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年折叠屏还多有质疑,为什么现在身边用折叠屏的人多了?

顾拜晓蛋蛋 2024-09-19 14:11:33

先问是不是,再说为什么!

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前几年网上对折叠屏多有质疑?

我们先来一波回忆杀,看看折叠屏的历史到底是怎么演变的:

2018年柔宇发布了全球首款折叠屏手机PlexPai,横向外折的方案,虽然方向是对的,但体验和应用适配跟不上,人们质疑折叠屏的毛头就此展开。

2019年,三星推出了Galaxy Z Fold,横向内折方案,华为推出了Mate X,横向外折方案,摩托罗拉推出了Razr,竖向内折方案,这三种正是未来折叠屏的主要形态,不过此时的折叠屏要16999元,人们此时对折叠屏的态度是贵,又不实用。

2020年,三星推出了第二代折叠屏产品Galaxy Z Fold2、Galaxy Z Flip,华为推出了Mate Xs,此时折叠屏的铰链、形态、适配以及防护等方面都进行了优化和升级,此时一小撮人从围观开始入局,成为了身边第一波吃螃蟹的人。

2021年,OPPO、小米等厂商入局折叠屏,分别为Find N、MIX Fold,而华为也发布了Mate X2和P50 Pocket,这个时候整个市场几乎都在发布折叠屏,并且在形态上出现了竖折机型,虽然市场百花齐放,但选择的人还是在少数,人们觉得折叠屏比较厚重,与直板机相比有差距。

根据IDC提供的数据,2021全球折叠屏出货量达到710万台,相比于2020年190万台出货量增加了264.3%。

2022年折叠屏手机的市场要成熟很多,持续上涨的份额就是最显著的见证,同时横向大折叠的价格也拉到了万元内,通过不断攀升的销量以及市场份额也能佐证我的观点。

这个时期的折叠屏不仅材料、厚度、重量、铰链进一步升级,而且应用适配也得到了质的更新,此时折叠屏还推出了更多的悬停玩法,在外面徘徊的一些消费者也开始认同折叠屏这个形态。

此时根据IDC机构提供的数据,2022年国内折叠屏手机出货量近330万台,同比增长高达118%,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为1590万台,

2023年,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荣耀Magic V2,将折叠屏带到了毫米时代,9.9mm的厚度,与直板机相同的231g机身重量。这个时候的折叠屏在握持手感上已经无限接近于旗舰直板机,并且在大屏幕下还藏了大容量电池,这时厂商想的时候如何平衡重量厚度和配置之间的关系。

根据《2024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与消费趋势研究报告》提供的数据,从2022年开始我们国内折叠屏的出货量就处于增长的状态,可以看到2023年下半年的增速非常快,这验证了上面的观点,消费者对轻薄折叠屏的需求很大。

2024年,进度条已经过去大半,各家旗舰折叠屏手机也都发布完整,几乎可以做到可以闭眼买的量级,比如vivo X Fold3系列,有着较为轻薄的机身同时还将数字直板机的影像系统搬了过来,随后我们看到了荣耀Magic V3发布,再一次更新了轻薄大折叠屏手机的记录,同时将影响、续航、护眼等提高到更高的层面,在三天前华为Mate XT非凡大师发布,此时的折叠屏不仅完全做到直板机的领域,而且还具有三折更大尺寸的形态。

2024年国内的手机厂商开始发力于海外市场,根据Counterpoint提供的2024年Q1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数据,华为同比增长257%,荣耀同比增长460%,荣耀成为仅低于华为和三星的全球第三大折叠屏厂商,同时又能再次验证上面的观点,轻薄全能的折叠屏手机是人们最理想的选择。

任何事物的发展有质疑是对的,因为新事物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不过随着时间的沉淀,不断增长的市场就是最好的答案。

如今5年的时间过去,回想当初人们觉得Galaxy Z Fold迎来“iPhone时刻”这句话也得到了验证,只不过在国内这种iPhone时刻几乎每天都在上演,根据IDC的数据,2023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出货量约为700.7万台,这个基数已经非常大了。

接着来聊第二个话题,为什么身边的人用折叠屏的越来越多了?

