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中国战场上有两种让士兵又爱又恨的武器:掷弹筒和迫击炮。
它们看起来不起眼,甚至有些“原始”,但在那个缺钱少装备的年代,偏偏成了战场上的明星。
掷弹筒,轻便灵活,单兵就能操作;迫击炮,威力更猛,但需要多人配合。
这两种武器都是曲射火炮,专门用来对付敌人的隐蔽目标。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八路军和新四军在选择上完全不同:八路军狂造掷弹筒,而新四军却对迫击炮情有独钟。
这种差别是怎么来的呢?
这一切,得从八路军的一次惨痛教训说起。
那是关家垴战役,八路军主力部队与日军冈崎大队在山地展开激战。
关家垴,是个典型的易守难攻之地,山顶平台平坦开阔,四周尽是陡峭悬崖,日军在高地布下密集的防御工事,掷弹筒的火力网密不透风。
八路军夜袭失败,只能选择白天强攻。
然而,日军的掷弹筒精准轰炸,八路军几次冲锋都被压制在半山腰,伤亡惨重。
机枪的直射火力,对山顶的敌人构不成威胁,而八路军缺乏曲射武器,眼睁睁看着敌人凭掷弹筒稳占高地。
战斗持续了两天,八路军倾尽两万八千人,最终还是让日军突围。
这一仗,八路军不仅损失惨重,更在心理上受到了震动。
战后,八路军总部迅速总结教训,得出一个痛彻心扉的结论:没有掷弹筒,就打不了山地战。
尤其是这样的高地争夺战,掷弹筒的作用无可替代。
于是,彭德怀下令,必须把掷弹筒列为优先装备。
自此,八路军掀起了一场“造筒运动”,从晋冀鲁豫根据地到各个兵工厂,全力生产掷弹筒。
条件虽艰苦,但八路军从未放弃,哪怕是一块铁皮、一块废铜,都被改造成掷弹筒的零件。
到抗战后期,八路军已经实现了“一班一筒”的配置标准,掷弹筒成了标配武器。
山地作战时,双方士兵往往摆开掷弹筒对轰的场面,甚至被戏称为“掷弹筒对决”。
与八路军的境遇不同,新四军的战斗环境更为平坦,主要集中在江南一带。
这里没有太多高山,只是大大小小的河流与村庄。
在新四军看来,掷弹筒的短射程显然不符合他们的需求。
他们面对的主要敌人不是隐匿在山地的日军,而是驻扎在炮楼碉堡里的敌军。
这些坚固的防御工事,掷弹筒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于是,新四军把目光转向了另一种火力更强的武器——迫击炮。
迫击炮原本是曲射火炮,不适合平射,但新四军偏偏将它改造成了“万能武器”。
工兵们巧妙地将迫击炮的炮尾拆下,换上一个类似掷弹筒的发射装置,硬生生把迫击炮变成了曲射、平射两用的武器。
这样一来,迫击炮既能炸掉敌人的碉堡,又能炮击隐蔽的目标,一炮两用,大大提高了战场适应性。
更关键的是,新四军还有条件制造迫击炮。
江南地区靠近上海、苏州等工业中心,新四军通过地下党组织从上海秘密采购无缝钢管,再运回根据地加工。1944年,新四军第1师甚至一次性采购了450米无缝钢管和400多支迫击炮撞针。
这种工业条件,八路军只能望尘莫及。
除了地形和工业条件的差异,战术需求也是决定性因素。
八路军的主要战场在华北,山地多、交通不便,掷弹筒的轻便性至关重要。
而新四军的地形平坦,更注重火力的威慑力和破坏力,因此迫击炮成了不二选择。
到抗战后期,新四军不仅能够自产迫击炮,还能批量生产82毫米迫击炮弹,连日军都对这种“山寨火炮”刮目相看。
相比之下,八路军虽能广泛装备掷弹筒,但迫击炮的数量却始终捉襟见肘。
有人感慨,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武器选择上的差异,恰恰体现了抗战时期中国军队的艰难处境。
技术条件、战场环境、战术需求,这些因素深刻影响了武器的发展方向。
掷弹筒和迫击炮,这两种不起眼的小武器,背后却藏着无数工人、士兵的心血与智慧。
历史,总是在这样的细节中闪烁光芒。