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谋的本质是什么?大概就是维持一个平衡。苏维埃初期列宁搞得“集体领导”也好,后来斯大林玩的强人政治也罢,这些都是维系权力平衡的手段。当平衡即将被打破时,一些非常尴尬甚至难堪的状况便会发生,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苏联那场大灾难便是如此。一场世界大战为各国都塑造了大量勋贵,其中有些人手握的权势大得惊人,其中就包括苏联的“最高副统帅”朱可夫元帅。
为啥二战结束后,朱可夫反而迅速在苏联的政治舞台上失去了席位?有人认为,胜利阅兵上朱可夫取代斯大林检阅三军一事是导火索。对于一位67岁的老人而言,要骑在马上走完整个仪式,风险确实大了些。斯大林没办法亲自上阵,朱可夫便是当仁不让的替代者。然而,老朱在阅兵场上的表现也确实太过分了一些:每经过一个方阵,他都必然要停在前面接受官兵的呐喊致敬,甚至刻意到有些耀武扬威的意味。
再加上当时还有一个小插曲:战争结束后,苏联将帅们齐聚一堂,打算拍一张照片刊登在报纸上。在最高领导人本人尚未到场的情况下,朱可夫竟擅自要求记者先给将军们拍一张照片,并且自己主动站在了C位上。更过分的是,后来这张没有斯大林的“大合照”居然流了出去,还成了一些报纸的配图,这更是令最高领导人大为光火。反正在斯大林看来,这朱可夫翅膀硬了管不了了,干脆处理掉得了。
仅仅被抢了风头就让斯大林决心搞垮曾经的苏联“最高副统帅”,这未免有点太小心眼了是不?倘若对此信以为真,那么你也太小看“政治”这玩意儿了。其实,直到1946年6月以前,朱可夫都牢牢握着一手好牌,再抢领袖两三次风头也不足以让他的权位轰然崩塌。真正害他的恰恰是他自己——只要朱可夫还是“朱可夫”,他就注定会玩完。到最后,不光是斯大林,怕是没有任何一位领袖能够容忍身边有这么一个角色存在。
众所周知,斯大林是一位卓越的控场者,没有他的信任和青睐,朱可夫完全不可能坐到如此显赫的席位上。换句话说,站在斯大林的立场上看,他从未怀疑过朱可夫的忠诚,是否继续重用后者,完全看后者是否还有相应的利用价值。
其实在二战过程中,朱可夫就做了许多近乎于“作死”的行为。例如在莫斯科战役前夕,他就毫不留情面、像是驳斥麾下参谋一样地否决了斯大林给出的所有防御设想,还当着一干将领的面阴阳怪气地说:“打仗这种事情不应当由您这位领袖来做,这种事儿交给我就行了。”纵观历史,这种话说出来往往非常危险,参考韩信的“多多益善”,倘若斯大林真的怀疑朱可夫的忠诚,这句话完全可以被视为对方试图独揽军权的表现。然而,斯大林不但并没因此打压朱可夫,反而不断拔高后者的权力,最终让他坐稳了苏联二把手的位子。原因不外乎两点:朱可夫能打,斯大林也知道他绝无可能背叛祖国。
二战结束后,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那会儿苏军总人数超过1200万,眼看战争远去,比起如何处理这规模庞大的官兵,更让苏联高层感到头疼的是如何安置那些显赫的军事统帅。斯大林心里清楚,倘若这个问题处理不好,那么这必将在权力核心内部引发一系列可怕的连锁反应。对此,他的办法是尽可能满足这些将帅“虚荣心”的同时,想方设法将兵权从这些人手里剥离。
例如,当时朱可夫身兼苏军驻德集团军总司令、苏占区最高长官等多个职位,军事行政一把抓,甚至遭遇紧急事务可以先斩后奏。光听这些头衔确实很唬人,但朱可夫却因此远离莫斯科,无法直接插手国内政事。
类似的有罗科索夫斯基,二战结束头几年一直以北部军队集群总司令的职位驻守波兰,后来波兰方面要人,莫斯科干脆送了个顺水人情,把罗科索夫斯基安排到波兰担任国防部长,顺便还领了个波兰元帅军衔。当年同朱可夫联手攻入柏林的科涅夫,虽然二战一结束就被调回莫斯科,还担任过苏联陆军总司令和第一代理国防部长等要职,但这其实也不过是临时被抬出来“替代”朱可夫的。1950年,科涅夫立马就被调任为喀山巴阡山脉战区总司令,丢到一个偏远军区“冷处理”。
与朱可夫不同的是,虽然一定程度上遭受了不怎么厚道的待遇,但大多数同僚非常理解高层的用意,因此也欣然接受了新的任命。连心里向来藏不住不痛快的科涅夫也没多说啥,然而朱可夫却并不乐于服从这样的安排。
