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不愧是你,把人性写得这么好《许三观卖血记》

五五说文化 2024-04-16 02:28:43

余华,让我看到了真实的人生

最初读余华的作品是《活着》,泪流满面,在虐人这方面,余华是毫不费力的。我们经常能看到关于他的以往采访,把余华称为“把快乐留给自己,把悲伤留给读者”的作家,不知道是否还记得他的名言,“写到这段我就高兴了,读者这不得哭死”。对于虚构与现实,他曾说“把悲伤留给虚构,把快乐留给现实”。我们从余华的作品中看到世间的残酷与绝望,但是却又让人充满希望。

后来读《许三观卖血记》,这是余华老师的经典作品,许三观是一个中国底层人民,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卖血度过生活中的一个又一个难关,新中国解放初许三观是城里送茧工。早年丧父母亲改嫁,在叔叔家长大。而当地的一个风俗是卖血,没卖过血可能连媳妇都娶不上。而让人心动的是卖400ML的血能抵得上半年的收入。

从书中能看出对血汗钱的理解,“力气有两种,一种是从血里使出来的,还有一种是从肉里使出来的。”用不着力气的活,花费的是肉里的力气,而使劲的活,花费的却是血里的力气,卖血耗费的同样也是血里的力气,所以人才会发虚,所谓用力气挣钱,一个卖血,一个卖汗。

每次卖血他们都选择喝水、胜利饭店炒猪肝、黄酒。

后来许三观和许玉兰结婚,随着三个儿子的出生,家里也热闹起来,三个孩子慢慢长大,发现一乐并非自己亲儿子,他并没有抛弃一乐,在得知一乐不是亲生儿子的时候,最终与自己达成了和解,对他如同亲生。

书中我们能看到,在特殊时期许三观看着骨瘦如柴的一乐,把卖血的钱都给了一乐,为了二乐早日调回城里也去卖了血,短短七天卖了三次血,卖了1200ml,晕倒后又让输入700ml,遇到大事,卖血成了他唯一能做的。

故事最后年过花甲的许三观,三个儿子也回到了城里娶妻生子。而他最想吃的却是炒猪肝。

我们看到40年来每次家里遇到事情都是他通过卖血来度过去的。没有悲惨的结局,他的善良是难能可贵的品质, 不管是为了一乐还是为了结婚,还是为了救命,他始终保持着人性的善,为了别人付出自己。余华说当初写完《活着》的时候,觉得光写中国人这几十年是如何苦熬过来的好像不够,还应该再写他们是怎么生活过来的,所以写了《许三观卖血记》。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