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诗的国度,读诗的人从来不少,习惯于在一首诗歌中发现美好,自省修心。人无处不在诗的年华里,写诗的人真的很多,为己遣兴,为人呐喊,为时代针砭流弊。这些是好事。尽管有时候一些人为名利而蝇苟于文字之间,自称诗人,滥夸其作,让人贻笑大方,乃至不齿。这样写出的诗难免让人察觉其情伪之处,让人不屑读之。
然而,眼下优秀的诗人还是有几位的,兹不枚举。单论当代诗人余秀华,以诗歌文字见真我,见性情,对当下一些社会怪症时而以婉讽之语刺之,时而以辛辣之言揭之,实是不可多得的好诗人。
本期我们分享余秀华的一首新作《菩萨在墙上望着我》。
《菩萨在墙上望着我》
诗/余秀华
把菩萨从身上取下来,挂在墙上
菩萨在墙上望着我
菩萨从一块黄玉里脱身而出,笑盈盈地看着我
玉菩萨笑盈盈的,泥菩萨也是,纸上的菩萨是笑盈盈的
心间的菩萨啊,有时候也是
菩萨,请关上一切可能的通道,落我在凡间
落我在苦厄
落我在生了又死、死了再生的欲望里
一切欲望都是肉体的。菩萨你笑盈盈地不赐我好肉体
可是你赐我爱
赐我悲伤。哦,那悲伤如果在我死去的时候还在
多好啊
菩萨,你关上人间以外的所有通道吧
此刻,你额头上的微光也是我心尖上的
你此刻的透明也是我魂魄上的
村庄静谧,狗吠传来
你为什么会心一笑?
从余老师这首诗的题目来看,给人一种慰藉心灵的感觉。菩萨慧眼,看众生相,以慈悲心。很多人们祈福、祈愿时喜欢向菩萨诉说出自己的所求。在佛、菩萨面前,我们总能虔诚地说出心事给他们听,由衷地希望借助他们的法力加持来实现我们的心愿。
不论墙上的菩萨是画像还是塑像,当我们正眼看菩萨时,菩萨也在正眼看着我们,由此我们的心得安宁,得渡化。女诗人也是这样的。
这首诗一共有十七行。我们可以把它分为六节来读。前两行、最后两行各为一节,第一节下边的六行每三行为一节,第九、十、十一、十二行为第四行,余下的三行为第五节。
第一节先点题:“把菩萨从身上取下来,挂在墙上 / 菩萨在墙上望着我”。
第一行诗有双层的诗意。我们可以理解为女诗人把挂在身上的菩萨饰件取下来,也可以理解为把自己身心里、自己灵魂里的菩萨心肠的形象如同画像、塑像一样取出来挂在墙上。敬菩萨是一种信仰,重要的是从心里敬,以自己的行为举止去敬奉。把菩萨挂墙上,于是众生便时时在他的注目之下,由此得以保佑,得以心安。心里装着菩萨的女诗人也有此意。
第二节主要摹写菩萨的形象。对广大信众来说,在诸佛家弟子里,菩萨的形象比较可亲。女诗人在这一节的三行诗里用了三次“笑盈盈”来突出菩萨亲近人的形象。这不由得让人想起了电视剧里、寺庙里的观音菩萨和弥勒菩萨的像。
第二节头一行就把菩萨写活了:“菩萨从一块黄玉里脱身而出,笑盈盈地看着我”。
诗歌的感觉是诗人对自然与社会生活的真实感受。女诗人虔心向佛,把一块嵌着菩萨像的黄玉不论挂身上还是挂墙上,菩萨早在她心间了。两者总能相感应——菩萨笑盈盈的同时,诗人一定也和颜悦色,说不尽的喜欢。
玉菩萨可以是随身的饰品吊坠,泥菩萨是塑像,而纸菩萨可以是画像……不论他以怎样的形态出现于眼前,在诗人心中总是能善解她心意的好菩萨:“玉菩萨笑盈盈的,泥菩萨也是,纸上的菩萨是笑盈盈的 / 心间的菩萨啊,有时候也是”。
心间的菩萨有时笑盈盈的,是缘于女诗人无烦恼的时候。有时候女诗人要面对诸多生活和人生困惑、难题,此时自己要咬牙熬过去,要迎上去,心中的菩萨或许要严肃的。而这时,也是女诗人心性自渡的时候,需要自己破茧化蝶的力量。
相信菩萨,心间的菩萨便给了她力量的加持:“菩萨,请关上一切可能的通道,落我在凡间 / 落我在苦厄 / 落我在生了又死、死了再生的欲望里”。
第三节读起来尤其让人心动。 这心动之处在于诗人对这尘世间的炽爱,不舍。她也是平凡的人,活在当下,历尽苦劫,无畏于出身,无畏于厄运。试问谁不是活在各种欲望里呢?一次次为了梦想,在千百种念头与现实之间或徘徊不定,或奋力一搏,得之欣然,不得则不甘心,有时能淡然,有时心如灰。
这一节是女诗人在菩萨前的发愿——愿她的来生只在尘世间轮回,哪怕带着苦厄,带着诸多烦忧。
每个人的烦忧不一样源于每个人的需求和欲望不同。女诗人脑瘫,脚跛,希望自己有个好皮囊:“一切欲望都是肉体的。菩萨你笑盈盈地不赐我好肉体”。
她因为天生的身体残疾而吃了许多的苦。对她来说,能忍受得了生活的苦,实在不能忍受的是一些人生大事带来的苦,比如不幸的婚姻,迷茫的爱情。为此,女诗人在菩萨的像前喃喃而语:“可是你赐我爱 / 赐我悲伤。哦,那悲伤如果在我死去的时候还在 / 多好啊”。
她在第四节里的自语并非埋怨之言,而是意识到菩萨的恩赐是天意,有失亦有得。虽然没有得到好的身体,但别人有的七情六欲自己一点也不少。作为一个人,这些情感知觉就足以让她体会到人间的冷暖了,哪怕深陷一种悲伤里直到老去。这是女诗人的痴心之处。
第五节第一行与第三节第一行形成诗歌结构上的回环节奏,再现女诗人的挚诚祈求:“菩萨,你关上人间以外的所有通道吧”。
人间就是凡间,平凡的是生活的忙忙碌碌,平凡里的公平是每个生命皆有始有终,不凡的是人们含情的灵魂。这是其它生命不具有的特征。女诗人不管自己生活的道路有多么崎岖坎坷,有多么迷茫无助,她都能对这人间不离不弃,一磕到底地活下去。
这是人道、正道,是诗人向菩萨所祈的通道。后两行象征着菩萨对诗人所祈的默许与加持:“此刻,你额头上的微光也是我心尖上的 / 你此刻的透明也是我魂魄上的”。
最后一节与第五节后两行一样充满了暗示:“村庄静谧,狗吠传来 / 你为什么会心一笑?”
这暗示来自于菩萨的成全,也来自女诗人与菩萨之间的心有灵犀一点通。第一行表明诗人已得偿所愿——结庐在人境,巷狗吠声传,而身已处凡间。这一行是第二行的答案。
第二行化用了佛祖与弟子迦叶拈花一笑,心意相通的典故。虽然角色和用意不同,但心心相传相接的方式一样。诗人怎么不明白菩萨的会心一笑呢?诗人自然明白,写下这追问是自然感恩的流露,也为诗行增加了禅味。全遍意境由此得以升华。
诸位诗友觉得余秀华这首新作写得如何?欢迎一起交流、讨论。欢迎关注白马侃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