1946年4月10日,朱可夫如愿回到莫斯科,他立马受到了英雄的待遇。当局一声令下,人们赶制了大量肖像和标语,张贴悬挂在莫斯科每个角落;朱可夫走到哪儿,都会被掌声和赞美包围。然而,斯大林很快就发现,朱可夫似乎并不满足于此——他从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刷存在感的机会,甚至敢于在许多重要的场合公开驳斥自己。朱可夫的意图很明显,他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应该成为苏联军队的统帅,且不说跟斯大林平起平坐,最起码也要被树立在一个显赫的位置上。
有一件事深深刺痛了斯大林。原来,苏联高层一直就部门该实行“一长制”和“二长制”存在争论。所谓“一长制”,就是一个权力部门及其下辖单位只设置一个说话算数的领导,由上级直接委派,有权处理部门内的一切事务。顾名思义,“二长制”则是在部门大领导身边设置一个副手,而按照规定,副手虽然比领导矮半级,但可以否决领导的决策,避免独断专行。
两种决策方式都有各自的优势,前者更加高效,能够有效避免内耗,但要摊上个水平糟糕的领导,那恐怕将是场灾难;后者则更加民主,避免没能力的人尸位素餐。在这场讨论中,朱可夫态度尖锐地声明了自己的观点,那便是要坚持“一长制”。
众所周知,苏联红军建立之初曾有一段非常折磨人的遭遇:那会儿的苏军堪称一支杂牌军,其中不但有工人农民、改编来的沙俄军队官兵,甚至还有被政府收编的土匪等等。尤其是在具备合格业务能力的军官匮乏的情况下,当局吸收了大量“即战力”,其中相当一部分便是乐于效忠苏维埃政权的旧俄军官。虽然早期军队的任命,大多是由苏军的缔造者、“十月革命”的策划者托洛茨基完成的,但他也悬着一颗心,生怕万一局势不利,旧俄军官突然反水,从身后倒打一耙。
为此,机智的托洛茨基同志想了个办法:他在连营以上的编制中设立了一个特殊职位,由最高层亲自任命;通常情况下,该职务无权影响部队指挥官的军事决策,但一旦事情不对劲儿,那么该职务不但可以立马叫停,甚至还能在特殊情况下取长官而代之。托洛茨基把这伙被赋予特殊使命的人称为“政委”,这便是我们所熟知的“政委制度”。
坊间一早就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德军对苏军政委可谓是深恶痛绝,甚至一旦俘获了苏军官兵,第一件事就是把政委从里面挑出来挨个处决。在德国人看来,这伙人根本就不配被视为军人。事实上,如今人们对苏军政委有着极大的误解,他们其实是一群伟大的战士。高层本想通过这些人加大对基层官兵的掌控,宣扬正能量,然而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思想觉悟比别人更高的政委们反而往往亲自带头冲锋,他们的伤亡率也远高于其他兵种。以至于到了1943年以后,最高统帅部专门下令,禁止苏军政委闲着没事就冲锋。
另一方面,政委对苏军的影响也并不都是正面的。卫国战争初期,德军的“闪电战术”大放异彩,规模庞大的苏军陷入了巨大混乱。在同友军失联的情况下,一些苏军指挥官试图先适当后撤以保留力量,政委却以“不准做逃兵”为由果断拒绝,强行“外行指挥内行”。结果,大量苏军部队因此错失了突围的机会,白白给德军刷了战绩。朱可夫对政委制度的态度显然就不怎么友好,基辅战役以后,朱可夫开始受到最高统帅部青睐,他曾多次向同僚们诠释了什么叫“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当然了,一方面是朱可夫确实能打,可以挽救危局;另一方面,苏联高层也确实没工夫跟他计较,像麦赫利斯这样的“高级政委”以大本营代表的身份到各个战线溜达,一回来就把各位将领的“黑料”偷偷摸摸捅给斯大林,后者也几乎不怎么追究。总的来说,作为“二长制”的政委制度在苏军基层编制中颇具影响力,但几乎从未约束过朱可夫这种级别的将领。
同时,军队中的“一长制”有着另一层意义,像德意志第二帝国、纳粹德国这样的军国主义国家,各个部门也从不设副职。不但如此,各部门长官还被赋予了大得惊人的权力,几乎可以随心所欲。按照解释,如此规定是为了培养士兵的荣誉感——想要出人头地?那就尽可能在战场上建功立业,拼命向上爬吧!二战结束后,当问题抛到人们头上时,无论是出于军人的荣誉感还是对权力的欲望,朱可夫自然而然要坚持军队的“一长制”。言外之意,倘若苏联军队只能有一位最高长官,那该是谁?当然是我朱可夫啊,难道还有别人?