以前看到折叠屏大多是在机场、高铁站商务厅等相对商务的场所,这个很好去理解,毕竟之前折叠屏的价格比较高,在一些高消费的场所见到折叠屏并不奇怪。

而现在我们再去看折叠屏的市场,价格已经在快速的下探,比如Mate X5、Pocke2,在发布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仍旧以及难求,比如Magic V Flip,将小折叠价格下探到4999价位,而且还给了大外屏的交互体验,不过,我觉得影响消费者选择的并不是较低的价格,而是成熟度。

从去年开始,折叠屏在快速的成熟,我们看到了很多折叠屏产品都没有以大屏幕为亮点,而是以直板旗舰机的思路去做折叠屏,使折叠屏能够成为用户主力机的代表,并且在产品层面解决了因为形态上带来的妥协,将折叠屏带入到了快车道,而上面提到的Magic V3就是这样一款手机。

自古一来矛盾就一直常在,比如说手机就是一个矛盾的产物,但它却双修了移动重量的两个属性,这些年来厂商们一直在满足人们对便携和终端这两个属性,只不过在智能手机发展的十几年时间里找到了一个能够平衡的点,我们手中的旗舰手机就是最好的证明。

230g左右的重量,9.5mm左右的厚度,各个厂商都大差不差的在这个基准点徘徊。

为什么我要单独拿Magic V3说事?因为它有着9.2mm的厚度,226g的机身重量,它达到了直板机这个平衡点,在这个前提下它还是一款折叠屏,所以我们不得不承认荣耀在认真做产品的同时,解决了人们对于折叠屏的一些顾虑。

折叠屏想要做的轻薄并不难,难得是如何在这限定的重量和厚度下,还能加入潜望长焦、卫星通信、大容量电池这些配置,并且还给安排了IPX8的防护,这很难做到。

况且Magic V3还又给了50W无线充电

我们再回到题主的第二个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去选择折叠屏,并不是因为它价格低,要知道低价是无法真正吸引消费者的,低价之下还有更低,所以是要靠成熟的技术,成熟的产品来吸引消费者,当产品真正成熟,选择的人也就多了。

人们去选择折叠屏早已过了尝鲜的阶段,同时当下的折叠屏也不是“精致的玩具”,而是能够成为真正可用的主力机。之所以人们需要折叠屏其实就是为了更大的显示面积,当下手机的尺寸限制了查看文档类、创作类的内容,而平板和电脑的尺寸又无法实现随身携带的需求。

在折叠状态下,折叠屏的厚度与直板机没有任何区别,当然在重量上现在也做到了直板机的范畴,这种处于迷你pad与手机之间的产物。

我就是一个折叠屏的用户,我觉得可以和大家聊一聊为什么要去把折叠屏当做主力机。

再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都把手机当做的我的工作工具,一方面需要经常看合同和审阅文件,虽然我喜欢小屏手机的手感,但它的屏幕太小了,需要经常放大去看文件,所以我还是选择了大屏幕的旗舰直板机,同时也能满足我日常拍摄的需要。

当折叠屏推出之后,我毫不犹豫的就更换了,展开屏幕后接近平板一样的尺寸,看合同、编辑文件甚至剪辑视频都可以用它来进行,正是因为这样我对手机的需求发生了转变。

不过,早一批的折叠屏深受消费者的抱怨,铰链不成熟、糟糕的应用适配、续航跟不上等等,种种原因使折叠屏没有在早期进入到我们普通消费者的生活中。

所以,折叠屏并非是符合所有人的一种产品,它更多的是一类形态或者说是信息的载体,可以满足更大屏幕人们需求的同时还给足了便携的需求,这才是大前提,所以想要折叠屏成为日常化前提就要考虑内外屏的完整体验,目前我在用的就是荣耀Magic V3,借此展开和大家聊一聊,当我将直板机换成折叠屏之后,关于手机的需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折叠屏展开前后应该有不同的状态

