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花:个人有效决策中需要突破的局限性

鸿哲谈职 2024-09-18 14:36:50

我们在做决策的时候,不要基于自己的标准和概念来做出判断,要有意识地突破不易察觉的偏好。本文介绍了个人决策的一些常见局限性,通过克服这些局限性,管理者能够做出更加有效的决策。

春暖花开

好文 2113 字 | 15 分钟阅读

对管理者而言,决策是他们必须要做的事情,也可以说,管理者就是决策的制定者。因此,管理者需要认识到,在决策过程中自己会面临很多局限性,这些局限性是有效决策的障碍。

破除四个“人际错觉”

个人常常会犯一些习惯性的错误,我称之为“人际错觉”。几乎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以下的“人际错觉”。

1.首因效应

在人际交往中,第一印象往往决定了彼此的判断,这就是所谓的首因效应。

事实上,你第一次见到这个人时产生的第一印象,并不一定是对这个人真实情况的反映。然而,人们通常习惯于以第一印象做判断,而且第一印象总是根深蒂固,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淡化。古语说的“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或许就包含着这样一层意思。

虽然人们坚持认为第一印象并不代表一个人的真实情况,但是,我们必须了解第一印象的效应。因此,在第一次见别人的时候你一定要认真,因为这个时刻在对方对你的认知决策中会发挥重要作用。

2.晕轮效应

所谓晕轮效应,是借用月亮的效果来比喻以偏概全,指人们会被一些外在的东西所蒙蔽,并且依据被蒙蔽而产生的想法去做判断。

举个例子,小张和小李同时到一家公司应聘,两人考试的卷面成绩分别是90分和60分,面试官往往会根据卷面成绩的高低做出对他们的判断,从而录用90分的人。但是,这种以偏概全也许是一种错觉,因为有些关键的事实点可能被蒙蔽了。

今天的数字化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知并破除这个错觉。通过对两个人答题过程的数据进行仔细分析,管理者会发现,小张虽然考了90分,得分很高,但他答的都是很容易的题,遇到最难的10分题则直接略过。小李虽然只考了60分,但他把更多精力集中在解决那道难题上,最终完成了真正有意义的突破。打破了这个晕轮效应之后,你又会选择谁呢?如果你需要一个攻坚克难的人,或许小李是更合适的人选。

同样,有些人可能会从表面上去判断一家企业,在同一领域中,人们会认为一家营收90亿元规模的企业一定比另一家营收60亿元规模的企业强。事实未必如此,也许后者更强,因它拥有核心能力,业务更加聚焦,其规模因此更加有效,从而有更高的成长性。

所以,我们希望招到有更好成绩的人;或和有更大规模的企业合作,但必须透过表象看到实质,我们需要关注的是更真实、更扎实的能力。

3.新近效应

在做决策的时候,新近发生的事情会起决定性作用。

尤其是绩效考核的时候,人们常常更关注考核时这个人的表现,却忽路了过程中所发生的事情。虽然我们一直强调过程考核,但是,过程中发生的事情如果没有被及时记录下来并予以奖励,等到考核的时候,通常已经无法被记起,这就导致在考核开展时发生的事情起了决定性作用。

4.角色固着

职业的角色、身份的角色等都会影响人们的决策。

我曾经看过一个测试,被测试者会得到一个人的大幅照片,他们被分为两个小组,一个小组被告知照片上的人是杀人犯,另一个小组被告知照片上的人是科学家,他们被要求分别描述这个人的面部特征。结果,第一组的人如此描述:突出的下巴说明他心理邪恶,深陷的眼睛说明他死不改悔。另一组人如此描述:深陷的眼睛说明他充满了智慧,突出的下巴说明他勇攀科学高峰以及坚韧不拔。

对同一个人的认知,因为了解到的角色不同而产生了不同,这就叫角色固着。

突破“不易察觉的偏好”

讲课的时候,我经常会提一些问题,慢慢地,我发现每次提问,我总是倾向于叫戴眼镜的同学回答。我在潜意识里认为戴眼镜的人一定很爱学习,一定能够回答出来——尽管事实并非如此。

人总会有一些不容易察觉的偏好。例如,招聘的时候,招聘者常常会选择与自己有相似认知的人、来自某一个地方的人、毕业于某所学校的学生,或者具有某种个性特征的人。所以,我常常对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朋友讲,做人力资源最重要的就是开放心胸,欣赏多元化的特质,否则,我们会错过很多优秀的人才。

2022年,在电影《少林寺》上映40年之际,日本对其进行了修复重映,这再度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当年,这部电影在中国内地、香港地区以及日本等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事实上,在此之前,香港的电影公司已经拍摄了多部少林寺题材的电影,但均未造成如此轰动的反响。当时,以张彻导演为代表的香港功夫电影自成体系,以暴力美学著称,邵氏电影公司集合张彻及其门徒拍摄了1976年版的《少林寺》,该片在香港取得了122万港元的票房成绩。但是,1982年版的《少林寺》除了在香港取得了1610万港元的票房成绩,还在多地大卖。

李连杰做客央视《艺术人生》时曾讲述过背后的故事:1982年版的《少林寺》最初并不是他们演的,日本的版权购买方在看了最初的版本后觉得不好看,解散了原班人马。怡逢改革开放,张鑫炎导演到内地选了一大批专业的武术运动员来演出,他们没有表演经验,导演也没有为他们安排动作导演,只是让他们展现自己精湛的武艺,结果,这部电影大获成功。央视《第10放映室》评价这部电影“营造出了独特的美学风格,开创了中国功夫影片的新纪元”。

这启发我们:在做决策的时候不要基于自己的标准和概念来做出判断,要有意识地突破不易察觉的偏好。(本文完)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