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败有凭:1948-1973年埃及军队发展漫谈

奈何桥等你 2024-09-26 18:18:24

参与中东战争的主要阿拉伯军队是埃及、叙利亚和约旦的军队,而黎巴嫩、伊拉克、沙特阿拉伯、伊朗和阿尔及利亚的军队则发挥了较小的作用。在埃及和叙利亚人的长期控制下,巴勒斯坦解放军也在行动;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游击队员前者们经历了更多的战斗。

在几乎所有战役中,阿拉伯国家的敌人都是以色列。例外情况分别是也门内战——埃及军队与也门保皇党作战;以及1970年至1971年的约旦内战——当时侯赛因国王在激烈而血腥的战斗中将巴解组织赶出了约旦。

(1953年,埃及伞兵营的士兵在开罗革命政权成立一周年庆典上拍摄的照片。一名男子举着纳吉布将军的画像。)

中东的现代战争始于1947年,当时叙利亚人、埃及人、约旦人和黎巴嫩人与巴勒斯坦的犹太定居者产生了一系列非正式的战斗。5月15日,即以色列被宣布为主权国家的第二天,阿拉伯入侵开始了。从那时到1973年,发生了五次战争: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西奈战争);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六日战争);1968-70年战争(“消耗战争”)和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十月战争)。

中东战争中的外国军事影响以及政治介入也非常明显。例如,1948年的埃及军队主要装备英国武器,采用英国的作战方法;叙利亚和黎巴嫩军队在1947年至1948年装备的则是以前殖民他们的法国人的武器,使用的是也法国战术。到1967年,埃及和叙利亚基本上装备的是苏制武器,苏联的军事学说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在1973年之前。在“消耗战争”期间,埃及军队基本上从头到尾都是苏制,对苏联来说,这场战争是一个检验新武器、坦克和装备的机会。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最终演变成了使用美国武器的以色列部队和使用苏联武器的埃及-叙利亚部队之间的对抗。西奈沙漠和戈登高地的激烈的坦克战斗几乎成为了美苏超级大国武装对抗的预演和缩影。

(1953年,埃及骆驼军团在开罗参加游行,这些士兵大多是努比亚人或苏丹人。)

与此同时,阿拉伯人一直遭受缺乏统一指挥的痛苦。他们甚至很少相互合作,而只是同时打各自的战争。1956年,埃及、沙特阿拉伯和叙利亚计划“联合防御”,并在开罗举行的首脑会议上提议对以色列发动战争。因侯赛因国王拒绝放弃英国的补贴,这个想法最终失败。1964年,13个阿拉伯联盟国家(1981年为22个)的领导人在开罗会晤,成立了阿拉伯统一最高司令部(Unified Arab High Command)。1967年6月5日开始的六日战争实际上宣告了该组织的破产,但纳赛尔在1968年4月重新启动了这一计划,旨在动员、协调和指导1.15亿阿拉伯人对抗以色列的努力。然而,阿拉伯最高司令部从未在理论层面上发挥作用。

而且,阿拉伯军队还有宗教信仰带来的心理障碍——“如果真主愿意”。直到20世纪60年代,一些将军仍然拒绝严肃提前进行军事规划和沙盘推演,认为这是违反宗教的,理由是这样的做法是质疑安拉的安排——这导致整个阿拉伯军队高层缺乏基本的军事规划和军队领导能力。

(埃及炮兵在1948-48年和1956年所使用的苏联122毫米火炮,有效射程11,800米。)

另外一个缺点是军官与部队之间的巨大鸿沟。阿拉伯的军官、尤其是埃及的军官,来自上层阶级,拒绝和士兵同甘共苦;直到20世纪70年代,他们才认为与部队一起训练是他们的职责之一。而基层部队则面临着广泛的文盲问题:直到20世纪80年代,大多数埃及和叙利亚士兵甚至都不会阅读简单的指令,遑论接受现代武器的操作训练和理解军事计划。“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就是这一时期阿拉伯部队的真实写照。

另外,埃及人和叙利亚人没有动力参军。对这两个国家的大多数家庭来说,被征召入伍是一场灾难,因为他们士兵的工资很低,家属也得不到相应补贴,一旦士兵阵亡,他们就会一贫如洗。约旦的情况不同;从侯赛因国王的父亲阿卜杜拉国王时代起,士兵就已经职业化了。从1948年起,约旦军队就一直是最专业的阿拉伯军队,尽管在数量上他们并不占优势。

自1948年以来,与以色列接壤的对抗国的军队规模急剧增加。在埃及,1947年只能派出1万人的军队对抗以色列;1973年则派出了10万人。与此同时,阿拉伯军队的军备急剧增加,以至于叙利亚和埃及作为盟友,能够在1973年的战争中进行大规模的坦克战。苏联和华约国家为他们的阿拉伯客户提供最先进的战争武器,而后者则利用石油财富购买这些武器。除苏联武器外,阿拉伯军队还使用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甚至瑞士的装备。