折叠屏的外屏其实就与我们在用的直板机差不多,它可以与当下的直板机打平,如果单纯的屏幕的素质和护眼能力上来看,Magic V3的可以达到高端旗舰直板机的水平。

而当屏幕展开之后,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视野变大,看到的更多了,可以上下横屏,也可以左右分区,甚至还可以两个应用同时运行,这并不是大屏幕带来的优点,而是交互体验带来的升级。

在当下Magic V3已经做好了常用软件的内外屏交互、适配和优化,提供了丰富的解决方案,这块大屏幕并非只有护眼这些硬实力,在软件适配上也同样优秀。

铰链不仅要丝滑,还要更可靠

记得小时候就很喜欢玩父亲的翻盖手机,那种打开又合上的感觉非常奇妙。

而现在的折叠屏也同样如此,当我们可以享受机械转轴带来的开合快感同时,不能因为频繁的开合而影响日常的使用,而这是折叠屏内外交互的核心点。

我手上这台Magic V3采用了鲁班架构超薄铰链,在此同时经过了SGS 50万次耐久折叠认证,我日常使用手机比较频繁,经常会合上又打开,粗略的算了下一天也有几十次,按照50次来计算,一年接近2万次,日常使用是达不到铰链的寿命上限的。

铰链厚度决定了整机的厚度,所以在使用办公室的游标卡尺测试之后,9.2mm的机身厚度与我之前用的直板机差不多,如果你和我一样对手机的手感比较看重的话,轻薄的折叠屏确实能够减少你对它的一些质疑。

旗舰级的摄影能力

最开始我选择旗舰直板机的另一个需求就是为了给孩子拍照片,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手机的镜头确实就是扫码,和拍摄游客照的一种记录工具,可能有人觉得手机并不需要太强的摄影能力,毕竟还有相机呢,但现实并不是,手机带来的方便性已经取代了M43画幅的相机,当计算摄影和一英寸大底的逐步应用,入门单反也会被代替。

当我有了一块进退自如的手机屏幕,我也希望手机具备更强的影响系统,比如说抓拍孩子调皮的瞬间,又或者是一张唯美的落日余晖,不会因为手中的手机硬件跟不上而闹心。

Magic V3这三颗摄像头(5000万广角+4000万超广角+5000万长焦)可以带来旗舰影像拍摄的需要,而且还有鹰眼抓拍相机,抓拍瞬间也没有压力。

续航和厚度到底怎么取舍?

折叠屏也是手机,它需要保持长时间的频繁使用,而功耗就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更何况有着更大尺寸的折叠屏手机,尤其是我这种有着长时间阅读需要的人,我并不是那种看一半就可以去充电回头接着看的人,所以大容量电池能够看的更自在,但为了轻薄而削弱电池的容量,我觉得并不可取,或者说这是牺牲用户体验而做的“负升级”。

大屏幕的使用频率变高,折叠屏才能成为日常化,才能成为主力机,所以5150mAh的电池容量可以满足我的日常使用,如果有人和你说可以满足全天候的使用,那么只有可能是因为对折叠屏使用不频繁,好在频繁的使用下66W有线充电和50W无线充电能做到随时充能。

所以网上说的续航优先级高于厚度我觉得是错的,我觉得它们应该是平等的关系,既要轻薄又要去平衡续航。

总结

当你看到这里或许就会明白,为什么身边的人都在使用折叠屏,因为它不仅做到了与直板机一样的重量和厚度同时,还给出了大屏幕下应该有的交互体验,还有续航、性能、影像等。

如果说最早人们选择折叠屏是因为尝鲜,那么现在市场占比逐渐攀升的折叠屏一定是因为用户真的需要,毕竟选择权是在咱们自己手中。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