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平和刘居英的兄弟人生(4)高等学府共育英才

五色有翼 2024-05-25 08:50:22

陆莹(主笔)、刘智(资料及图片)

(朝鲜战争结束后,陆平、刘居英兄弟先后投身教育事业,担任新中国两所重要大学的校长和院长。作者冷静、客观、克制地描写了两位老革命、老北大学子这一阶段的人生经历,对他们在“文革”中经历的苦难一笔带过。本文原名《北大学子,兄弟人生》)

高等学府 兄弟育英才

激情岁月,百业待兴。一项为新中国建设培养大量人才的百年大计也应运而生。

刘居英1954年4月回国,然而在2月,毛泽东已亲自签署命令,任命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副院长。

因学院在哈尔滨,也被人们简称为“哈军工”。

陈赓院长很器重刘居英,在部、系以上领导会议上,特意向大家介绍:“这位就是中央给我们派来的副院长。刘居英当年是北京大学的学生,是个知识分子,有着光荣的革命履历,在朝鲜战场上,他是我们志愿军高级将领中的一位英雄!"

1954年10月陈赓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任哈军工院长、政委,工作重心向北京转移,党委决定刘居英主持全面工作,1955年9月27日,我军第一次授衔、授勋,刘居英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为开国将军。

刘居英身穿将军礼服的正装像

1961年3月16日陈赓大将病逝,刘居英接任院长。哈军工12年,刘居英先是辅佐陈赓,后又团结党委一班人,遵循毛泽东给学院的《训词》精神,培育英才,使哈军工跻身全国著名高校前列,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国防现代化的人才摇篮和科研尖兵。

哈军工是我党、我军建立的第一所立足建设现代化军事和现代化国防的大学,建立哪些学科,培养什么样的军事人才是关键。刘居英边学习边协助陈赓院长实施学校教学。建校目标,毛泽东的规定非常明确:走出哈军工的学生必须是政治上坚定,无限忠于党和人民,忠于祖国,具有高度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的军事工程师;必须是精通并善于使用本兵种技术兵器,能够独立完成工程任务,并具有高度组织性、纪律性、较高文化程度和一定军事素质的军事工程师;必须是忠诚老实、勇敢顽强、富予主动性、警惕性、不怕困难并善于克服困难的军事工程师;必须是能够教育与培养其部属、体格坚强、能忍受军事勤务中一切艰难困苦的军事工程师。

1956年2月19日 ,刘居英和刘有光检阅列队在文庙街上,佩戴军衔的全院

干部教员

为使学科设置合理,教学方法先进,他们走出去,向苏联等国学习,但又坚持“以我为主",考虑国际军事、军械发展前沿和我军建设,在原有教学学科、科目设计基础上,陈赓院长提出“尖端集中、常规分散、双方兼顾、照顾尖端"的军工分建和再建战略,从哈军工教学的母体上,分建出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防化兵4所院校,之后又建起国内唯一的导弹工程系、原子工程系、电子工程系和前沿的计算机系,为我军现代化建设和人才建设提供基石。

1959年12月23日,周恩来总理视察哈军工。在炮兵工程系,刘居英向总理汇报自行火炮的研制情况。

1963年7月在松花江上游,刘居英同李开湘副政委、张文峰教育长等院领导,视察原子工程系204教研室承接的国防科委“原子爆炸冲击波光辐射测试"科研课题化学模拟爆炸实验场地。

哈军工从建院伊始就坚持“科研与教学比翼齐飞",成为全军科研中心,十几年里获得百余项“共和国第一”和“全军第一”等重大科研成果,涵盖了从轻武器到战机、舰艇、计算机、火炮、坦克所有军兵种的工程机械、国防科技领域,在“两弹一星"以及后来的超级计算机、隐形战斗机、导弹驱逐舰、核动力潜艇、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尖端国防工程中,大批研究骨干为哈军工毕业生。

毛泽东和党中央从1956 年开始搞“两弹一星",哈军工每年向国家研究基地、机构、军队输送大批合格的毕业生,他们中的许多人一生坚守着哈军工的校训,默默地奋战在深山、大漠、海疆、草原。

