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销量也不发,市场部会伤心的

如梦初醒说车 2024-08-14 21:48:38

文|鐵西區的李子

卷不卷这把火竟然都能烧到周销量上面来,实在是让人意想不到。

周销量这东西其实颇有用途,至少在前几年对蔚小理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尤其是那些售价在30万以上的车型,BBA的规模没有大众、丰田那么大,是“xx万以上SUV周销榜”这类榜单让消费者知道,原来蔚小理的车型对比同级别的BBA已经不落下风甚至反超,市场认知方面的效果可谓拔群。

把周期压缩到每周一次更是妙招。每周告诉市场一次,“我们的销量已经可以跟BBA掰手腕了”,以极短的周期反复循环传递信息,BBA之前被搞崩心态、陷入价格战,蔚小理迅速崛起站稳脚跟,周销量榜单绝对功不可没。

来自理想汽车官方微博

每周发销量榜这件事,绝对可以说是汽车行业市场部的一大壮举。毕竟以往汽车业市场部的很多工作实在是……用时下挺流行的一个概念来说,叫假努力。

我在公关公司工作过一些年头,对那套流程算是了解。

日常的工作是每个月针对品牌及各个车型出四五篇软文,从选题到执行,再到甲方市场部审稿、修改,平均每篇要用三四天时间。公关公司对待这些稿子是认真的,甲方厂商对待这些稿子也是十分严苛。然后这些文章会被发在汽车之家等媒体的“厂商动态”那类专区里,那是一个绝对不会有任何用户点开的页面,是北京站的9¾站台,是明珠塔的三十九级台阶,是你家里永远落满灰尘却清理不到的虚空角落。

车媒之所以会发这些稿子,纯粹是为了给个面子。公关公司和厂商基本也都明白这些稿子写完了也没人看,但仍然会定期固定产出。

还有一些更重要的稿子,比如新车发布会新闻通稿、新车上市产品大稿、新车首次试驾大稿等等。这些稿子短的千字上下,长的大几千字,且均要求语言华丽、要有“气势”。这些稿子耗费的精力远远更大,但也一样是没有人看的,唯一的作用只是给部分车媒里的混子用来复制粘贴。

再到客户部的工作,听起来很高大上,制定传播策略、制定传播方向等等。没必要说得多细致,一想就明白,制定出来的策略和方向肯定是影响不到媒体的,除非有费用;至于严格按照计划进行传播的文案部稿件,写出来也根本谁也看不到,能起到什么传播效果反而是见了鬼了。

当然,这并不是说公关公司都是吃空饷。媒介部要跟媒体维护关系,出了负面消息要想办法压下去,平时有什么选题多想着点自己,再加上有费用的投放(这种的确会按照甲方的方向来撰写);还有就是活动部,举办活动的时候搭建舞台、维护现场等等这类。

但是因为这些工作只有在关键节点上能起到作用,只是在特定的时刻能够呈现出来,难以量化。而厂商市场部当然想要自己花出去的公关费用有可以持续呈现的结果,有可以清晰量化的指标——至少跟领导汇报时好听一些——于是造就了市场部公关这一块的大量无用功,即假努力。

截图自汽车之家“品牌文章”板块,即专门发软文的板块,别信那些浏览量,这些稿子没人会真看,它们的字体都和正常文章不一样。

个人没有过广告公司工作的经历,但是想想也能明白区别不会有多大。就像公关公司一样,广告公司的文案部这一类本该是创造性的劳动部门也是最被边缘化的,广告的实际意义只是投放和曝光,具体的内容则无非千篇一律的华丽辞藻和空洞的镜头,打动不了任何人。

造就的结果是,汽车广告十分乏味,唯一对厂商有所帮助的只是信息露出。而当厂商想要一些真正优秀的广告作品时,那些早已被假努力异化了的,已经丧失了创造力的团队,已经不具备创作优秀广告的能力了,于是广告抄袭大行其道。

当下的汽车业是不是进步了?这一点我不敢说,毕竟已经不在那个体系里了。但是从直播卖车这个板块的运作来看,差别不大。现在直播卖车的通行规则是找好看的女生做主播,装作无意地有意让观众看看腿——和好莱坞B级片的法则一模一样,剥削女性找观看量——把流量搞上去就行。

最开始是做有实际意义的工作;然后为了让领导满意,加入一些容易汇报的表面文章;然后表面文章成了行业惯例,不得不做;最后表面文章成了主要工作内容,可量化的、可汇报的无效工作成了核心内容。

领导看员工加班成那样,汇报工作内容那么丰富,露出欣慰的笑容;员工累成狗,每天早起照镜子都要问自己“我都在做些什么”,姑且每个月看着工资进账聊以慰藉。假努力就是这么形成的。

实际上已经跟情侣吵架没什么差别。谁犯了错之后,总是要献一些不咸不淡的殷勤,找一些不咸不淡的话题,提供一些不咸不淡的情绪价值,之前网上有很热门的帖子:某个男生每次犯了错误之后,总会把家里所有瓶瓶罐罐拧得死紧,然后等着女朋友找自己帮忙,矛盾自然化解。

市场部如此,其它部门又会好到哪去;汽车公司如此,其它公司又会有多大不同。想想也能猜出个大概。否则哪来的那么多会要开,还总要在下班之后开。

封面来自《广告狂人》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