直到1973年战争之前,以色列对阿拉伯享有质量优势,而阿拉伯拥有更多的人力资源。在1973年战争中,不仅在武器装备上、而且在高级指挥官的能力和普通士兵的勇猛上,双方之间的质量差距都缩小了。在1973年战争之前,阿拉伯人作为士兵的潜力常常被低估。苏联人在创建现代埃及军队时曾明确表示,他们认为埃及士兵是无法训练的。除此之外,阿拉伯军队的勇气也一直被人嘲笑。

因此,阿拉伯军队的发展史正是从弱小到强大、从散漫到专业、从落后到现代的过程(虽然这一过程相当漫长,而且很难说现在不需要进行)。本文将以埃及军队的发展史为例,简要说明冷战时期阿拉伯国家军事力量的沿革过程。

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埃及军队一直受到几种不同的影响。他们最初是由英国人建立、武装和训练的,后来受到德国军事原则的影响,最后又装备了苏联的武器、听取苏联专家的建议。这些有时相互冲突的影响不利于均衡发展。

(埃及士兵外观沿革图)

(上图:操控捷克喷火器的埃及士兵;下图:埃及步兵使用苏制88毫米无后坐力炮,有效射程达800米。)

1948年战争开始时,埃及军队的名义兵力为5万人,但实际的有生战力要低得多。当年5月,埃及进攻以色列时,其军队虽然装备精良,但只能集结1万人。到1948年末,包括来自苏丹、突尼斯和利比亚的志愿军在内的野战军有4万人之多,但在欧洲人眼里,这是一群乌合之众。埃及军队的政策是首先要照顾军官,然后才是马匹,而士兵们的命运则无关紧要。他们的武器通常会哑火,而炮弹要么在错误的时间爆炸,要么根本不爆炸。

人数上的优势让埃及人在对抗“零零碎碎”的以色列军队时取得了一些局部胜利;即使如此,在坦克的支援下,几十名坚定的以色列守军也能够抵抗一个埃及旅数天。在战败之后,法鲁克国王的军队指挥官寻求可以把埃及士兵变成一支军队的外国军事专家。他们选择了德国人:德国在军事能力方面的声誉并没有受到1945年战败的影响,而且德国军官当时随地可见。1950年至1957年,在前炮兵将军威廉·法伦巴赫(Wilhelm Fahrmbacher)的领导下,德国专家在埃及工作,但他们的人数从未超过60人。

现代埃及军队的历史则可以追溯到1952年7月,那时埃及的自由军官通过政变夺取了政权,并成立了革命指导委员会(Revolution Command Council)。名义上的领导人是穆罕默德·纳吉布将军,但实际的领导人是贾迈勒·阿卜杜勒·纳赛尔上校(Gamal Abdel Nasser)。1954年4月,纳赛尔推翻纳吉布,成为总理;两年后,他当上了总统。

在此之前,英国一直是埃及的主要军事影响力量,军队基本上是按照英国模式建设的。当英国在1954-55年间撤离运河区时,纳赛尔转向捷克斯洛伐克,以取代英国成为埃及的武器供应国。

很快就到了第二次中东战争。这是一场埃及与英国、法国和以色列之间发生的战争,尽管在此之前就发生了一系列阿-以边境冲突。埃及与叙利亚和约旦一起策划了一场针对以色列的战争,以支持从加沙(当时是埃及的一部分)发动的密集恐怖主义行动。这个计划是一场愚蠢的冒险,因为军队仍然不知道如何使用新到货的苏联武器和装备,而且从英国到苏联的军事学说的转变使军队从上到下都感到困惑。

面对埃及咄咄逼人的威胁,以色列在10月29日率先出击,到11月1日,战争实际上已成定局。最血腥的行动之一发生在米特拉山口,以色列人用伞兵袭击了那里,埃及士兵顽强抵抗,对以色列人造成了重大伤亡。纳赛尔命令他在西奈的部队撤退,但在几个小时内,以色列飞机扫射埃及车队,让撤退变成了溃败。埃及军官乘火车逃离,而士兵们被遗弃,自己徒步转移。战争于11月7日结束。

这场战争中,埃及部队有数千人死亡、6千人被俘,并损失了大量的坦克、枪支、弹药、车辆和装备。英国和法国在苏伊士河登陆后,最终在美国、苏联和联合国的压力下又被迫撤军,故而纳赛尔在这一阶段的战争中默认获胜。这使埃及人误以为他们赢得了整场战争——这一幻想产生了深远的军事影响。随着英国和法国在埃及的名誉扫地,苏联迅速填补了相关真空,它不仅为阿斯旺大坝提供了资金,还为埃及的武装部队提供了大量装备和军事顾问,对埃及的军事战术和学说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成为埃及的民族英雄后,纳赛尔的野心逐渐膨胀,希望由他来领导非洲、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为此他积极赞助其他阿拉伯国家的革命。1958年2月,叙利亚和埃及联合成立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甚至一度共同指挥军队。也门王国也加入了,但该联盟最终于1961年10月破裂。

