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记忆】张明福:老德州城的“四座阁楼”

禹贡怀旧 2024-11-24 12:50:44

说到明清德州古城的风景名胜,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矗立在州城内外的四大名阁,即玉皇阁、文昌阁、振河阁、文武阁。这些阁楼本身既是城市的一道道靓丽风景,同时它们一直在恪尽职守地装点着德州这座城市。

一、城南御道上的玉皇阁

玉皇阁曾是德州城地标性建筑,坐落在南关街南头,即德州去平原、恩城的官道上,明成化十六年(1480)创建。玉皇阁属于道教建筑,占地约0.33公顷,为明清德州建筑艺术较高的古建筑群。阁分上下两层,下层为过街台座,高10米,宽30米,深20米;基座中间有拱形门洞,骑在南北驿道上,为战时必守之地;门洞内两旁各掏砌有一米见方的神龛,名“黑虎”、“玄坛”,内有骑虎塑像。上层是坐北朝南的阁楼,面阔五间20米,进深三间15米,歇山双檐9脊顶,黄色琉璃筒瓦覆盖,殿脊和四角都安有兽头和站人等装饰。庙正面安装朱红色长条木格花棂门,庙内正中供奉王冠黄袍的玉皇大帝泥塑贴金像,左有金童,右有玉女,两旁是二十八宿天兵天将。

殿外东南隅,原有慧光寺一座,早年湮没。后在原址建十方院,亦因年久失修,清末只遗大铁钟一口在原址上。铁钟于1947年被毁。

阁西为道教庙宇,庙门坐西朝东。进门后,向北拐有坐西朝东的二门一座,与玉皇阁底座西侧相对,二门东北有去玉皇阁的坡道,内宽约四米,可直达玉皇阁。二门内,南面是客厅三间。客厅对面正殿(前大殿),面阔四间20米,进深四间15米,歇山单檐,琉璃筒瓦盖顶,内供太乙真人。西廊三间,为雷祖殿。正殿后有老君殿一座,面阔15米,进深10米,正中供奉太上老君。老君殿后庭院内植花草树木,殿西院落有北房三间,为守庙道士的宿舍;殿东头平房三间,为庙内伙房。

玉皇阁规模虽不甚大,但明清两代它起着德州区域道教中心的作用。除每月农历初一、十五开放致祭外,每年九月初二组织玉皇阁“舍经会(施经会)”更是远近闻名。舍经会前,玉皇阁住持出面向当地豪绅、商贾以及知名人士广发请柬,邀请人们参加施经会,目的是向他们化缘,募集舍经会资金,用于印制经卷费用。各地的道观、宫、院都派出对经卷有较深造诣者来玉皇阁,参加施经会和领取经卷。场面甚是壮观。

1946年解放德州时,解放军从玉皇阁突破入城,但攻打玉皇阁的战斗极为惨烈。由于它高居南门外主干道上,不仅是进出德州的门户,而且站在十几米高的玉皇阁上,可以俯瞰德州整个城市。玉皇阁与身后的城楼和角楼遥相呼应,非常易守难攻。当年按照部署,玉皇阁应是由渤海军区特二团来攻取的,由于该区域分散有多处敌军据点,特二团虽然伤亡重大,但迟迟未能靠近。攻城指挥部不得不临时改变部署,将攻打玉皇阁的任务交给刚刚打下飞机场的特一团三营。特一团三营不负众望,顶着密集的枪林弹雨于八日晚逼近了玉皇阁。经过一天两夜的激烈争夺,特一团终于在十日凌晨将其占领。玉皇阁失守后,国民党中将王继祥等顾不得穿袜子,赤着脚躲进东地医院。第二天上午,渤海军区特一团、特二团包围了东地医院,王继祥不得不在投降书上签字画押。

由于德州的解放,掐断了济南、天津、北京、以及石家庄之间的铁路联系,中央军委考虑国民党反动派不会善罢甘休,势必要发动夺回德州的战争。所以中央军委果断命令德州军事管理委员会,将日伪发电厂的设备运送到沂蒙山区,将玉皇阁、飞机场、兵工厂、发电厂、卫氏博济医院等战略设施逐一破坏掉,玉皇阁从此只是存储在人们脑海记忆中了。

二、文庙建筑群中的文昌阁

文昌阁是德州学宫建筑群的单体建筑之一,位于德州文庙的东侧,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知州刘道创建,毁于清末民初。有趣的是它虽是德州旧城的至高点,但历史上却曾经多次增高;它的名称却是有时称“阁”,有时叫“楼”。

文昌阁气势恢宏,“阁以穹测,为赤五十;环而计弓,三十有六。上出云霓,下临无地。网珠承乎夕露,飞拱耀乎朝采。戟棂缘之以起势,殿庑于焉而表盛,岿然方州一巨观矣”。在文昌阁修成后的第二年,德州即有宋鸿儒、魏君谟、金炼、申明书四人一块考中举人,并且宋鸿儒还是这一年山东省的解元,大家都以为这是文昌阁给德州带来的祥瑞。

