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宗朱瞻基让太监读书,究竟埋下什么隐患?

蕾蕾说过去 2024-06-04 22:54:14

朱棣的“好圣孙”朱瞻基,不负朱棣所望,缔造了“仁宣之治”,但是他做错了一件事,给大明埋下了巨大隐患。

朱瞻基做错的这件事是什么呢?他让人教太监读书。乍一听,这是消灭文盲、普及教育的好事啊。

其实不然!接下来,让我们走进大明王朝,细究太监读书的前因后果。

(一) 朱瞻基为什么让太监读书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废除丞相制度,六部直接对他负责。虽然业务繁忙,但朱元璋铁血手腕能够镇住群臣,不需要各方势力相互制衡。

朱棣受不了如此繁忙的业务,设立了内阁,但朱棣是个狠人,能够镇住群臣。

到了朱瞻基时期,内阁权力越来越大,朱瞻基就想再培养势力牵制文官集团。

朱瞻基认为太监只能依附于皇帝、忠于皇帝,武将集团和藩王必不可选,否则兵变造反再来一次,只有太监是牵制文官集团的不二人选。

朱瞻基说干就干。此前票拟权已经在内阁手中,朱瞻基将他的批红权又给了太监。

而太监不识字,肯定没法行使批红权,于是朱瞻基设置”内书堂“,让人教太监读书。

(二) 太监读书带来的巨大隐患

虽然太监掌握了批红权,但朱瞻基具有足够的能力控制住他们,不至于形成太监专权,也达到了牵制文官集团的目的。

但并不是此后所有的皇帝,都具有朱瞻基的政治能力,能够掌控权力。

曾经朱元璋唯恐太监专权,专门铸造一块铁牌悬挂在宫门上,上书: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朱瞻基去世之后,太监王振将铁牌取下,开创了大明太监专权时代。

朱瞻基的儿子朱祁镇,更是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下御驾亲征,被瓦刺俘虏。

其后的刘瑾、九千岁魏忠贤等太监更是专权,将大明一步步拖向深渊。

(三) 太监读书是大明政治制度的必然产物

朱瞻基让太监读书,是当时大明政治制度的必然产物,是皇帝与文官集团博弈的必然产物。

虽然此举给大明埋下巨大隐患,但在当时以朱瞻基的能力,似乎只能如此。毕竟他没有朱元璋和朱棣的超高政治手腕。

评价历史事件,不能以现代目光、事后诸葛亮来批判,要站在当时的社会现状来考虑。

朋友们,你们觉得呢?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