1962年9月,在埃及的赞助下,也门王室垮台,纳赛尔进一步向那里派遣了一支2万人的军队,以支持新的共和政权。沙特阿拉伯支持也门保皇党,最终结果是一场残酷而昂贵的五年战争。到1965年3月,埃及有6万2千人的军队守住了沿海平原,但基本上没能从保皇党手中取得主动权,他们经常被包围,不得不依靠空中补给度日。通过空中优势,埃及人对保皇党的军事基地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但在“六日战争”之后,埃及军队最终撤离了。作为回报,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提供了大量补贴,以作安抚。

1967年的六日战争戳破了纳赛尔的幻梦。在纳赛尔声望最盛的时候,他相信自己拥有不可抗拒的强大力量;为埃及人提供装备的苏联也向他保证确实如此。苏联认为,让埃及与以色列对抗,会让纳赛尔更加依赖苏联的力量。

(俄罗斯Zyl卡车、安装了30x130mm火箭管,可以在8秒内完成齐射。)

埃及军队的纸面数据也确实很强大——由10万人组成5个步兵师,且每个步兵师都有自己的坦克部队,除此之外还有2个独立的装甲师。纳赛尔认为,将他的装甲部队集中在边境上,会使以色列的防御能力紧张。如果以色列人真的发动攻击,他们将不得不把自己的行动限制在小范围内,由此埃及可以武力反击,从而向持怀疑态度的阿拉伯国家证明埃及军队可以击败以色列。

有人认为纳赛尔不想要战争。无论他的想法是什么,事实是他关闭了蒂朗海峡,并要求联合国紧急部队撤出西奈半岛,做出了若干挑衅行为,引发了一系列不可逆转的事件,最终导向了战争。此外,他高估了他的最高指挥部的能力,尤其是参谋长马哈茂德·法齐(Mahmoud Fawzi)和加沙指挥官穆尼姆·侯赛尼(Munaim Husseini)将军的能力。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发动了先发制人的袭击,6天内,埃及人在西奈半岛的沙滩上战死了1万5千名士兵、损失了几乎所有的装备。另有一万二千人、包括九名将军被俘。作为一种‘仁慈’,其余的埃及军队被允许越过运河回到埃及。为了跑得更快,许多士兵脱下了靴子、赤脚奔走——这是埃及人自己都无法否认的事实。

灾难发生后,埃及军队遭到了大范围的清洗,800多名高级军官被捕或被解职,其中一些被判终身监禁。尽管如此,到1967年底,埃及军队仍然重新建设起来,并大量重新装备了现代化的苏联武器和装备。到1969年初,埃及武装部队的整个指挥结构都按照苏联的模式进行了重组,埃及陆军的作战单位被编成3个集团军,每个集团军下辖2个步兵师和1个装甲师。

苏联教官发现埃及人“很难训练”,因为他们天生就太没有耐心,无法遵循苏联的教导。纳赛尔认为埃及军官队伍行动迟缓,要求苏联在训练中加大力度。所有的埃及军官都被命令服从苏联的顾问,即使他们的级别可能较低。

苏联坚持要求埃及军官和他们的士兵一起同甘共苦,一起进行训练和作战。许多埃及军官第一次发现,如果领导得当,埃及士兵也能成为好士兵。苏联还坚持认为,许多来自富裕家庭、习惯于享受“上层阶级”特权的军官应该被理解苏联理想的年轻人取代。

很快,在苏联的指导下,埃及突击队变得强大、训练有素,他们的行动让以色列人大为担忧。在“消耗战争”(1968-1970)期间,以色列人袭击运河,而埃及突击队也多次穿过运河、发动一些小的伏击。到了1961年后期,埃及突击队几乎每天晚上都进行突袭。随着时间的推移,突击队的活动变得越来越激烈,甚至从1970年开始,埃及突击队开始在白天袭击以色列部队。埃及军队最终在“消耗战争”中处于下风;但这场持续多年的冲突对埃及仍然很重要,因为它为将来某个时刻的战争训练了大量具有实战和突击作战经验的士兵。

到了第四次中东战争时,从埃及方面来看,其魅力不在于战争本身——毕竟它一如既往的最终输掉了战争——而是埃及部队为穿过苏伊士运河而做出的准备。

(狂喜的埃及士兵在占领的以色列“巴列夫防线”上升起埃及国旗,并把以色列国旗扔了出去。埃及人的胜利虽然伤亡惨重,但却具有巨大的心理价值。)

