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有不少将军都被冠以飞将军的名号。
如西汉的李广、东汉的吕布,隋末唐初的单雄信。
这些人或因战功,或因骁勇,被世人称之为“飞将军”。
但民国时期也有这么一个将军被称之为“飞将军”,但却并不是因为有何等卓越的战功,而是因为实在能跑。
后来他的儿子又继承了他一项得天独厚的天赋,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大明星。
他就是孙元良,一个三次躲过审判的传奇将领。
1、北伐战争初露头角在黄埔军校期间,孙元良的表现还是非常耀眼的。
一方面他本人是李大钊推荐加入黄埔军校的。
另一方面孙元良和川军军阀孙震沾亲带故的,也算是有后台的人。
虽然后来无论是战友还是故交对孙元良的评价都不高,但是这时候的孙元良可是实打实的“三好学生”。
在学校里不仅思想态度端正,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而且还因为容貌姣好,经常在很多活动中充当台柱子。
再加上孙元良非常善于打点人际关系,没多久就已经朋友遍天下了。
孙元良虽然生在四川,可是祖籍却是浙江绍兴。
遇到四川的老乡,孙元良就会说四川话上去套近乎。
碰见浙江的校友,孙元良又会把自己的祖籍拿出来说事。
还没毕业,孙元良的健谈和为人处世已经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只不过都随着北伐战争的开始,孙元良的本性也开始暴露了。
在北伐战争期间,孙元良就因为战功问题被很多人瞧不上了。
孙元良这个人是极其善于宣传的,他不仅能把自己的小功劳宣传成大功,而且还能把战友的功劳宣传成自己的。
虽然孙元良的这些行为并不地道,但是考虑到孙元良毕竟也真的在前线参战了,也并没有太多的人追究。
靠着战功,孙元良一路当上了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的团长,也是蒋介石最为器重的一路军队。
在江西战役期间,北伐军已经基本击溃了五省联军孙传芳的部队。
蒋介石为了不让黄埔嫡系掉队,还特意给孙元良安排了一个轻松的差事,让他跟着进驻南昌。
进入南昌后,孙元良马上就懈怠了,跟着大家就在城里吃喝玩乐。
倒霉的是,这时候孙传芳还真的把残部收拢,并重新反攻南昌。
没有防备的北伐军被打得大败,而孙元良更是先一步就丢下了大部队,逃往了后方。
蒋介石得知此事也是非常的愤怒,痛骂孙元良是军人的耻辱,没打一枪就临阵脱逃,必须要枪决。
见蒋校长这么激动,孙元良也不敢直接去见蒋介石,只能发动自己同学的力量去求情。
蒋介石虽然生气,但是在众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说下也是冷静了下来。
虽然黄埔一期人才众多,可是北伐的损失也的确不小,的确不应该临阵斩将。
另一方面,孙元良是有川军这个铁靠山在的,真是杀了孙元良和川军闹掰了也不好。
于是乎,孙元良就躲过了自己的第一个必死局,顺利活了下去。
2、抗日战争伪造战功说孙元良一点能力没有肯定是不对的,只不过比起讨论他的能力,他的德行明显更为堪忧。
在从日本留学归来之后,孙元良的升迁是非常快的。
因为蒋介石用人有一个癖好,就是优先提拔“黄浙陆一”的人才。
孙元良不仅是黄埔军校出身,而且还总宣传自己是蒋介石的浙江老乡,又是北伐的第一军,自然也是很受重用。
在日军全面侵华的初期,孙元良率军抵抗日军也的确是做出了点成绩。
可是看着战线吃紧,孙元良就突然又决定撂挑子不干了。
关于孙元良到底是逃跑还是转进,这一点目前为止还很难深究。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南京失守后,孙元良本人又神秘消失了。
那这段时间孙元良去哪里了呢?
据他本人所说,这期间自己去打游击抗日了。
这一消息引起了孙元良旧部88师将士的极大不满。
因为在南京保卫战中,88师付出了极大地牺牲,可是兄弟们死伤过半,到最后发现了领头人跑了,任谁也都会气愤不已。
孙元良的同僚宋希濂等人甚至也站出来揭开他的谎言,弄得孙元良很是难堪。
按理来说,蒋介石是要军法处置的。
可这个时候孙元良的叔叔孙震又带着川军出川抗日了。
为了不让孙震有疑心,蒋介石就又一次放过了他。
3、淮海战役转头就跑在南京保卫战之后,虽然孙元良没有被彻底剥夺兵权,但也基本上是远离一线指挥了。
只是解放战争后期,因为孙震离职,孙元良作为他的侄子顶替职位,才又一次被重用了。
淮海战役前,宋希濂听说要与孙元良共事就非常的抗拒。
宋希濂觉得和孙元良这种人一起,最后肯定会被坑。
但是奈何蒋校长已经下了命令,宋希濂也只能听命。
事实证明,宋希濂对孙元良的判断是非常有先见之明的,在计划突围时,孙元良直接不听命令就带着16兵团跑了。
孙元良逃跑的时候又撞上了从后方过来的友军,被友军误认为是敌军,最后挨了一顿炮击。
在大军全军覆没之后,孙元良也是乔装打扮,逃出了战场。
后来去往台湾的孙元良出了一本自传,名叫《亿万光年中的一瞬》。
但可惜孙元良不知道光年不是时间单位,而是长度单位,这个错误也并没有被改正,而是被出版社原封不动的出版。
孙元良的一生,比起打仗更擅长的明显是社交和逢场作戏。
而他的儿子大明星秦汉则是把这一特长用到了正道上。
靠着卓越的演技和令人感到舒适的社交,成为了早年家喻户晓的大明星。
结语孙元良的战术水平究竟如何已经无从考究了,毕竟基本上碰到硬仗,孙元良都会选择扭头就跑,不给后人任何分析的机会。
作为一个将军,孙元良显然是失败的,但作为一个投机者,他的确很知道怎么利用自己的资本。
假如孙元良能把自己的这几分功夫用在正道上,恐怕对他的评价也不会是今天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