据近年有人所作的不完全统计,哈军工自1952年建校至1966年撤销建制,其间仅招生13届,短短13年,培养毕业生约12000多人,但学子和教研人员中,有40多人相继成长为 “两院院士";获得少将以上军衔的将军200多人;有20多位成为共和国政要;还走出38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大型企业领导人。在重大军事、国防项目中做出卓著贡献的邢球痕、钟山等这些知名的“两弹一星"科学家都是哈军工毕业生。当年哈军工已跻身中国知名院校,今天,有人称其为“二十世纪中国影响最大的十所学府之一” ,其中饱含着刘居英多少不辱使命、报效祖国的心血。

2002年,在哈尔滨工程大学举行的“庆祝哈军工建校五十周年"校庆期间,刘居英和年轻学生们合影。这是他生前最喜欢的照片,被悬挂在客厅的墙面上。

2014年11月2日,从全国各地到北京聚会的哈军工64181班,推选14名代表去看望已98岁的老校长刘居英,集体向老校长行军礼致敬!

比刘居英稍晚,陆平也离开铁路系统,来到教育战线。

1957年冬季,中央从全国抽调1000余干部去高校工作。潜心在铁道工作的陆平,被意外通知调任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3个月后任党委书记,1960年3月任校长兼党委书记)。陆平希望继续留在铁道部,中组部安子文部长说: “定啦。以后有机会再回铁道吧。"

陆平以为,新中国的高等院校尤其是北大,是培育有理想、有知识、有文化的栋梁人才的地方。他带上自己多年的学习笔记、英文书籍,准备在抓好教学同时,自己也旁听课程,获取前沿知识,将放弃已久的英文捡回来。

刘居英得知消息,给哥哥泼来冷水说:现在的教育不好搞,小心!

到了北大,与陆平的认识出入很大。第一天上班,听校务会工作总结报告,右派511人,着实不解和心惊。陆平对北大有自己的情感和认识,当年他和刘居英立志考北大,并以录取为荣,因为北大历史悠久,有蔡元培、李大钊等一批教育泰斗、文化大师、思想哲人,在几次历史转折中北大都是进步力量的先锋。初心终究是难以抗衡的动力。经过几个月调研,陆平提出北大的教学改革思路,提出把北大建设成世界一流的文科为主的综合大学,包括:要有巩固的党的领导;完备的、先进的、符合综合大学的学科、教学、科研设置;内部应成为教学、科研、生产的联合基地结构;为国家培养又红又专、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术、文化、科研人才。

1958年5月4日 ,党委书记、副校长陆平在北大校庆萤火晚会上给学生代表授旗。

1964年,校长陆平与毕业生座谈

据此,先后制定了《关于北京大学发展规模和五年基本建设计划的报告》《北大1960一1962年自然科学研究发展纲要》《北大1963一1972年自然科学研究发展纲要》,追踪着国际前沿学术、科技、文化、管理走势和我国经济、文化发展趋势。

北大在短短几年里相继增设了国际经济、生物物理、声学、计算机技术、数力、无线电电子、力学等新学科近30 个;英语列为必修课;同时扩大研究生院;加强和发展20项重点科研和重点学科,建立起17个研究机构;北大1962年至1965年连续5年每年完成国家科研项目近300项;北大生物系研究成功人工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八肽,在此基础上的人工胰岛素研究,经陆平做工作,已经面临终止的研究再次与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有机化学研究所、北大化学系合作上马;半导体、第一台百万次电子数学计算机等重点科研也相继开始,对DNA的研究也已经开始先期调研。

在这样的结构调整中,北大的入学学生(含留学生)、研究生、教师和重点科目研究人员每年均以成百上千甚至以万计的数量大幅提升。陆平建设理学院的想法得到周恩来总理和北京市委主要领导、市委第二书记刘仁的支持。刘仁同志甚至和陆平一起勘察学院土地位置,最终将昌平十三陵附近57公顷土地划归北大,周总理批准北大理学院建设列为国家重点项目。