在发动战争前,埃及人在苏伊士运河西岸持续修建沙墙,并总是比以色列人自己在东岸建造的城墙略高,以掩盖己方的军事行动——而以色列人并没有看出其中的意义。以色列也没有预料到埃及会在穆斯林斋月期间会发生袭击。作为军事战略的一部分,开罗报纸在战前报道说,埃及军官们将获准去参加斋月的“小朝圣”。在入侵的前几周,埃及以旅级兵力的部队公开向运河进发,进行演习——但到了晚上,只有一个营返回。用于渡海的桥梁和浮筒都是在夜间运输的。在进攻到来之前,驻守运河的士兵不允许佩戴钢盔。

而在此之前,埃及的工兵部队就在尼罗河三角洲人为的复制了苏伊士运河的各种设施和地形、甚至一整条巴列夫防线,并从1968年开始在那里反复练习穿越运河、突破防线的作战过程。同时按照运河的宽度,当时的标准浮桥可以以每分钟4英尺的速度在两小时内组装完成。而在使用了苏联的最新的浮桥后,他们能以每分钟15英尺的速度进行搭建。埃及炮兵花了很长时间进行试验,以找到最好的方法、清除以色列的雷区。在5年的演习中,埃及炮兵使用的实弹量是正常年用量的87倍,以至于平均下来,每个埃及炮手在演习中都发射了6千发炮弹。根据埃及武装部队的一本手册,他们“在演习和训练中的强度远超实战”。据称,上埃及为准备横渡运河而进行的一次军事演习中,有300多名士兵被杀。

在做好万全准备后,1973年10月6日14时05分,埃及第二集团军炮兵指挥官阿布·加萨拉准将在伊斯梅利亚附近的指挥所下达了“开火”的命令。根据埃及的数据,在最初的53分钟内,2000门火炮发射了100,500发炮弹,摧毁了巴列夫防线的据点、炮台、指挥所、预备役集中区和警报站。埃及声称,在整个行动中,他们发射了大约100万枚炮弹和火箭弹。在进军过程中,埃及工兵打通了77个缺口和通道,运走了64万吨沙子。然后,他们建造了10座重型桥梁,并使用了大量渡轮。

(SA-7格雷尔式防空导弹。于1968年在前苏联部队服役,为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弹长1.35米,直径7厘米,弹重9.2公斤,战斗部为破片杀伤式战斗部,重3公斤,最大射程为10公里,最小射程1公里。作战高度最大高度4公里,最小高度为50米。速度为2马赫,采用单兵肩射或车载发射。)

第一波穿过防线的埃及士兵的任务是摧毁巴列夫防线背后的以军坦克和火炮。军事观察员们发现,埃及士兵们带着形状奇特的装备。他们肩上扛着管子、手里拿着帆布包裹的箱子。事后得知,那些管子是苏联最新研发的RPG-7火箭筒,而小箱子则是苏联制造的“萨格尔”反坦克导弹。在沙漠中扇形前进10英里之后,埃及士兵开始挖战壕,并部署他们接收的第三种新型步兵武器——苏联制便携式防空导弹SA-7“格雷尔”。最终,他们在战争初期打了以色列一个措手不及,摧毁了巴列夫防线,并建立了两个桥头堡。

(第四次中东战争中的埃及士兵外观图。图中分别出现了RPG-7火箭筒和“萨格尔”反坦克导弹。)

这次跨越苏伊士运河的进攻是军事史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跨水行动之一。它遵循苏联的方法,按照严格的时间表进行。在10个小时内,埃及将近5个完整的步兵师开进了西奈,然后迅速用800辆坦克和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反坦克和防空武器对他们进行了增援。然而,由于埃及部队的优柔寡断,他们没有利用优势扩大战果,而是止步不前,进行休整——这是苏联学说所不赞成的,他们要求埃及装甲部队迅速的向东推进。

(埃及士兵操作苏制82mm迫击炮。注意图中埃及士兵的背心,这是特殊的负重突击背心,把除掉武器之外的30kg步兵负重巧妙的分配到了各个部位,这在当时是“军事机密”)

以色列人很快就从最初的震惊中恢复过来,迅速阻止了有力的反击。最终美苏两国超级大国再次下场干预,避免埃及陷入亡国的风险,但对于埃及史学家来说,这场战争是胜利的、成功的,它创造了“新的战士”的形象:

“他是一个勇敢的巨人,他在战斗中是诚实的,他不骚扰伤员或战俘;他勇猛无畏,自信满满,对自己的武器、对自己的指挥官充满信心……全世界都承认埃及士兵的高超技艺,并承认他改变了战争艺术的理论。”

对于埃及和阿拉伯国家来说,第四次中东战争表明,埃及士兵可以是坚定而成功的战士,阿拉伯国家的军队也有能力进行周密的军事规划。然而,在军队现代化方面,它们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