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男人能够克服道德观,在伴侣去世几个月就另娶她人?心理学告诉你真实答案!

陈曼心理 2024-02-26 11:06:47

亡妻尸骨未寒,男人却另娶新欢。这类社会新闻不少,为此愤愤不平者也不少,大家想不通的问题往往集中在:老婆去世才几个月就着急另娶的男人,是如何战胜自己的道德观的?

道德观或许有当下可以达成共识的统一标准,可每个人哀悼关系丧失的方式可是没办法整齐划一的。

普通人活得疲惫而惶恐,一个疲惫而惶恐的人负担不了理想。

有人另娶是为了更快的从伴侣离世的伤痛中走出来,逃离丧失之痛的日夜折磨;

有人另娶是为了让留下来的人能够恢复以往的正常生活,借以慰藉已逝之人的担忧.....

作为咨询师,我反而很好奇大家对于当事人选择的归因:为什么你觉得面对妻子离世、另娶他人这一情境,当事人最需要战胜的是道德观而不是自己对亡妻的眷恋和失去挚爱的创伤呢?

你可能会说,都上赶着另娶了怎么可能视亡妻如挚爱、对她还有眷恋呢?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你大概会认定:既然已经不爱了,能够拦住男人另娶的唯一门槛当然只剩道德了。不爱也就罢了,可基本的道德观总该有吧?何必吃相这么难看,不怕别人说闲话吗?

我们如此善用道德论评价一切,仿佛事物就该如此简单,正反好坏,清晰明了。每个人心中似乎都树立着一把笔直的道德之尺,我们用一条条规则约束自己,审判他人。

我们之所以那么确定这样就是坏、就是没有道德,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不能切身体会别人的处境。我们斩钉截铁的表示自己绝不会背叛、绝不会无缝衔接、绝不会在爱人去世后火速组建新的家庭,因为这些虚构的、想象中的“我”不会,所以我们就能理所应当的判定别人的行为。

可仔细想想,这其实就属于典型的旁观者用当事人的行为推导其动机,又用推导出来的动机反过来质疑其行为合理性的思维误区。

说得再简单点,就是我们俗称的——站着说话不腰疼。

人类个体的终极恐惧就是对死亡的恐惧。这个结论不是针对某一个人,而是每一个人。

所以,面对死亡带来的冲击,道德观是最不需要被战胜的,真正需要战胜的是我们对生命无常的难以理解和无法接纳,是对过去依恋关系被彻底斩断的介怀。这是一个完全超出爱不爱N个维度的生命议题。

也就是说,不论当事人生前跟老婆关系好不好、爱得深不深,只要他们相伴生活了十几年,哪怕是相互埋怨、相互怨恨着生活了十几年,一旦其中一方需要面对另一方的离世,问题的重心就从该不该的道德问题,转换成了一个关于如何面对丧失的应对问题。

那么,到底该如何面对亲密关系中伴侣的丧失呢?哀伤治疗大师威廉姆.沃登提出了“哀悼的四项任务”:

1.接受逝者已逝的事实

2.处理哀伤的痛苦

3.适应一个没有逝者的新环境

4.找到一个纪念逝者的方式

在第四项任务中,具体目标是要把你的丧失融入到现有生活中,与那个已经离世的伴侣建立一种持续的联系,同时为自己找到继续生活下去的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鼓励个体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建立新的关系,并在新的生活节奏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结合“哀悼的四项任务”,如果你愿意脱离受害者思维的视角来重新看待“老婆去世数月男人另娶他人”这一问题,你会看见更多人性的复杂,也会看见更多用仅凭道德做论断的谬误。

首先,每个人“接受逝者已逝的事实”所需要的时间是无法统一的。

你觉得几个月就另娶不道德,那你能给出一个你认为的符合道德的时间吗?几年?几十年?或者终身活在痛苦之中?我相信每个人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都是不一样的,而是事实是,没有一个人有资格可以为别人走出伤痛的时间划分一个所谓的“正常区间”。

你能说几个月的痛苦不是痛苦,几年的痛苦才能代表痛苦吗?况且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大家处理痛苦的方式其实是不一样的。很多时候,大众所要求的所谓“正常道德表现”仔细思考一下就会觉得很荒谬,我们觉得失去了妻子的男人就该每天茶饭不思,痛苦得无法正常生活和工作,仿佛只有这种形式的怀念才能被大家同情和接纳。而如果一个人短暂失落之后,决定带着对妻子的爱去建立新的生活,我们就会觉得这个人看起来很无情。

