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四大恶人,遗臭万年,看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小卒话史 2023-10-10 22:13:59

文|小卒话史

有人说三国时期,曹操是最大的恶人,是不是?那是因为你不懂曹操。

不夸张地说,三国时期你选英雄,一定是曹操,你选其他人,肯定就错了。小说《三国演义》把曹操的奸诈、阴险渲染得无以复加,不过历史上的曹操可不是这样。在诛杀董卓这件事上,他苦劝说袁绍无果的情况下,自己带上三千没有接受训练的农民兵,力战终日,跟董卓拼斗,结果全军覆没。曹操自己差点被活捉,幸亏曹洪相救。

但这一战,却扭转了中国的新时代。曹操是军事天才,他带着这些没有接受训练的农民兵跟董卓的胡人兵死磕,他不知道这是以卵击石吗?他是知道的,但如果自己不上,没有这场血拼,不可能提振大汉人心。

所以,曹操了不起,更不是所谓的恶人。

而今天要说的三国时期的4个恶人,个个都可谓是遗臭万年,看看他们有没有你熟悉的角色。

NO.4孙綝(chēn)

孙綝是浙江富春人,权巨孙峻堂弟。孙峻去世时,接替堂兄掌控朝廷,迁侍中兼武卫将军,领中外诸军事。他是三国时期最年轻的权臣。

孙綝巧妙地任命滕胤为大司马,将他远离朝廷,巩固了自己的地位。接着,他又镇压了吕据、滕胤的反抗,

但权力之于人,常常让人产生狂妄和嚣张。孙綝也不例外,为此,他树敌很多,烧掉伍子胥庙,破坏各地佛寺并斩杀僧人,破坏民间信仰,这些举动无疑增加了他在朝野的不受欢迎程度。

而且孙綝的狂妄,更体现在对皇帝的操控上,孙綝废黜吴主孙亮为会稽王,立琅邪王孙休为帝。曹魏大将军诸葛诞反对司马氏专权,东吴遂派遣军队救援。然而,孙綝未能成功拯救诸葛诞,反而将自己重要的将领朱异杀死,使得朝野对他愤恨不已。孙綝的狂妄,最终引发朝野的反抗。张布和丁奉等人密谋除掉孙綝。

孙綝自知大势已去,企图逃跑,却被张布、丁奉捉住捆绑起来,最后被斩首示众,东吴王朝对他的尊严不留余地。孙綝去世时年仅28岁,被夷三族,朝廷将孙峻、孙綝从族谱上除名。

NO.3司马懿

故相国懿,匡辅魏室,历事忠贞,故烈祖明皇帝授以寄讬之任。懿戮力尽节,以宁华夏。又以齐王聪明,无有秽德,乃心勤尽忠以辅上,天下赖之。——《三国志》

有人说司马懿的才智远在曹操和诸葛亮之上,不知你是否认同,但可以肯定的是,司马懿是三国时期最后摘桃子的人。虽然司马懿忍辱负重、有心机,也笑到了最后,不过,他的所作所为,却让很多人不齿。

司马懿是河南温县人,此人聪明,善于揣摩对手心理,善带兵打仗,多有谋略。佐命三朝,受遗二主。

司马懿在曹魏居功至伟,西拒诸葛、东征公孙,外擒孟达、内袭王凌,“兵动若神,谋无再计”。然而,外宽内忌,平定辽东公孙渊,大行杀戮,以为京观,致辽东荒残。高平陵之变,天子在外,内起甲兵。违背洛水之誓,赶尽杀绝,诛戮曹爽及其支党,并夷三族。

常言道“举头三尺有神明”,司马懿指洛水发下誓言,保全曹爽及支党身家性命,然誓言如风,公然失信天下,终于开启华夏三百年之大乱,使两晋南北朝篡位弑君,屡见不鲜。所谓“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虽自隐过当年,而终见嗤后代。”而平定辽东,屠襄平城,使辽东政权荡然无存,然亦使夷狄崛起,为五胡乱华理下祸根。终于王凌、贾逵作崇,司马懿最终一命呜呼,含恨离世。

NO.2贾诩

贾诩是甘肃武威人,一生辗转依附董卓、李傕、张绣、曹操,参帷幄之谋,运筹决胜,算无遗策,经达达变,有良、平之奇,号为“毒士”、三国第一鬼才,虽位至三公,却为后世唾弃。

贾诩出身平凡,但他却凭借自己的实力被举孝廉,入朝为官。

当年董卓伏诛之后,李傕、郭汜准备逃亡之时,贾诩献计,起兵犯长安,终于杀王允、逐吕布,致李傕、郭汜之乱,使天子蒙尘,百官流离,长安城内,血雨腥风,朝野大乱,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夫仁功难著,而乱源易成,是故有祸机一发而殃流百世者矣。

贾诩片言只语劝李、郭犯长安,自古兆乱肇祸,未有如此之甚。

建安四年(199年),袁绍遣人招降张绣,并与贾诩结好。但贾诩回绝了袁绍来使,并力劝张绣投降曹操。并说袁绍不能成事,反观曹操不但惜才爱才,而且手握天子王牌,名正言顺。张绣欣然同意。

曹操见到贾诩拉着他的手说:“使我信重于天下者,子也!”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操在立嗣问题上举棋不定,曹操旁敲侧击问贾诩。贾诩没有正面回答,而是举了袁绍和刘表的例子,曹操会意,立了曹丕为接班人。

黄初四年(223年),曹丕问计于贾诩:“我想统一天下,吴、蜀应先征讨哪个?”贾诩建议应先治理好国家再动武,曹丕不听,结果无功而返。同年六月,贾诩去世,终年七十七岁,谥号肃侯。

虽然贾诩有功于曹魏,但他死后的名声并不好,被人们称为“毒士”。

(贾)诩之罪也,一何大哉!自古兆乱,未有如此之甚。

为《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说,当董卓被诛,元恶既枭,天地就要恢复太平,而贾诩以片言挑逗,战火又燃。因此贾诩罪大恶极,百身莫赎。

NO.1董卓

卓有才武,旅力少比,双带两鞬,左右驰射。为军司马,从中郎将张奂征并州有功,拜郎中,赐缣九千匹,卓悉以分与吏士。——《三国志》

董卓甘肃岷县人,以才武旅力知名当世,身经百战,拜将封侯。拥兵伺隙观畔,正逢何进逼迫何后铲除宦官,四处召戎时,遂率军进京。

因北邙山救驾之功,擅权废立,专制朝廷,授意朝廷拜其为太师,相国,封郿侯。

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诛除异己,威震天下。

是时洛中贵戚室第相望,金帛财产,家家殷积。卓纵放兵士,突其庐舍,淫略妇女,剽虏资物,谓之“搜牢”。人情崩恐,不保朝夕。及何后葬,开文陵,卓悉取藏中珍物。又奸乱公主,妻略宫人,虐刑滥罚,睚眦必死……——《后汉书志》

董卓鸩杀太后、少帝,独揽大权,阶祸肇乱,暴虐不仁,“祸崇山岳,毒流四海”,自书契己来,国亡驱除之际未有若斯之乱且酷。自谓郿坞方盛,汉鼎可移,殊不知祸盈恶稔。紧接着,关东群雄就推举袁绍为盟主,在初平元年(190年)兴兵二十万讨逆。

192年,王允用计,吕布反戈,董卓伏诛,并夷三族,可谓遗息万年。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必删。)

1 阅读: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