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击与朱允炆,都是国二代,谁更胜一筹?

知行史看话 2024-09-26 01:25:28
前言

中国近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吕诚之先生说:历史虽是记事之书,我们之所探求,则为理而非事。理是概括众事的,事则只是一事。天下事既没有两件真正相同的,执应付此事的方法,以应付彼事,自然要失败。根据于包含众事之理,以应付事实,就不至于此了。然而理是因事而见的,舍事而求理,无有是处。所以我们求学,不能不顾事实,又不该死记事实。

所以,我们学习历史最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于事之中发现理,于理之中推知事。本文秉承大师教诲,于魏击与朱允炆两人之事中,发现包含其中之理。

历史的大门,由读者打开

魏击与朱允炆

魏击(?—前370年),魏文侯之子,是战国初期魏国的第二任国君。他在位期间将魏国的百年霸业再一次推向高峰。前370年(武侯25年),魏武侯魏击崩逝,二子魏缓与魏罃争位,赵国与韩国都参与魏国废立之事。后魏罃击败魏缓,成为了魏武侯的继承人,是为魏惠王。魏惠王时期,魏国“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开始衰落。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是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明朝第二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增强文官在国政中的作用,宽刑省狱,严惩宦官,同时改变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 ,史称“建文新政”。朱允炆于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

历史总是喜欢对正面人物进行褒扬。其实魏国衰败,从魏击就开始了,而朱允炆明明就是不会用人,历史偏偏要给他安上一个“增强文官在国政中的作用”的好说法。

他们两个人的共同特点是:他们都很年轻,他们都是国二代。

魏击,因为没有出生时间,所以不知道他即位时年龄多大,但从田文与吴起的对话可以看出,魏击即位时年纪并不大。田文是这样说得:“当君王年纪还小,有权势的重要官员互相猜忌,随时可能发动政变,民心恐慌。这个时候,宰相位置,应该属于你?还是属于我?”

可是,古人写历史往往羼杂不清。魏击随乐羊攻击中山国是公元前414年,19年后,也就是前395年,魏击即位,即使去攻打中山国时他才15岁,那么他即位的时候也有34岁,田文怎么说他“年纪还小呢?”

朱允炆是1398年即位,那时他才21岁。

在他们的前一代,他们的国家都处于鼎盛时期。魏击的父亲魏文侯在位时期,三家分晋,成立了魏国,任用李悝改革、吴起扩张,魏国迅速崛起为战国强国。而朱允炆的爹朱元璋更是纵横天下,开创了大明帝国宏图伟业。

但国家到了他们手里,有了很大的变化。

魏击之后,魏国开始衰败。明朝到了朱允炆手里,内乱开始,最终自己政权被颠覆,下落不明。

为什么他们会有这样的结果?

古代宫殿

他们做了什么?

魏击这个人很喜欢自己做主。什么事情都要发表自己的“高见”。据说他的老师很不错,但他却没有学到为君之道第一条:不能随便发表自己的言论。

为什么君王不能随便发表自己的言论呢?

因为君主是所有人的依赖,他们想要升官发财,就得要取得君主的欢心。所以他们的心里不会有天下,只会有君主。君主喜好什么,他们就说什么,完全不顾国家需要什么。君主如果话太多了,很容易被臣下揣测出喜好。这样一来,大臣说话君主爱听,君主说话朝臣附和,国家就危险了。

少说话,多看人,不要被臣下摸清楚自己的喜好。这就是老子说的:“以正理国......以无事取天下。”

所以,我认为,魏击的老师田子方(严格来说,他是魏斯的老师)水平并不怎么样。(《资治通鉴》里还提到魏击的另一位老师屈候鲋)

魏击的这个性格,导致了他在用人上的严重失误,历史上对他用人的评价是:用人唯亲,用人唯贵。

用人为亲表现在李悝去世后任用年轻的田文为相。用人为贵表现在公叔痤取了公主后,任用公叔痤为相。田文,应该是田子方的族人,很有可能就是他儿子或孙子,小时候或许经常跟魏击一起玩耍,是魏击的好朋友。公叔痤,是魏国的公族,再娶了公主(很有可能是魏击的姐姐),成为了贵族中的贵族。

这样的结果,冷落了对魏国有巨大贡献的吴起。结果导致吴起跑到楚国去了。

魏击的行为,同样影响了他的儿子魏惠王,把公孙鞅(商鞅)拱手让给秦国了。

再来看看朱允炆即位后的动作。

年轻的朱允炆

朱允炆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也是一个假有仁义的人。话说得很好听,做事情的时候却不是那么一回事。

登基前说,如果叔叔们有异心,首先要用德去感化他们,再用礼来约束他们。可是,登基才一个月,他就开始了削藩。所以说他假仁义,只会说。

既然要削藩,就要谋划好,结果,他是想到哪里做到哪。不敢对燕王动手,却又对燕王的亲弟弟周王朱橚下手。心里明明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还假惺惺地把燕王朱棣的三个儿子放回了去。想迷惑燕王,让燕王以为自己不想削藩。这真是腐儒的行径。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谁叫他任用的都是腐儒呢?

朱元璋给孙子留下了三个辅助人才:方孝孺、齐泰、黄子澄。这三个人是实实在在的腐儒!

