡卞。章惇这种独相的状态意味着他可以独揽大权,朝廷上下他一人说了算。这样的状态肯定会威胁到皇帝权威的,所赵煦早晚会安排第二个宰相与章惇平衡权力。以当时邢恕在朝廷中的风头,他是第二个宰相的最佳候选人之一。如果让邢恕当了宰相,两人的矛盾就更大了。章惇作为独相的权力必然被削弱,这是他一直不愿意面对的事,所以尽可能的打压宰相竞争者。
章惇打压邢恕的目的之一,还有筛选朝廷中合作者的成分,尽量将新党激进派的官员排挤出朝廷。这方面最为典型的就是他对于吕慧卿的态度,是明显的打压和排挤。吕慧卿是新党的前辈,是王安石变法的副手,在新党激进派中声望极高。如果他不讲邢恕驱逐出朝廷,就不能震慑新党的激进派,新党必然出现内部分裂的情况。旧党当初之所以不能稳住局势,让新党卷土重来,最大的原因之一便是在司马光去世后分裂成了洛党、蜀党和朔党,出现了三党内斗。章惇通过这种手段强化对新党的控制,也是强化新党对朝廷权力的把持。
通过这种政治斗争的手段,章惇将以邢恕为代表的新党激进派贬谪出朝廷,也起到了杀鸡儆猴的作用。新党作坐稳朝廷后全面废除了司马光等旧党大臣恢复的旧法,重新启用宋神宗熙宁和元丰年间的新法,宋朝迎来了最后一个高光时刻。在这种新法的推动下,宋朝的国力开始恢复,尤其是国家机器的战争能力凸显出来。在后来的对西夏战争中,军队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成为宋朝的落日余晖。但是这种政治手段也对国家内部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对政治潜规则的破坏让后来的政治斗争不断,为北宋的灭亡埋下了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