1958年9月20日, 周恩来总理到北京大学视察,北大党委书记、副校长陆

平(左一)陪同。

1958年,朱德委员长来北京大学视察,在临湖轩听取党委书记、副校长陆平(右一)汇报。

历史悠久的北大又注入了现代学术、科学的新活力。那个时期在校的北大学生、教师、研究人员,在国家进入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相继成长为各个领域的中坚力量,行业的、学科的、领域的领军人难以计数,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数十位。今天,大家熟知的发明了高分辨率和高倍率信息压缩技术和高速复原方法,成功研制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主体工程的王选;在数学物理、超能超导原子能研究方面作出杰出贡献的陈佳洱;以低维拓扑理论和方法,提出迹群概念,突破尼尔森数学计算,在数学动力系统有突破建树的姜伯驹;在生物细胞生理研究上卓有贡献的许智宏等等,都是那个时期在校的学子、研究人员和教师。

1963年7月,与北大数学力学系57级流体班毕业生合影,二排:周培源

(左六)、陆平(左七)。

陆平校长给外国留学生佩戴北京大学校徽

陆平尽力在起伏不定的运动中平衡上、下、“左”、“右”。他在充实有革命经验的干部的同时,一次提拔了100名有才干的知识分子进入院、系、项目、机构的领导岗位;在不得不“补右”中缩小人数,又为32人摘帽;在走入农村、厂矿的同时,强调基础教学、基础理论的重要性,坚持完成课时,有的学科延长了学制。

陆平是北大学子出身,他对科学及其发展的认知,对祖国和国家发展的尽责尽忠,让他总是把自己之于北大最该有的发展思路提出来。陆平提出,不仅要学习苏联的先进科技、先进管理,也要学习美英的先进科技和管理,同时,历史上老北大、老清华好的传统也可以借鉴,把北大建成世界一流的综合大学。

党委书记、校长陆平(左八)与外国专家在未名湖畔合影

陆平在北大工作期间,刘居英前来北京参加会议或办事时,偶尔也来陆平家中,在和孩子们一阵欢笑嬉戏后,哥俩会屏退他人,关起门轻声交谈,每每出来时面色凝重。

山雨欲来风满楼。上世纪60年代中期的政治风浪正在酝酿,而北大独特的位置和影响力让它成为风向标。陆平是风帆下的水手,无力扭转风向,最终,北大聂元梓等7人的一张大字报《宋硕、陆平、彭佩云在文化大革命中做些什么?》从北大点燃了“文革"烈火。

陆平慨叹,如果不是这场动乱,北大会提早跻身世界一流大学;如果不是这场动乱,经杨振宁提名,有诺贝尔奖委员会专程考察的人工合成胰岛素,本该获得诺贝尔科学奖了。

烈火很快燃遍全国,北京大学、哈军工成为军地高校中受冲击最严重的院校。陆平、刘居英成为患难兄弟。

这一年,陆平52岁,刘居英49岁。

1964年5月,陆平到哈尔滨出差,刘家难得又聚到了一起,此时老父亲已长期卧床不起,母亲拉着三个孩子和儿媳,在院子里照相,留下这珍贵的最后一家人合影。前左:小儿媳许良毓、母亲崔星齐、大姐刘以贞;后兄弟俩,左陆平、右刘居英。

春天终归到来。1975年5月,陆平、刘居英劫后余生,初心未改。哥俩站在陆平和清华同学赵德尊共同刻下的“保卫华北"石刻前,当年在北大、在一二九运动中追求真理、追随共产党为民族和人民大众而战的情景,那些曾经的和逝去的同学、战友的面庞就在眼前。

兄弟俩坐在石刻前留影。这里是他们从北大学子走上抗日救国道路的出发地,而今,也是他们为建设现代化强国、分别投身于祖国的航天事业和军队建设事业的人生新起点。

那一年,陆平61岁,刘居英58岁。

1980年8月23日,北大校史办召开“一二九"运动座谈会,当年投身“ 一二九"爱国运动的北大、燕京、清华部分学生在未名湖畔集体合影。

1994年陆平八十寿辰,陆平(左)、刘居英(右)兄弟俩合影

(全文完)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