他们三个人出身不一样:黄子澄是儒家学者,是1385年举进士第一名。齐泰也是1385年的进士,是一位对经书学有大成的学者,据说还特别精于礼和兵法。方孝孺则是民间高手,没有中过举,早在四十来岁时就已经是声名卓著的学者,以文章家和政治思想家闻名。

腐儒也有三六九等。

黄子澄与齐泰一直就在官场,方孝孺则是朱允炆即位后,遵照太祖遗训,召方孝孺入京做官的。朱允炆对他们的态度明显不同:黄子澄是朱允炆做太子时的东宫伴读,在那种“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深宫之中,他们俩在生活和学习中成为了好朋友。所以,朱允炆只信任黄子澄。

方孝孺是经过多年的历练,又被朱元璋打压、磨练之后特意留给朱允炆的,希望由朱允炆来提拔他,他会对朱允炆更忠心;齐泰是朱元璋于召对选拔出来的;黄子澄是经过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不难看出方孝孺是三个人中能力最强的,黄子澄是三位重臣中最脱离实际的人。可朱允炆偏偏也是用人唯亲。

事实上,朱元璋死前还密命了驸马梅殷(宁国公主之夫)辅佐朱允炆。梅殷是武将,作战也挺厉害的,朱棣登基做了皇帝,梅殷仍驻军淮安,比齐泰不知道强多少。可惜朱允炆也未能重用他。

当然,每一个人的成功或失败都有很多原因。每一个人行为的动机也有千百种。我们今天只是分析他们两人的共同之处。

朱元璋画像

国二代通病

1、用人唯亲。

《人物志》里说:“一个官员的责任是以一味协调五味,一个国家的统治者是以无味调和五味。大臣们以自己能胜任某种工作为有才能;帝王却以会用人为有才能。大臣们以出谋划策、能言善辩为有才能;帝王以善于听取臣民们的意见为有才能。大臣们以能身体力行为有才能;帝王以赏罚得当为有才能。最高统治者正是因为不必事事精通,所以才能统筹众多有才能的人。”

可是,象魏击、朱允炆他们这些国二代,前辈的成功在激励他们,他们总想创出自己的一片天空,所以一味地任用“自己人”,以为这样做出来的事业才是自己的事业。

《素书》说:最好的君主用堪为导师的人来辅佐自己,中等的君主让良友来辅佐自己,下等的君主用官吏来辅佐自己,亡国的君主用奴隶来辅佐自己。要想知道一个国王是否会亡国,只要看他的手下是些什么人就够了。

他们不把精力放在知人善任上,而喜欢任用那些掌握自己脾性,说话能合自己意思的人。同时,事无巨细,都要亲自参与,不会信任、重用有才德的贤人。不用有本事的人,有本事的人就会讨厌他。其最终结果,只能是功名、事业受损害,国家、社会出现危机。

这一点,在年轻的国二代上表现尤其突出。为什么呢?

因为大部分国二代接手的时候,国家都是比较强盛的时候,国家有这样的财力去给他折腾。越是有想法有抱负的年轻国二代,就越是急功近利。最终导致国危民苦。

魏击即位后,发起了连续十几年的对外战争,想争霸却没有魏文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雄才大略;想以武力服人却又放任战国初期第一武将吴起被排挤离去。解除与赵国的结盟、试图控制陈国等等都是年轻气盛的表现。

朱允炆也一样,登基才不到一个月,朝廷上下还在对其执政能力持观望态度的时候,就贸然开始削藩,全然没有发现局势的变化,不能预见危险的到来。这些都是太年轻,太躁动的结果。

魏击与朱允炆,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中下等的君主。

强大的魏武卒

深入分析

虽然,魏击与朱允炆两人都是国二代,也有一样的通病。但,他们两人即使在“通病”上,也有不一样的部分。

魏击,处在的是一个被孔子视为“礼崩乐坏”的战国时期。由于周王朝的分封制度,导致诸侯国内朝政被卿大夫贵族把持。

魏击作为一个有思想的年轻人,他也想摆脱这种局面。

但那个时代大部分人才出身于“士”这一没落的贵族阶层,而“士”,根据分封制,他们只听命于卿大夫,不忠心于国君。换句话说,大量的人才掌握在卿大夫贵族阶层手里。

魏击不想受卿大夫控制,就只能用自己这一族的人,或者自己的至亲好友。

那为什么不用吴起这样的“外人”?

因为他不能用!用了的话,就连自己这一族里面的人可能都不支持他了。

所以,魏击的“用人唯亲”多少有些是被迫无奈的。

在战国时期,这是普遍现象。比如赵孝成王赵丹(他不是国二代,他是赵国第第八代国君,他即位时还没有成年,由赵太后执政,赵孝成王二年,赵太后去世,四年赵接受上党,六年长平之战)。韩国上党郡来献地方的时候,他首先叫来讨论的,全是姓赵的,什么赵豹、赵胜、赵郝等等。他当初欢喜迎来的虞卿根本就没有进入赵国核心管理层。最终,长平之战将赵国精锐损失殆尽。

再看看朱允炆,他所处的是已经运行了几百年的郡县制时代,中央高度集权。而且前面还有西汉“七国之乱”的前车之鉴。他却没有意识到削藩是一件需要更多谋略,需要更多能人的长久之事。在天下人才尽为己用的时候却用人唯亲,不得不说,他的失败,比起魏击来说,更是咎由自取。

一个无奈,一个无能,高下立判。

......

以上个人观点,欢迎留言沟通。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