以文昌阁为至高点的德州文庙建筑群,是德州人心中仰慕的文脉胜地。德州人认为这里应是德州城市的至高无上之地。可是,清康熙年间,有人在玉皇阁的东南部紧靠玉皇阁的慧光寺遗址上新建了一处佛家寺院,名叫“十方院”。在建造十方院时,有人将佛阁的高度故意修高超过了城内的文昌阁。恰好此后德州在科举考试中学子们成绩下滑,中举人进士的数量明显减少。大家将文化衰败现象归结为十方院的高度超过了文昌阁,认为德州文脉是“为浮屠所压”。赋闲在家的北李家族翰林李柄也认为,十方院的佛阁高过文昌阁,是“以客夺主,阴掩阳,于法不利”,破坏了德州城的风水。于是,经与众乡绅谋划,大概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左右,州城士绅专门对文昌阁进行加高处理。从此,“形势复振,人文亦日起”。

由于十方院破坏了州城风水,受到众多德州乡绅的诟病,故其香火一直不够旺盛,后来直接变为一片荒草地。清末时,此处还遗有大铁钟一口。1947年,铁钟也被毁掉。

文昌阁增高处理后又数十年,阁楼建筑逐渐倾圮,而州人的科第水平又回到原地。这时的文昌阁,也在人们的习惯中叫成了“文昌楼”。曾经学过风水学的江西人赖珤上任德州知州,看到文昌楼的破败景象,徘徊良久说:“是宜崇之,使壮丽。”于是,德州乡绅开始开始筹集款项,购买建材,准备施工。山东督粮道台汪汉倬听说后,当即捐俸三百金,安排德州仓大使□某、监生杜某来监督管理该项工程。重修工程开始于乾隆十六年(1751)之秋,落成于乾隆十七年(1752)二月。这次重修,文昌楼比先前又增高了三尺,外观也更加辉煌壮丽。

三、西城墙上的振河阁

振河阁是古城德州著名的赏河景观,它坐落在德州大西门以北、小西门以南约100米处的西城墙上,由明代署济南府同知、德州知州孙森遵照山东巡抚黄克缵的指令于万历四十年(1612)修建。为建此阁,孙森将此处30米长的城墙在原宽9米的基础上向外加宽5米,墙头顶部呈现“凸”字形平台。振河阁为二层方形,高约10米,底面宽约6米,砖木结构,斗拱重檐,筒瓦方攒尖顶,小巧玲珑,挺拔秀美。沿木梯可上阁顶,阁顶四周环廊,绕以木栏。

德州砖城修建于明洪武三十年(1397),由于运河水不断泛滥,特别是弘治年间的大地震,使旧城城墙多处坍塌,多个敌楼颓圮,城门倾斜,到了万历年间已经破败的不成样子。万历三十八年(1610),山东巡抚黄克缵认为德州地势险要,不仅是北京的南大门,而且是漕粮重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不能任其这样破败下去。当时,正逢万历三大征之后,国库空虚,加之连年灾异,百姓尚不能丰衣足食。黄克缵认为紧靠德州一州或济南一府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于是便决定集山东六府之力,对德州城进行重修。这是继明洪武三十年(1397)建成德州城后的第一次大修。工程完工后,用所剩余物料修建了振河阁和城东南城墙上的雁塔。

德州城的这次重修,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所需木材、石板、石块、石灰等物资通过运河由天津和通州运来德州,既保证了工期,又大大节省了费用。据时任武德兵备道佥事陈亮采《修德州城记》描述:由于德州地处平原,木材及石料均需外运,因此,最初工程预算为金钱五万,工期三年。后大家集思广益,全部物料从渤海湾经大沽口入天津,然后顺运河而上,到达德州,实际用钱三万,用时两年,比预算节省2/5,工期一下子缩减了1/3。为感谢山东巡抚黄克缵对德州城的维修,德州百姓曾自发地将该振河阁当作祭奠山东巡抚黄克缵的生祠。

振河阁作为德州赏河最佳地点,修成后曾引来无数文人骚客吟诗题咏。程先贞在《秋日登州城西楼》里写道:“城尖飘渺挂飞楼,极目天涯一望收。”清朝江南才子诗人李雯,在登德州城看到小西门外的美景时,情不自禁地写道:“地尽东藩接北平,高楼南望暮云横。天波近落明河水,飞鹢斜临却月城。冰雪寒深迟禹贡,鱼龙夜水卫神井。故乡粳稻参差发,为想来年春草生。”康熙年间的诗人田同之,在他的《德州竹枝词·振河阁》写道:“阁中思渺渺,阁下水沄沄”。站在廊栏内,眺望运河、古城、驿道,美景尽收眼帘。特别是眺望那奔流不息的大运河,从西南方向古城顺流而下,河面上一行行长蛇阵般的漕粮船,摇橹鼓桨,白帆片片,向德州城驶来,近而又绕城北去。码头停泊着画舫舷窗的官船,竹蓬瓦盖的客船,南北货运的商船,舟樯如林,密密麻麻,联接如指,衔尾相连。俯瞰城内,炊烟袅袅。沿河街道的店铺,客栈、饭店鳞次栉比,酒旗高挑,幌子醒目,冲天招牌,白天熙熙攘攘,夜晚灯火万点。尤其是晨光微熹或艳阳夕照时分,城堞楼阁,古道驿马,大河桅樯,融为一体;清代学者卢见曾的《里门感旧诗》生动地描述了这一景象:“登高凭眺见河桥,历历帆樯入望遥。古寺烟稀春水断,离离禾黍长秋苗”。

