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两个字组合在一起,最早出现在3000多年前的青铜器“何尊”上。那么,“中国”是什么意思呢?
图1:“中”字的甲骨文
先来看“中”字,在《中还是不中?这里面学问大着呢!》一文中,我们介绍了“中”字的由来。“中”的本义就是,不偏不倚,左右权衡,能够找到双方都能够接受的一个中间地带。常说的中庸、中立、折中等,就是这个意思。但是这个权衡的人是谁呢?谁来作最终的裁定呢?那就是“天下共主”。而“天下共主”住在“国”中。
什么是“国”呢?查找甲骨文后发现,没有“国”字的原字,这说明“国”的概念形成是比较晚的。
《説文解字》:
國,邦也。
翻译成白话就是:“国就是邦”。
那“邦”又是什么呢?
《説文解字》:
邦,國也。
翻译成白话就是:“邦就是国”。
这怎么又绕回去了,那“邦”和“国”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所著的《周礼注》有写,“大曰邦、小曰国”。汉代为避高祖名讳,则多以国易之。那么,多大的叫“邦”?多大的又叫“国”呢?
《周礼注》曰:
邦之所居亦曰国。此谓统言则封竟之内曰国曰邑。
就是说,“邦”的中心城,或者说集中居住点叫做“国”。邦是一个封域,而一个封域内有好多个城。其中,封王所在的那个城就叫做“国”,其他的城则叫做“邑”。古时候,“国”就是“邦”的首都。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今天国际之间建交不叫“国交”,而叫“邦交”。
《左传》载:
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
就是说,一个“邦”由好多个“邑”组成,而这所有的“邑”当中,有祭祀祖宗先王宗庙功能的那个“邑”叫做“都”,也就是“国”。
比如,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所写,“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这里的“去国怀乡”的“国”,指的就是离开首都的意思。
说到这里应该明白了,汉高祖之前,国是国,邦是邦;汉高祖之后,国就代替了邦。但是,之前的文章词语意思变不了,这就产生了搅混。
图2:“国”字的金文写法
再来看“国”字的金文写法(见图2),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中间的圈代表“邑”,四周的线段代表安全范围或者警戒线,右边则代表武器。所表达的意思就是,在“邑”的周围派人用武器保护,强调这里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这就是“国”的本义。
图3:“何尊”上出现的“国”字
“何尊”上出现的“国”字(见图3),就是“国”字金文后期的简化写法。其中,左边的“邑”字,从原来的四条线变为了上下两条。这个字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了“或”字,而“或”也是国的意思。
《説文解字》:
或,邦也。或又从土,为域。
就是说,“或”就是小邦国,加上“土”字边就是“疆域”的“域”,代表国的范围。
图3:周代中期的“国”字
周代中期的“国”字(见图3),等于在“或”的外围又加了一圈,表示除了保卫国都所在的邑之外,其他管辖范围内的邑,也都要加以保护。从这里看,“国”的范围扩大了,“国”和“邦”趋于等同。
在春秋时期,“国”可以有很多,齐国、鲁国、魏国、赵国……但是,“中国”却只有一个,那就是“何尊”上所说的“中国”,即“天下共主”周天子所在的那个城邦。因为,周天子在这里可以对当时的天下各国进行矛盾的最终裁决。换句话说,“中国”的本义就是,以公平正义之心来裁决天下矛盾纷争的地方。
金秋十月,在这举国同庆的时刻,愿山河无恙,国泰民安,岁月悠悠,盛世长存。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载图文等稿件均出于公益传播目的,不代表本平台观点。我们尊重原创,所使用的非本平台原创的图、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所有者联系,如版权人认为本次转载行为不当,请联系我们删除。
转自:一凡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