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和保时捷,看似不相关的工业产品,其实关联很大。他们代表着时代和身后的力量。
小米SU7和保时捷不同的发展趋势,让一个大变局逐渐清晰。
我们先梳理下小米SU7和保时捷不同的“运势”。
小米SU7破茧而出,保时捷裹足不前小米汽车破茧而出,气运上升。
就项目成立时间而言,雷军只用了3年的时间就实现从项目立项到交付,完成了从无到有从0到1的突破。这样的速度在汽车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何况小米是跨界玩车,难度更大。
在销量方面,小米SU7首发当天销量火爆,尽管雷军搬弄了“大定”字眼,也不能否认SU7上市即火爆的事实。而交付后的持续销量也证明,小米SU7成功在中国汽车消费市场占领了一席之地。为了尽早交付,雷军还加大了产能。据统计,最近一周小米周销量位列第六。
在产品创新方面,雷军赋予了Taycan全新的灵魂,这是小米取得成功的原因。
SU7相对于Taycan,是不同时代的产品。尽管外观躯壳SU7“借鉴”Taycan,但雷军赋予了Taycan全新的灵魂。仅凭这一点,SU7就能完胜保时捷。
外观抄袭方面,众泰早就做过了,但没有成功。单纯的抄袭叫抄袭,但是借用了外观,赋予全新的车技交互系统和智能驾驶体验,是对原产品的改进。
有人可能觉得SU7车主跟保时捷车主无法比拟,确实这二者重叠度不高。但SU7和保时捷Taycan如果同时出现,SU7的车主不会也没必要尴尬,务实的消费观是,以最少得钱买最好的产品,花钱当冤大头的才值得可笑。
反观保时捷,则运势不佳。
电气化方面,2022年3月,保时捷董事会主席曾立下壮志:“到2025年,保时捷新车销量的一半预计将来自电动汽车,即纯电或插电混动,到2030年,所有新车中纯电动驱动的比例应超过80%。”
实际情况是,2024年Q1纯电车的销售份额占比仅5.6%,同比去年腰斩。保时捷要实现这个目标显得遥不可及。
尽管其拥有汽车链条基础,也没有体现出应有的基础优势。
不但电气化目标无法实现,就连存量的燃油销售目标,也出现下跌趋势。
据统计,2022年开始,保时捷中国的交付量开始连续两年下滑。
其中,2022年跌了2.5%,2023年跌了15%。
今年Q1,保时捷在中国的销量跌了24%,跌幅继续扩大。销量下滑,最直接的影响是,保时捷今年Q1的销售收入少了10.86亿欧元,折合人民币85亿元。销售回报率下跌4个百分点,汽车利润率跌至23.4%。
保时捷下跌,小米SU7上升,这是显而易见的局势。
SU7对比保时捷=新能源时代VS传统燃油时代初生牛犊就单挑百年老店,其背后是新时代取代就时代的逻辑。
SU7是电气时代的产物,保时捷则是燃油车时代的产物。SU7完胜保时捷,是新能源时代产品对传统燃油车时代产品的胜利。
无可否认,SU7在产品细节打磨以及技术积累方面存在欠缺,但这不妨碍其对保时捷形成碾压式的优势。
保时捷近乎完美,仍然是上一个燃油时代的产物。
这里边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产品固化形象。
如果你买燃油车,则保时捷是最佳选择;如果你买电气车,保时米则更显洋气。诺基亚很好,但如果买智能机的话,你会选择小米。
但新能源时代取代传统燃油时代是一种趋势,所以同样的Taycan外形情况下,新时代灵魂的保时米完胜旧时代的保时捷。
SU7对决保时捷,是中国汽车产业链对决西欧产业链雷军跨界造车,从无到有,从0到1,与小米资金、技术以及产业整合能力有关,最为关键的,是中国具备完善的汽车产业链。
小米小白式傻瓜式的组装拼凑造车,并且获得成功,说明了中国汽车产业链已经取得了成功;相较保时捷百年造车经验仍无法实现电气化目标,证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已经完胜德国为代表的西欧汽车产业链。
以时代划分,德国汽车产业链是燃油车时代的产业链,中国汽车产业链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国完胜的果实。
在此大背景下,大众选择了小鹏,奥迪选择了华为和上汽,Stellantis集团选择了零跑,都是为了弥补新能源汽车链条上的薄弱环节。
小米是幸运的,因为其大本营选在了中国,其实,换成大米或者高粱,只要有资金,都可以拼攒出一辆车。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完善的产业链可以帮助小米迅速完成造车目标,相当于扶上马了。至于这匹马能不能在市场上跑出成绩,就看其造化了。
别人借用外观就是抄袭,狗粮厂借用就是对原产品的改进[笑着哭]不知道吃狗粮的都什么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