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地方风味小馆子相映成趣

童童吃心 2024-07-19 13:12:44

今天重拾吃心的“相映成趣”系列,写两家地方风味的小馆子,一家坚持做地道家乡土菜,风生水起,一家则因形势而被迫转型,另辟蹊径。

桂林板路二十多年前做米粉起家,被广西人评为全上海最正宗,我也曾专程跑到浦东南码头路去吃,还挺喜欢他们家的啤酒鱼,没想到多年之后,小店搬到了更靠陆家嘴的商务楼里,生意更红火,菜式也更丰富。

桂林米粉肯定要先来一碗,标准的干拌,锅烧油脆、卤牛肉薄片,跟圆粉拌开来满是肉香,炸花生也香,只是碗底的卤水似乎风味稍淡,不如我们在桂林当地吃的。

无妨,吃卤菜粉的乐趣就在于自己加小料,一旁配料台上的酸笋、酸豆角和酸萝卜可以自由添加,各式各样盛一点,一股脑儿盖上去……我以为自己已经够狠了,没想到隔壁的小哥下手更重,满满的浇头堆出一座小山。

店里自己腌的酸物,是味道的灵魂,带着爽透的酸,又弥漫自然发酵的臭,吃起来有一种迷幻的香。

菜单上特有一系列酸炒,鸡胗大肠、牛筋鱼籽啥都能炒,我们在老店吃过酸萝卜炒腰花,那就点一盘酸笋炒猪肝,令臭香酸爽更为强劲。

广西特产的荔浦芋头,店里做了道“一品蒸贡芋”,听名字很老套,没想到完全是一道创新菜,竟然把芋头放在椰浆里蒸!还加了点鸡汁和豆油,本就粉糯的芋头融化在咸鲜的奶油质地里,红芯都化为奶白,挖底下舀着吃,芋头带着汁儿,软融又奶香,有一种介乎西餐与中餐之间的奇妙口感。

特色锅仔也点了两个,黄豆蛙锅我以为会是普通的牛蛙,没想到用到了更小的石蛙,嫩肉连着滑溜的皮,吃起来别有滋味,配上店里自己炸的黄豆,又硬又香。

全州醋血鸭,按当地做法把鸭子跟鸭血和醋一起焖足半个钟头才上桌,炒开来乌漆嘛黑的一锅,选了浦东的草鸭,皮更瘦、肉更紧,浓浓的鸭血包裹,仿佛融化的内脏……血里浸的青椒、芹菜也好吃,还有一样很特别,吃着像笋干又像老姜,一问,原来是老家晒的芋苗干!

我们吃得开心,请老板娘再推荐两道特色菜:干烧全鱼据说也是地道广西烧法,看着有点儿像上海的红烧鲫鱼,但一吃,完全是咸辣口,加了很重的酸辣椒和豆瓣酱。

螺蛳鸡爪煲则形成了首尾呼应,照例加大量酸笋,又回到了起初的臭香,鸡爪炸出虎皮,底下还垫着腐竹,吸饱了汤汁里的臭味……跟老板娘聊起,店里拌的圆粉是干粉,煮汤的扁粉才是老家来的鲜粉,早知道应该点一份酸笋汤粉!

不过,当天我做的最大错误决定是把桌上吃不完的菜统统打包回家,想着别浪费嘛,结果热菜的臭味在家里久久回荡,几天都没能消散……

陆家嘴往南不远,就到了塘桥,峨山路上的壹甲小厨也是开了十几年的小店,店里主打生态甲鱼,湖北潜江的养殖甲鱼,运到上海活杀,烧四十分钟左右上桌,酒精炉点着慢慢吃,越烧越入味。

两斤左右的甲鱼分量刚刚好,肉不太老,又有裙边,浸到酱汁里多笃一会儿,软糯Q弹,四只脚里还能啃出活肉。

烧到后来汤汁越发浓稠,充满了胶原蛋白,把鹌鹑蛋咬开来蘸汁吃,很有营养的感觉。

椒盐牛蛙,用老板的话来说就是“点一份、杀一份”,斩大块,连皮炸,果然新鲜得很,蛙肉充满弹性,外脆里嫩的,我夸这椒盐的做法好老道,老板笑答:“我以前是做椒盐大王蛇的!”

原来老板祖籍江西,祖辈是野外捕蛇的高手,传到他这一代,就开了间专门做蛇的餐厅,乌梢和水蛇拿来打边炉,眼镜蛇跟鸽子一起煲汤,龙凤配鲜得不得了,大王蛇外地吃得不多,主要是上海人在吃……当时上海做蛇最有名的是老米蛇岛和美林阁,“我么就做做小圈子里的生意。”老板说,“从前蛇就养在店门口,客人指哪条我们杀哪条。”

无奈前两年疫情来袭,国内的养殖蛇一律销毁,他也不再卖蛇,这才转型做甲鱼……没想到,寻常街边小店还藏着这么一段轶事,只是不知道老板何时可以重操旧业?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