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万亿规模背后隐藏的信息

商业小车 2024-06-06 14:36:35

30万亿,公募基金的规模再上一个新台阶。

根据基金业协会的消息,截至2024年4月底,公募基金净值首次突破30万亿大关,较2023年末增长11.52%,超过2022年和2023年增量之和。

从公募基金的发展轨迹来看,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了:

2017年6月,规模破10万亿;

2021年1月,规模破20万亿;

2024年4月底,规模破30万亿。

从0到10万亿,公募基金耗时长达19年,从10万亿到20万亿,20万亿到30万亿,都只用了3年多的时间。

(数据宝)

但公募基金发展的三个关键时间点,是不同的资产类别起到了关键作用。

第一阶段

2017年6月底,公募基金管理规模突破10万亿。

股票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规模变化不大,主要贡献在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货基。

余额宝的问世,让货基出现在大家面前,承担起现金管理类角色,货币基金因此迎来了指数级增长,仅2017年二季度,货基规模增长超过1万亿。

第二阶段

2021年1月底,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20.59万亿。

从2017年6月份到2021年1月,规模从10万亿突破到20万亿期间,权益类产品混合基金、股票型基金贡献比较大。

(来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资管新规后,投资者开始接触权益类市场,2019年和2020年连续两年,公募基金赚钱效应凸显,“炒股不如买基金”观念开始盛行,部分绩优基金、明星基金经理大放异彩,我们提过的翻车的蔡某,也是在这期间出圈。

权益类基金的赚钱效应吸引不少资金蜂拥购买,仅2020年四季度,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规模增长超330亿,此外张坤易方达中小盘,刘彦春景顺长城新兴成长、萧楠易方达消费增长都超过百亿。

第三阶段

从2021年年初的20万亿,到如今的30万亿规模,公募基金的构成结构和市场偏好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轮到货基和债基成为规模增长主力。

从数据上看,3-4月份,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规模分别增加了859.39亿和680.88亿,贡献度比较小。

而货基净值从12.48万亿增至13.44万亿,单月规模增长近1万亿,债基规模增长近5000亿,妥妥的大头。

截至4月底,货基和债基规模合计达到19.57万亿元,接近整个公募基金市场规模的2/3。

(来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原因也很容易理解。

权益类基金市场波动大,亏起来太吓人。

2021年,沪深300一度触及顶部,随后3年的回调震荡,权益类基金表现不佳。

2023年公募基金总亏损4347.74亿,这个数字是扣除债基赚的2380.81亿后得出的。

实际上,公募基金在2023年在股市上亏损了高达6728.55亿。

债基和货基风险较小,确定性较强,被广大投资者信赖。

再加上利率持续下行,多家银行大额存单停售、银行禁止“手工补息”,有部分银行存款也流入债基和货基,推高了规模。

所以,债基的规模是3年前的2倍还多,混合基金却在慢慢缩水。

市场整体偏好从阿尔法向贝塔的切换,现在大家更偏好固收类资产,实际上就是在追求确定性。

前段时间,国家发行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被各方疯抢,上市首日暴涨25%。

之前咱们就聊过,持有债券也不是完全没有风险,债券期限越长,不确定越多,中间的风险越大。

30、50年的国债,如果不能坚持拿到最后,中途买卖出来的话,波动堪比股票。

公募基金踉踉跄跄发展到30万亿的规模,正在走向历史新阶段,为什么说“踉踉跄跄”,虽然行业发展得好,但基民没赚到钱。

监管一直推进行业限薪、三步走降费率,也正在促进行业从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

对我们投资来说,也看得到其中的趋势,债这块因为有确定性所以获得青睐,而权益这一块,低费率的被动投资和专业的代客理财,则是未来发展的两大方向。

前面我们也在丘栋荣离职传闻的那篇文章中提到,主动基金经理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去明星化,从主动基金转向指数基金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指数基金摒弃了人的影响,赚取市场平均收益,费率也更有优势,每次交易节省的一点成本,都会为长期的复利发挥巨大作用。

再者,在一个30万亿规模,并且还可能不断增长的公募基金市场里,普通人要怎么挑到适合自己的基金,构建自己的投资组合,就要依靠投顾模式。

投顾的核心是代客理财,投是指专业的人帮你投资,顾是陪伴,当市场波动时,抚平投资者情绪,引导投资者长线投资,看待涨跌,实现基民赚钱、机构也赚钱的双赢。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