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对死亡的关注,远超乎我们的想象,别再避而不谈

棠妈育儿成长 2024-08-24 17:59:42

孩子4岁生日时我送了一个儿童照相机,有一天孩子跟奶奶说:“奶奶我要多给你拍几张照,这样你死了,我想你的时候就可以看这些照片。”

她这么说,不知道奶奶是什么心情,但是我想孩子的爱真的很纯粹。

孩子不仅会关注:“我从哪里来”。对死亡的关注也超乎我们想象。

当时的我挺惊讶,因为我们总是习惯去避开这些悲伤的字眼,尤其在孩子面前,我们几乎不会提“死”这样的字眼,不想孩子过早的对“死亡”产生兴趣,但事实就是,孩子对死亡的关注程度比我们想象的要多,要早,可能她的小脑袋里经常在想,“死亡”到底是什么?

但父母更多的是“忌讳死亡”,更别提死亡教育了,也不知道该怎么给孩子进行死亡教育,在这一方面我们大多是空白的。

我觉得我们不用刻意去跟孩子聊“死亡”,但在遇到“死亡”的时候,我们也不用忌讳,哄骗孩子。

孩子成长过程中会有很多接触“死亡”的机会,例如家里养的宠物,清明节,亲人去世……这些不可避免。

我们家孩子直面死亡第一次,就是孩子自己养了一只小鸭子,大概十几天的时间,就差晚上抱着鸭子睡觉了,不然走哪鸭子带到哪,还带鸭子去玩滑滑梯,被摔了很多次。

终于在某个早晨,鸭生结束了。

当孩子起床看到鸭子硬邦邦的身体时,她并没有哭,只是有点懵,奶奶告诉她:“鸭子死了。”

这个时候的她可能对死亡并没有什么太多的概念,甚至在我起床后她还很平静的跟我说:“妈妈,我的小鸭死了,我跟爸爸把它埋了。”

但在未来几天内,她时不时想起小鸭,就默默地流泪,“妈妈,我好想我的小鸭。”

总有人问:“你的小鸭呢?今天怎么没带出来。”

奶奶说:“那鸭子是摔死的。”

爸爸说:“鸭子是被他们玩死的。”

……

在每次提及的过程中,孩子听到鸭子就会感到难过,她意思到了,鸭子死了,离开了她,她再也无法带着这只小鸭子去遛弯,不能听到它嘎嘎嘎的叫声,甚至她还会内疚,因为她觉得小鸭子的死是因为自己让它摔了,因为自己没照顾好她。

我只能一次又一次的抱住她,安抚她:“妈妈知道,鸭子死了,你很难过很伤心对吗? 如果你很难过就在妈妈怀里哭一哭。”

如果你很想念小鸭子,我们可以给它画一幅画,或者看看妈妈之前给你和小鸭子拍的照片。

鸭子死了就不能复生了,我们要珍惜和鸭子在一起的时光,想想你和它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我们惧怕的可能不是死亡,而是离别。习惯了陪伴,又怎么能够忍受分离。

死亡是真的,伤心也是真的,不能逃避事实也不用逃避情绪,更不要强颜欢笑,或许找到孩子喜欢的纪念方式,她的情绪会慢慢恢复。

樊登在《还烦恼吗》一书中写到:“关于如何跟孩子谈论死亡”。

答案是这样说的:“心理学家建议我们,如果要给孩子做死亡教育,最好带他去看一棵大树,让他知道这棵大树会生长,会开花,会结果,会落叶。”

带孩子了解生命的诞生、成长、成熟到最后的凋零,落叶就代表死亡,人也如此,从新生儿到小朋友到大朋友,到成为爸爸妈妈,成为爷爷奶奶,最后走向死亡。人死不能复生,但子又生孙,孙又生子,落叶又滋养的土地。

清明节、中元节都是我们传统的“死亡”节日,是我们独有的纪念对已故亲人哀思的节日。

孩子可能会有很多问题,为什么要扫墓,为什么要烧纸钱?

这是我们在向逝去的人表达思念和关怀,每个人都会死,人死不能复生,但爱可以永存,思念也是,我们应该珍惜活着的每一天。

我们还可以跟孩子一起看《寻梦环游记》这部电影,但是看得我很感动,真的是一部很好的死亡教育片,没有人思念的人就会消失,哪怕阴阳相隔,过往种种都不可磨灭,我们和孩子之间的欢乐亲子时光都将成为孩子成长的记忆,活在当下才是最有意义的。

还有很多关于这方面讨论的书,比如《最好的告别》《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还有一本专门写给小孩子的这方面的书,叫《天蓝色的彼岸》。我们可以阅读,或者带着孩子一起阅读,让孩子对死亡有正确的认知,学会珍惜当下,有备无患,这样孩子问到死亡问题也不用惊慌失措。

而且孩子的注意力是短暂的,你只要回答她问的问题,不用逃避也不用说的太深入,孩子不会过于纠结,但一定不能扭曲事实。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