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不想也难。”李安导演的《饮食男女》以美食开篇,梅菜扣肉、蟹粉汤包、松鼠鱼、烧鸭等精致菜肴,瞬间将观众带入充满烟火气的美食世界。这部电影中共出现了84道菜,不仅展现了中国美食的丰富多样,更让西方世界领略到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凭借此片,李安入围奥斯卡金像奖,可谁能想到,30年后的今天,中国餐饮却似乎走上了一条与传统美食背道而驰的“快餐之路”。
预制菜的“入侵”:规模与影响预制菜的市场规模与分类:在当今社会,预制菜已经悄然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据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预制菜规模达到了4220亿,这一数字相当于12个鹤岗一年的GDP总值。
在一线城市,如果你经常点50元以内的外卖,那么大概率你就是在为600亿规模的料理包市场贡献力量;当你走进一家人均100元以下的连锁餐馆,你可能就在支持370亿的酒店菜预制菜市场。
预制菜有着不同的分类和价格段,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消费的“鄙视链”。普通社畜吃着外卖热好的二三十块钱的料理包;高级社畜选择下馆子吃酒店的料理包;中产社畜则从冰箱里拿出料理包自己加热。这种等级划分不仅仅是价格上的差异,更反映出在预制菜影响下,人们饮食消费的分层。
预制菜对餐饮行业的改变:预制菜的盛行,使得餐饮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今,不同菜系的餐厅在菜品口味上逐渐趋于同质化。火锅店里的小酥肉、粤菜馆里的虾饺黄,无论走到哪家店,味道都相差无几。
曾经厨师们凭借个人手艺和经验,烹饪出的独特味道,但是预制菜的冲击下这些正在渐渐的消失。虽然预制菜保证了菜品的标准化,不会出现厨师盐放多了这样的问题,但也让我们难以再感受到传统烹饪带来的独特魅力。
不过,我们也不能完全否认预制菜带来的好处。它让我们能够以较低的价格买到相对干净卫生的食物,同时还节约了做饭的时间。对于忙碌的现代人来说,预制菜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们快节奏生活的需求。
预制菜兴起的背后:多重因素交织餐饮老板的无奈之举:对于餐饮老板而言,预制菜的盛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无奈选择。自2016年以来,我国一线城市的租金大幅上升,与此同时,劳动人口近十年来不断下降。这使得餐饮行业的房租和人工成本不断攀升。2013年美团外卖成立后,餐馆出餐时效的要求一直在提高,而平台的抽成进一步压缩了餐馆的利润空间。
2020年爆发的疫情,更是让餐馆雪上加霜。企查查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餐饮相关店铺共注销了100万家。大量个体商户无奈关门,而连锁餐饮凭借规模和融资优势逆势扩张。连锁化的提升进一步推动了预制菜的使用,因为预制菜能够降低成本、保证出餐速度,满足连锁餐饮大规模、标准化的经营需求。
打工人的“助推”:打工人的消费选择也在不知不觉中把餐馆推向了预制菜。数据显示,使用预制菜能为餐厅增加7%的净利润,这意味着使用预制菜的餐馆能够提供更低的价格。对于每天为生活奔波、精打细算的打工人来说,在点外卖时,面对40元与30元的选择,往往会不自觉地选择便宜的那个。
此外,打工人还面临着“时间贫穷”的困境。随着工作时长不断增加,除去工作和睡觉,平均每天休闲时间只有2.4小时。特别是房地产、建筑业、互联网金融业等行业,加班成为常态。
同时,超过1400万人正在忍受单程超过一小时的极端通勤。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更倾向于选择出餐快的外卖或餐厅。预制菜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于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用自己的消费选择为预制菜的发展“投了票”。
资本的疯狂涌入:资本的嗅觉总是敏锐的,在他们眼中,14亿中国人的饮食市场是一块巨大的蛋糕。2021年中国餐饮市场规模高达4.6万亿,尽管此前在餐饮赛道上已经有无数品牌折戟沉沙,但疫情让预制菜迎来了消费加速,也让资本重新燃起了希望。
预制菜第一股味知香在2021年4月上市,短短一个月内股价就上涨了四倍。八月,瑞幸创始人陆正耀选中预制菜作为新创业方向,他的舌尖英雄项目启动短短四个月时间里,就签下了6000家加盟意向店。甚至靠校园贷起家、濒临美交所退市的趣店,也把预制菜当做救命稻草,2022年6月,趣店老板罗敏开启直播首秀,进军预制菜领域。
预制菜的未来:路在何方?虽然资本对预制菜寄予厚望,但预制菜在C端的发展似乎并不顺利。预制菜在日本家庭的普及是在90年代经济泡沫破裂后,当时日本人口老龄化加重,单身人数和双收入家庭增加,人们减少外出就餐,从而催生了对预制菜的需求。
虽然在人口老龄化、单身人数增加等方面,我国与日本有相似之处,但在餐饮外卖的普及和便捷程度上,两国却大不相同。在中国,外卖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C端预制菜主打懒人经济,然而在外卖如此便捷的情况下,预制菜对用户“懒”的程度要求极高,既要用户懒到不想做饭,又要懒到不想点外卖,这显然是很难实现的。
陆正耀的预制菜项目在创业一年后,已有多家门店关闭,北京地区26家门店中就有八家处于休息状态,加盟商投入二十多万却一直在亏钱,只能关店止损。趣店在2022年年9月发表的财报中也表示,将裁员、清库存、终止与供应商合作,闯入预制菜领域给趣店带来的只有高额的运营成本和营销费用。
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播出,“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采用最朴素的烹饪方式”,这句经典台词背后体现的是中餐对新鲜食材和传统烹饪方式的追求。然而如今,当我们一边吃着一年前就做好的料理包,一边看着这部纪录片时,心中难免会有些感慨。
我们不得不承认,预制菜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现在很多人平时吃着预制菜维持生活,周末才去吃顿好的改善伙食。但长此以往,我们的饮食文化将何去何从?我们是否会像《雪国列车》中描述的那样,底层人只能吃着千篇一律、毫无营养的食物,而只有少数人能享受到真正的美食?
中国美食文化源远流长,八大菜系各具特色,这是我们的骄傲。预制菜的出现虽然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需求,但我们不能让它成为中国美食的未来主流。我们应该在追求便捷和效率的同时,也要保留对传统美食的热爱和传承,让中国美食的魅力继续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
文字来源:饭统戴老板的视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