虽不明说,却已经是在讨要权力了,这才是斯大林最担忧的事。本来二战结束后,朱可夫在苏军中的名望已盖过了斯大林,甚至后者的命令还不如“朱可夫”仨字具有效力。连斯大林都搞不清楚,眼下苏联军队到底姓“苏”还是姓“朱”了。更要命的是,越是纵容,朱可夫越是往前迈步。斯大林清楚,像他这样的角色,不争取到最终的胜利是绝不会罢休的;让他消停只有两种办法:要么满足他,要么搞定他。显然,斯大林选择了后者。
朱可夫回到莫斯科后正打算在政治场上大展身手,不料随后就挨了一记重锤。1946年4月下旬,戈亚金诺海关在西部边境截获了一列塞满名贵物件的火车,里面装满了从德国搜刮的稀罕玩意儿。根据调查负责人阿巴库莫夫的报告,这些东西足够装满85大箱,数目实在骇人,而它们恰恰属于朱可夫。同时,部长会议副主席布尔加宁也狠批朱可夫的作风问题,还把他的宅邸形容为“简直像是在德国境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朱可夫签字认错没多久,有人又弹劾朱可夫做事太自我,用专业的话说就是“典型的波拿巴分子”;更有人质疑朱可夫在德国跟西方首脑们来往密切,怕不是聊了些不该说的东西。总之这段时期,针对“胜利元帅”的批评如暴雨般纷纷往下砸,朱可夫很快就招架不住了。
1946年6月的高层会议上,斯大林总算抛出了最后的杀招。会上,朱可夫被质疑“从事叛国活动”,试图窃取国家权力。虽然这指控够狠,狠到足以要了老朱的命,但笔者认为,斯大林并非真正动杀心,这一步的试探目的更大一些。
斯大林在试探什么呢?正如咱们在文章开头所说,政治的本质就是维系平衡,斯大林估计是想看看,失去了朱可夫造成的动荡,究竟会对眼下的权力平衡造成怎样的冲击;搞掉类似于朱可夫这样显赫的军事统帅,会不会引发难以收尾的恶果。
果不其然,批斗会刚一开始,反对声就像海啸一般汹涌袭来。最先出面反驳对朱可夫指控的,偏偏是跟他颇有嫌隙的科涅夫。随后,罗科索夫斯基、华西列夫斯基等人也挺身而出,政客们的气势哪能跟这些血气方刚的军人相比?况且斯大林并不担心处理掉一个朱可夫,他怕的是拿掉了朱可夫会得罪其背后的军方势力;或是纵容朱可夫获得了想要的一切,会刺激更多的“朱可夫”们前来索取——把太多的功勋军人安排在权力核心插手政治,这是极端危险的。
但反过来看,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无论给朱可夫扣多大的帽子,斯大林从一开始压根就没动杀心。果然,虽然会开得惨烈,朱可夫仍旧有惊无险地度过了这关,他只是丢掉了职务,被下放到偏远军区罢了。
有趣的是,1953年,也就是斯大林逝世前没多久,朱可夫突然被调回莫斯科。只是后来发生的事情有些突然,斯大林还没来得及展示自己的意图便撒手人寰。要说命不该绝,朱可夫还当真捡了个大便宜;在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帮助赫鲁晓夫上位后,他也获得了丰厚的政治红利,如愿以偿地获得了当初垂涎的一切。
然而斯大林没有看错,只要朱可夫还是“朱可夫”,按他的性格就永远不会满足,只会在取得一个胜利后图谋下一个胜利。老朱也并非没办法破局,他只要学会装怂,跟在领导后边亦步亦趋就行了。然而谁敢想象会有这样一个“朱可夫”出现?当年在鬼门关走了一遭,朱可夫居然没有获得丝毫教训,甚至还变本加厉。他不断经常打断赫鲁晓夫的发言,甚至还当众人面“指导”赫鲁晓夫进行干部任命,仗着自己有拥立之功便为所欲为,最终彻底惹恼了赫鲁晓夫。只是后者不像斯大林那么懂得维护面子,直接把朱可夫一撸到底,这下,老朱连个偏远军区的司令员都没得做了。
战争结束了,肃反可以继续了。斯大林对苏联红军的破坏摧残比德国法西斯大十倍。
斯大林的个人权威重要,还是俄罗斯人民的福祉重要?现在还真有不少分不清这个起码常识的人。
朱可夫是一大纯粹军人,他若从政苏联早完蛋了
没有看清死后的下场
致敬斯大林!
人民只要不去歌颂残暴的好杀人者,人屠们就没有生存空间!
死打呢,真不是东西
军事将领最好少干预政治,只要干预政治的,都设有什么好下场,中、外的倒子太多了!
将军永远玩不过政客 将军不应该功高盖主
啥都扯上韩信,你真的很了解韩信?
二把手难当,是个高危职务!
功高盖主必然受苦
老朱不识时务
斯大林也就是另外一个希特勒而已,他随着苏联最终被历史所抛弃,任何人都如此,只有爱人民才是得到历史的认可和牢记。
分析的很客观。
朱可夫确实过火,拥立赫鲁晓夫的时候,竟然敢动用军队,后面更是疯狂阻止赫鲁晓夫裁剪军队降低军费开支,赫鲁晓夫没宰了他,都算是妇人之仁。
不懂政治的人不要乱说
美国有或者英国有这种情况吗?如果有类似的事情就没有大惊小怪了。是人吗
鸟尽弓藏 兔死狗烹加上作死的朱可夫。
朱的下场好多了,至少没有因为飞机失事而命丧异域,死了还背着叛国贼的骂名。
没宰掉老朱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