清雍正十二年(1734),为避免运河对德州城的冲刷,遂将城西运河弯曲河道挑直,大运河远离德州城西三里之外,振河阁由于远离河道而丧失观景功能,昔日登攀的盛景不再,并逐渐走向冷落荒凉。民国时期,振河阁已成了危楼。1937年10月,日本鬼子进攻德州,在轰炸小西门时将振河阁给炸塌了。1959年,开拓迎宾路时,振河阁所坐落的那个墙台,正好处在迎宾路上,也被夷为平地,从此存世360年的德州振河阁彻底消失了

四、柴市东首的文武阁

德州文武阁,原叫“长生阁”,位于今明月湖公园中的假山西南,原药王庙前通往陵县、临邑方向所经的柴市街东首的官道上,由陈洪谏个人出资创建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拆毁于解放初期,中间经过两次大修。初名长生阁,后易名文武阁。

陈洪谏(1614-1699),字宪宸,号觉庵,顺治五年(1648)举人,十六年(1659)进士,历官四川合江县知县、云南临江府推官、江苏兴化县知县、袁州府同知、抚州太守、陕西神木道兵备副使,为官期间,曾得到“慷慨住事,所至以才干称”的好评。康熙二十二年(1683),陈洪谏致仕归里。当他看到南北通衢上的玉皇阁后感到甚是气派,认为柴市街东首官道上也应该有一座骑道门楼才能相得益彰,取得知州肯定后,便亲自查看地形,设计图纸,购置物料,招募工匠等。

文武阁为砖木结构的两层骑道门楼,高约十米左右,基座是青砖墩台,正中为城门洞,供行人车辆穿行,墩台的顶端为一圈城垛口。墩台南北两侧各垒有上下台阶。楼上主要建筑为一间内外向(即面西又面东,面东为外向,面西为内向)的门楼,朱红木格棂门,东西两檐,四面环廊。正中一道木雕花棂屏风将空间分成两部分。面东的部分供奉的是关公,左手托《春秋》,右手胸前捋须,两旁分别站立着周仓、关平,其中周仓双手扶立青龙偃月刀,关平双手抱汉寿亭侯将军印。面西则为文昌帝君坐像,为民间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也叫文曲星。文昌帝君右手提朱笔一支,左手端一墨盒,两旁各站立一个书童。所有人物造像,均是泥塑彩绘。此阁孤峻杰峙,与城上雁塔、黉宫、奎楼参差掩映,颜之曰“长生阁”,取“迎紫气东来”之义。

说来也巧,创建文武阁的时间为康熙二十八年(1689),此后州城真得是“人文蔚起,科第联翩,闾阎扑地(里巷遍地),商贾辐辏”,州人皆认为这是修建长生阁的效应。

乾隆年间,南城李氏家族进士李世垣曾对长生阁进行过两次重修。李世垣,字星门,雍正三年(1725)举人,四年(1726)进士,历官陕西富平县知县,兴安直隶州知州。民国《德县志》记载他,“初任陕西富平县知县,修北山湖以兴水利。探知邻邑巨盗行踪,果断予以逮捕之。一日结积案数十。曾将富平县南湖书院修葺一新,并创建义学五处。后升任兴安直隶州知州。任内,筑江堤,创文峰书院。陕甘总督刘统勋荐治行第一,以知府记名。因足疾告归,课徒自给,游其门者俱有所成就。年七十四卒”。根据李世垣撰写的《重修长生阁记》,可知长生阁两次大修的时间与原因。

雍正三年(1725),长生阁毁于火。大约是在乾隆初年,已经考取进士并走上官场的李世垣与州学生员曲惠庵君两人出资加以重修,史称第一次重修。

乾隆二十八年(1763),李世垣以老病归籍。一天,他策杖来到长生阁下,见此阁溃裂有欲圮状,心中感到奇怪,便问周围居住的人,得知乾隆二十六年(1761)运河决口,平地水深丈馀,瀰漫数月,祠宇民居几乎漂没无遗,而长生阁亦罹此灾。李世垣便发动州之荐绅人士及耆老等,商量再次对其进行了修复。这次重修,厚其墙垣,培其基址,期望长生阁能够长时间不坏。清末以来,人们根据阁中所供神仙为一文一武,故习惯称其为“文武阁。”

文武阁的消失,有人认为是日伪政权于1943年修建兵工厂至卫氏博济医院的水泥马路时拆除的,也有人认为是解放初期在这一带大规模修建工厂时拆除的。总之,这座在德州大地上屹立了近三百年的楼阁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没了。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