说白了,很多人其实根本不在乎别人是不是真的痛苦,也不关心他们的内在情感,大家只是更渴望听到一个关于至死不渝的深情故事,用以抚慰自己被“死亡事件”所激活的内心恐惧。因此,当事人的感受和福祉变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让自己感受到“死亡恐惧被抚平”的安慰:如果一个人去世以后,伴侣都能以痛苦之姿多捱那么几年,不管是否处于真心,似乎都能让死亡变得不那么可怕了。

但事实上,不论是当事人还是看客,面对生命议题最重要的功课都是接受生命无常这一事实本身。有人用长久的缅怀来协助自己接受,也有人会用行动上的快速抽离来协助自己接受。

其次,一个人处理丧失伤痛的方式和他对伴侣的感情浓度没有直接的相关性。

有的人在伴侣生前已经尽了最大的义务去照顾她、陪伴她,伴侣也在这段关系中幸福的度过了一生,那么作为一个具备主体性的人,当伴侣去世后,他完全有权利去选择以一种怎样的方式去展开接下来的人生。

对于看客来说,他们重视的只是悼念的形式而非别人整个情感经历的过程,试想一下,作为一个深爱他的妻子,她难道会希望自己的伴侣之后都要活在失去自己的阴影中,永远不再快乐吗?我相信她希望的肯定是对方能够早日走出来去建立新的生活。

相反,有的人在妻子尚且活着的时候并没有好好对待她,反而在她去世之后表现得痛不欲生,那你又去怎样审判这两种人对伴侣的爱呢?这时候论断出来的道德真的是客观的吗?

更不用说,很多人在伴侣去世后还要面对照顾幼小的孩子、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等一系列复杂处境,在这种情况下,和新的人建立关系,分担生活中的压力难道不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吗?他把孩子照顾好,确保孩子能够在一个正常健康的环境下成长,这难道不也是对妻子的一种爱吗?

事实上,和一个新的人开始新的生活恰好可能是很多人排解伴侣丧失之痛的一种方式。为了把自己的注意力从妻子的离开上转移走,一部分人选择了疯狂工作,一部人可能彻底摆烂、沉溺于酒精,还有一部分人则是带着这种情感投入新的关系。

所以,仅凭另娶行为就断定一个人背信弃义、无情无心,是武断且伤人的。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那种因为痛苦不能承受之重而不得不通过其他手段让自己好受一些。为什么宁愿被别人戳脊梁骨也要这么做?如果这个人本身不是那种没皮没脸的浪子做派,大概率便是因为自己已经痛苦得顾不得所谓的体面了。

最后,一个人最终找到的“纪念逝者的方式”本来就无需符合众人眼中的“道义”,只需要能与自己达成和解。

一个事实就是,人本身就是复杂性与矛盾性兼具的,生活中没有那么多对立存在的东西,世界是一个包罗万象的万花筒。

对过世妻子的怀念与男人爱上新的人不是一个有你没我、不可相容的事情。人的情感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逝者已逝,作为人本身我们自己也要继续生活下去,难道就因为伴侣去世了,我们的灵魂就要彻底随她而去,只有这样才配称得上是“道德”吗?

人的情感转变和机缘机遇的发生都不是我们可以去控制的事情,结识了新的人,有了想和她建立关系的欲望,这本身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妻子去世后,男人的单身状态持续的久不能说明他就更有道德,也可能是之前的关系已经让他感觉到疲累,于是关系结束后他觉得一个人生活更舒适罢了。

我们不能去拿道德规训自然发展的人性,选择怎样生活从来都和道德无关,只不过是情感、需求和环境变化等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之一罢了。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想过的生活的基本权利,但我们为什么那么容易对他人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道德审判标准呢?我认为这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离真实的情感关系和具体的人太远了。

不管是影视作品还是文艺作品,都在向我们传输一种更为直接和简单的认识世界的价值观,我们理解的爱多为浪漫爱,我们对人性的认知是单一的、浮于表象的,我们理所当然觉得事物一定得是这样,人一定要那样,但现实会一步步告诉你——没有这么简单。

在我接触的来访案例中,很多人都会问出类似的问题,觉得怎么也难以相信一个忠厚老实、看起来为人正直的伴侣会背叛自己,当一个人看待世界和其他人的视角过于非黑即白时,现实给你的冲击就会格外强烈,但好处是你也能从痛苦中窥见这个世界的真实样貌。

偏好用道德观苛责别人的人,往往也会在内心秩序上用更大力度苛责自己。希望看完这篇文章的人都能明白,当你不再用一元视角去看待问题,当你真正理解和接受了世界的多面性和人性的复杂性时,面对困境时我们反而更容易走出痛苦,做到与命运和解、与自我和解。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